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6)
2023(14416)
2022(12028)
2021(11061)
2020(9329)
2019(21387)
2018(20999)
2017(40089)
2016(21399)
2015(24140)
2014(24287)
2013(24022)
2012(22250)
2011(20055)
2010(20168)
2009(18844)
2008(18824)
2007(17237)
2006(14936)
2005(13442)
作者
(61756)
(51916)
(51752)
(49179)
(32777)
(24561)
(23535)
(20160)
(19439)
(18427)
(17507)
(17255)
(16492)
(16262)
(16104)
(16045)
(15718)
(15369)
(15016)
(14914)
(12868)
(12681)
(12584)
(11744)
(11723)
(11589)
(11532)
(11491)
(10376)
(10337)
学科
(88812)
经济(88700)
管理(71429)
(69418)
(59131)
企业(59131)
方法(37767)
数学(31977)
数学方法(31675)
(25551)
(24890)
中国(23861)
技术(22839)
业经(22327)
(21864)
地方(17631)
(16956)
(16562)
贸易(16554)
农业(16441)
(16088)
(15658)
财务(15620)
财务管理(15579)
(15520)
银行(15486)
(14910)
企业财务(14760)
(14730)
理论(14611)
机构
学院(312066)
大学(311375)
(131139)
经济(128422)
管理(122348)
理学(105249)
理学院(104133)
管理学(102614)
研究(102575)
管理学院(101994)
中国(77874)
(64391)
(62643)
科学(60726)
(50986)
(49435)
财经(49098)
(48557)
中心(48258)
研究所(45807)
(44335)
业大(44250)
经济学(40674)
北京(40262)
(40095)
师范(39688)
农业(38710)
(38142)
(37169)
经济学院(36816)
基金
项目(206874)
科学(163970)
研究(155264)
基金(149265)
(129168)
国家(128074)
科学基金(110253)
社会(99846)
社会科(94795)
社会科学(94771)
(82311)
基金项目(79425)
教育(71578)
自然(68620)
(68616)
自然科(67018)
自然科学(67002)
自然科学基金(65868)
编号(62843)
资助(58566)
成果(51495)
(48238)
重点(46910)
(46400)
(45481)
创新(44307)
课题(43802)
(43163)
国家社会(41574)
教育部(40182)
期刊
(146135)
经济(146135)
研究(91727)
中国(65039)
(50768)
管理(46820)
学报(45240)
(45167)
科学(43421)
教育(35534)
大学(34978)
学学(32876)
农业(30233)
技术(30209)
(28761)
金融(28761)
财经(24756)
业经(24497)
经济研究(23126)
(21423)
问题(19331)
技术经济(17588)
科技(17016)
(16895)
(15474)
(14823)
商业(14559)
理论(14492)
现代(14006)
(13983)
共检索到466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琦  
在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整体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制度分析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辩证关系和制度的生产关系范畴,以技术创新、联盟分工和制度公平对联盟制度系统的适应性要求,透视联盟制度系统存在的复杂性问题。认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制度系统复杂性问题程度,探究适应性制度优化路径是其制度分析目的,在联盟制度分析的逻辑架构中,联盟制度系统复杂性问题程度的认知机制由制度效率的当前状态、目标状态、制度能力三个要素系统和评价中介构成,联盟制度效率的衡量指标系统由适应性、交易费用、公平感构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琦  
在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整体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制度分析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辩证关系和制度的生产关系范畴,以技术创新、联盟分工和制度公平对联盟制度系统的适应性要求,透视联盟制度系统存在的复杂性问题。认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制度系统复杂性问题程度,探究适应性制度优化路径是其制度分析目的,在联盟制度分析的逻辑架构中,联盟制度系统复杂性问题程度的认知机制由制度效率的当前状态、目标状态、制度能力三个要素系统和评价中介构成,联盟制度效率的衡量指标系统由适应性、交易费用、公平感构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岳建明  
想要提高企业内的技术创新联盟中的知识共享的效率,就应着眼于建立完善利益的公平分配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本文对于企业技术联盟这一概念及其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及解释。同时,又从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才能使相互合作的双方成员间的个人利益得到平衡,并确立出合理的利益互惠平衡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秦祖智  宗莉  
发展健康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产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日渐兴盛,但对健康产业的范畴界定缺乏追问与反思。要使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推进,其范畴界定是绕不开的基础议题,是该领域研究的逻辑起点。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维度界定健康产业范畴并固化,较具研究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在研究范式上,应突破"经济学理论—定性与应用研究"的常规模式向"经济学—定量—理论"研究范式转换并统一。基于固化后的范畴和统一后的研究范式建立的健康产业分析矩阵为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可行的分析框架,对科学研究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群  胡大伟  
文章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政府引导不够、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研究开发投入偏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应当明确激励政策、选好联盟模式、加强沟通引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静  武小平  
本文通过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信任行为的特征,应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群体信任关系,构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群体信任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群体信任关系包含多重均衡结果,专用资产投资、联盟超额收益和背信惩罚等因素影响了信任关系的演化路径与结果,据此提出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互信关系的行动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远一  
创新主体和监管主体反复博弈、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的过程,构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监管的复杂系统。本文在基于微观主体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监管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大数据辅助创新合作监管的演化过程、稳定点和政策制定切入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保证创新主体合作“绩效”大于不合作“补贴”,可以使得大数据以弱监管的方式辅助创新合作监管,长期来看可以通过增加不合作处罚、提高失职处罚率来实现,这是创新合作监管的根本所在,大数据监管成功率的提高能够实现创新合作监管“技术赋能”,从而有效降低不合作“补贴”。本文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远一  
创新主体和监管主体反复博弈、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的过程,构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监管的复杂系统。本文在基于微观主体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监管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大数据辅助创新合作监管的演化过程、稳定点和政策制定切入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保证创新主体合作“绩效”大于不合作“补贴”,可以使得大数据以弱监管的方式辅助创新合作监管,长期来看可以通过增加不合作处罚、提高失职处罚率来实现,这是创新合作监管的根本所在,大数据监管成功率的提高能够实现创新合作监管“技术赋能”,从而有效降低不合作“补贴”。本文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殷群  贾玲艳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日本和美国均取得预期成效,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日本经验表明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政策和计划经费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和竞争前技术的研究开发;美国经验表明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仍有赖政府有所作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发展迅速,拥有了明确的组建思路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需要在立法促进、利益分享和人际协调等三重驱动下实现协同优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群  王飞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过程,由初始阶段(输出阶段)、中间阶段(吸收阶段)和见效阶段(交互作用阶段)三个阶段构成。初始阶段,政府推动或市场需求牵引下,知识输出方形成知识转移意愿。吸收阶段,知识转移接受方学习吸收消化新的知识,增加知识储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交互作用阶段,知识转移输出方具备较强的知识内涵表达能力,能够积极有效传播知识;知识转移接受方具有知识整合能力,能够将消化吸收的知识,变成对自身有利的知识资源;输出方和接受方相互学习、共同运用新知识开发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新服务,并将知识传播和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陈  孙金花  
隐性知识差异化对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演化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基于联盟合作网络嵌入视角,构建了两阶段技术创新联盟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双元隐性知识与关系嵌入等参数变化对联盟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联盟实施阶段,降低联盟主体间信任的不对称性有利于增进浅隐性知识外生溢出,促进联盟主体选择协同合作策略,且投机收益对联盟主体选择协同合作策略具有负向影响;在联盟进化阶段,联盟主体间关系连带和获取深隐性知识转移收益的期望对联盟主体选择并购策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数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李自茂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始终兼具福利性与市场性,贯穿其变迁的主线索是效率与公平。这一制度的变迁逻辑可以由支持联盟分析框架做出很好的解释。受高等教育权是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福利派联盟和市场派联盟的深层核心信仰。制度的变迁源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福利派与市场派在政策子系统外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下,通过政策取向学习,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达成新的信仰体系,从而形成新的支持联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明霞  李常洪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中国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合作创新组织,其本质是一个合伙型自主工作团队,成员之间互为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合作博弈模型,从利益分配角度设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防风险厌恶型成员"道德风险"的相互激励机制。可得出结论:提高联盟产出基数、降低联盟运行成本基数、提高成员产出分享比例,可激励其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联盟技术创新活动中。成员的努力程度提高,其个体效用和联盟总福利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努力程度会保持在一个适当水平。而针对具有不同风险规避度的联盟成员,其个体效用和联盟总福利则会随着产出分享比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对于风险规避度越高的成员,增加产出分享比例对其效用的边际贡献越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克瑞  
孙绵涛教授的新作《教育范畴论》(2016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其个人多年来教育学研究思考的结晶。该著作首先探讨了教育学范畴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即自然生成方法论与人为抽象方法论,然后以此方法论为指导,进一步分析了教育现象的应然范畴与实然范畴及其逻辑关系,从而构建了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在确立了教育范畴的立论基石之后,作者又分析了中外诸多传统教育学的范畴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了不同角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正楚  潘红玉  张蜜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技术创新。考量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构成情况,按照技术创新难易程度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不同的主导力量,构建为政府推动型、学研驱动型和市场导向型三类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模式。政府推动型模式适用于市场前景不明朗、创新风险大、政府直接或间接介入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学研驱动型模式适用于科技含量较高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市场导向型模式适用于企业有技术创新需求但需要合作研发才能实现的一般性技术创新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