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1)
2023(16466)
2022(13314)
2021(12296)
2020(10493)
2019(23875)
2018(23453)
2017(46205)
2016(24569)
2015(28092)
2014(28215)
2013(27980)
2012(25723)
2011(22920)
2010(23000)
2009(21738)
2008(20857)
2007(18973)
2006(16476)
2005(15053)
作者
(71549)
(59634)
(59345)
(56810)
(37970)
(28399)
(27447)
(23180)
(22958)
(21389)
(20330)
(20134)
(18964)
(18905)
(18877)
(18578)
(17696)
(17678)
(17273)
(17261)
(14802)
(14802)
(14466)
(13678)
(13585)
(13531)
(13300)
(13122)
(12093)
(11858)
学科
(106675)
经济(106571)
(72048)
管理(69829)
(59041)
企业(59041)
方法(49062)
数学(43253)
数学方法(42771)
(35018)
银行(34871)
(33265)
中国(33145)
(32426)
金融(32423)
(28603)
(27216)
(27198)
业经(24466)
地方(22968)
(19759)
贸易(19741)
(19635)
技术(19460)
农业(19402)
(19167)
(17928)
财务(17863)
财务管理(17823)
企业财务(17002)
机构
学院(352849)
大学(352284)
(151923)
经济(148860)
管理(137282)
研究(117992)
理学(117356)
理学院(116150)
管理学(114189)
管理学院(113530)
中国(100207)
(73877)
(70043)
科学(69274)
(59751)
(59235)
中心(58288)
财经(56193)
(53895)
研究所(53578)
业大(51094)
(50905)
经济学(48052)
农业(47097)
北京(46371)
经济学院(43621)
(43620)
(43327)
师范(42817)
(42080)
基金
项目(233158)
科学(184065)
基金(170039)
研究(169952)
(147467)
国家(146290)
科学基金(126301)
社会(108824)
社会科(103494)
社会科学(103463)
(91488)
基金项目(89679)
自然(81069)
自然科(79257)
自然科学(79239)
教育(78117)
自然科学基金(77828)
(76380)
资助(70237)
编号(68599)
成果(54881)
重点(52825)
(51965)
(51343)
(49501)
课题(47008)
创新(46371)
国家社会(45491)
教育部(44830)
科研(44824)
期刊
(162395)
经济(162395)
研究(104823)
中国(68076)
(57620)
金融(57620)
(55270)
(53918)
学报(52462)
管理(50501)
科学(49008)
大学(40331)
学学(38227)
农业(34741)
技术(33587)
教育(32495)
财经(28684)
经济研究(26271)
业经(26154)
(24656)
问题(21974)
技术经济(19339)
(18973)
理论(18520)
(17893)
统计(17723)
实践(16678)
(16678)
国际(16659)
商业(16399)
共检索到535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悦  
本文首先回顾了产业技术进步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三次技术革命,发现新兴的产业技术几乎都是最初发展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美国、英国。比较而言,"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日本、德国更擅长于学习和推广成熟技术。本文进而基于银行与市场功能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二者对于不同特征产业和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产业的作用差异,以及二者在风险管理上的功能差异。全文的主要结论是:金融市场对于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并有效管理经济体系的风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的金融改革应努力构建一个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悦  
本文通过回顾产业技术进步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三次技术革命,发现新兴的产业技术几乎都是最初发展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美国、英国。比较而言,"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日本、德国更擅长于学习和推广成熟技术。基于银行与市场功能比较的视角,本文分析了二者对于不同特征产业和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产业的作用差异,以及二者在风险管理上的功能差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伟毅  陈晓薇  
文章利用我国29个省区2001~2015年的数据分析金融市场化程度对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两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加入金融市场化程度分别与两种渠道国际知识溢出的交叉项的实证分析表明,一个完善的运行良好的金融市场有助于两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推动作用。进口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是我国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而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是我国中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由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在西部地区国际知识溢出并没有对技术进步产生影响。更进一步,通过加入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平方项进行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化程度对进口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和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非线性影响都呈现倒U型特征,目前我国各省区的金融市场化程度还未达到最优值,提升我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将有助于国际知识溢出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思维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三去一降一补"逐步推进,通过"去杠杆"降低企业金融风险,将资金导向实体经济,是目前金融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本轮市场化债转股作为"去杠杆"的主要手段,其市场化特征比上轮债转股更为突出。在市场化背景下,定价直接影响债转股的效率与公平,进而关系到"去杠杆"的成效。本文归纳了债转股定价机制的特征,然后基于债权包结构对市场化银行债转股定价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为落实好债转股定价工作提出针对性意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思维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三去一降一补"逐步推进,通过"去杠杆"降低企业金融风险,将资金导向实体经济,是目前金融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本轮市场化债转股作为"去杠杆"的主要手段,其市场化特征比上轮债转股更为突出。在市场化背景下,定价直接影响债转股的效率与公平,进而关系到"去杠杆"的成效。本文归纳了债转股定价机制的特征,然后基于债权包结构对市场化银行债转股定价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为落实好债转股定价工作提出针对性意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禾  
国际金融市场“银行保险一体化”趋势分析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金禾(一)80年代,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改革的巨大变化使银行与保险之间传统的严格界限逐渐变得暖昧不明,银行和保险公司都采取了新的“银行保险一体化”战略,即银行或保险公司以某种联合的方式来运作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敏娟  
本文分析了国际上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的原则与主要方法 ,根据国内现状提出了可行的贷款定价与改进方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国富  陈玲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产业同构的演化轨迹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区之间的产业同构程度表现为“先强化、后弱化”的趋势,转折点为1992年。为探求其中的原因,本文采用博弈模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前一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后一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趋异的原因分别作了详尽的解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颖千  王青  刘薪屹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前期探索到走向成熟必然经历不同阶段,贷款利率定价亦将面临不同的资金供求格局和市场特点。鉴于此,本文将传统成本相加定价模型和基准利率加点模型有机结合,强调理论定价应避免偏离市场环境而失去指导意义;此外,模型主张引入客户综合贡献度参数对理论定价进行必要修正,从银企间综合业务营销成本与收益的维度考虑单笔业务定价合理性;同时,由于同业竞争压力将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对市场化后的银行战略选择及目标客户定位形成深远影响,本文建议银行适度通过内部定价授权体制缓解理论定价与同业竞争间的矛盾,确保银行定价机制的实践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庆安  李娅  
影子银行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弥补了部分社会资金需求,但也增加了金融风险。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在为影子银行提供平等的市场地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影子银行生存空间。因此要完善金融环境,建立有效的市场利率机制;明确影子银行定位,形成有针对性的风险归口监管制度。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峻峰  李巍  张卫峰  
基于全球金融市场化改革愈演愈烈的研究背景,以1996~2017年全球175个国家(地区)为样本,考察金融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异质性影响,检验银行信贷的传导机制,并结合双循环新格局战略背景总结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策略启示。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化阻碍了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发达经济体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特征,发展中经济体呈现持续抑制的特征;银行信贷是金融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中介变量,金融市场化主要通过私营信贷渠道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双循环发展背景下,中国应在加大金融市场化改革力度的同时,辅之必要的配套监管措施,方可发挥金融市场化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上达  
银行市场结构和贷款结构的变动可能会通过引导资金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最终影响各产业发展。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及SYS-GMM估计,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结构改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整体样本下,我国银行业中非国有银行比重上升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也能促进高级化发展;银行贷款结构中商业贷款比重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明显。银行结构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融资约束减轻两个机制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是正向的,而融资约束减轻的影响机制对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相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上达  
银行市场结构和贷款结构的变动可能会通过引导资金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最终影响各产业发展。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及SYS-GMM估计,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结构改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整体样本下,我国银行业中非国有银行比重上升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也能促进高级化发展;银行贷款结构中商业贷款比重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明显。银行结构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融资约束减轻两个机制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是正向的,而融资约束减轻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秋海  
银行市场结构和贷款结构的变动可能会通过引导资金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最终影响各产业发展。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及SYS-GMM估计,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结构改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整体样本下,我国银行业中非国有银行比重上升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也能促进高级化发展;银行贷款结构中商业贷款比重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明显。银行结构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融资约束减轻两个机制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是正向的,而融资约束减轻的影响机制对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相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青  寇海洁  吕洋  
随着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纵深推进,银行业市场格局与竞争业态必将迎来更加剧烈的变革。本文基于Python测得了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指标,并使用两阶段网络DEA模型测算了银行TFP,在此基础上,使用我国183家商业银行2008—2019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业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而言,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大型银行的强者地位,从而削弱了银行业竞争,且银行技术进步是其关键中介机制;分组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城商行,农商行的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竞争的抑制作用更强,但农商行的技术进步不具有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