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5)
- 2023(9968)
- 2022(8198)
- 2021(7761)
- 2020(6332)
- 2019(14194)
- 2018(14057)
- 2017(26927)
- 2016(14382)
- 2015(16019)
- 2014(15503)
- 2013(15214)
- 2012(14027)
- 2011(12648)
- 2010(13230)
- 2009(12053)
- 2008(11836)
- 2007(10956)
- 2006(9931)
- 2005(8832)
- 学科
- 济(55192)
- 经济(55134)
- 业(49832)
- 管理(49207)
- 企(42795)
- 企业(42795)
- 技术(21429)
- 方法(18542)
- 农(18113)
- 中国(16679)
- 业经(16206)
- 数学(14573)
- 数学方法(14351)
- 技术管理(13506)
- 财(13205)
- 地方(13063)
- 制(12393)
- 策(11909)
- 产业(11906)
- 农业(11872)
- 理论(11358)
- 贸(11060)
- 贸易(11050)
- 易(10759)
- 银(10167)
- 银行(10146)
- 行(9778)
- 学(9617)
- 划(8941)
- 融(8933)
- 机构
- 学院(200685)
- 大学(194821)
- 济(84466)
- 经济(82678)
- 管理(81958)
- 理学(69607)
- 理学院(68967)
- 管理学(68067)
- 管理学院(67668)
- 研究(64978)
- 中国(50485)
- 京(40531)
- 财(38898)
- 科学(36668)
- 江(33148)
- 所(31320)
- 中心(30633)
- 财经(29533)
- 农(28006)
- 研究所(27816)
- 经(26670)
- 范(26506)
- 师范(26257)
- 州(26079)
- 北京(25754)
- 业大(25620)
- 经济学(24545)
- 技术(24425)
- 院(23710)
- 经济学院(21894)
- 基金
- 项目(128396)
- 科学(102910)
- 研究(101312)
- 基金(90278)
- 家(76785)
- 国家(76107)
- 科学基金(66755)
- 社会(64037)
- 社会科(60858)
- 社会科学(60845)
- 省(53426)
- 基金项目(47199)
- 教育(47112)
- 划(43207)
- 编号(42244)
- 自然(40541)
- 自然科(39644)
- 自然科学(39637)
- 自然科学基金(38983)
- 资助(35646)
- 成果(34578)
- 创(33216)
- 课题(30515)
- 创新(29991)
- 发(29911)
- 重点(28806)
- 部(27934)
- 项目编号(25875)
- 国家社会(25839)
- 制(25596)
- 期刊
- 济(100436)
- 经济(100436)
- 研究(62122)
- 中国(46969)
- 管理(35776)
- 教育(30344)
- 财(29466)
- 农(26692)
- 科学(24913)
- 技术(23122)
- 学报(22753)
- 融(21468)
- 金融(21468)
- 大学(18544)
- 农业(18401)
- 业经(18370)
- 学学(17077)
- 经济研究(15763)
- 财经(14416)
- 科技(12943)
- 经(12702)
- 技术经济(12507)
- 问题(12167)
- 坛(11475)
- 论坛(11475)
- 业(10414)
- 贸(10370)
- 职业(10261)
- 现代(10235)
- 商业(10027)
共检索到314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琦岩
本文基于历史和系统分析,主张应从产业来认知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有压力驱动、信息驱动、设计驱动、知识驱动四种形式,还有大企业研发、企业家创新、国家产业技术战略、产业集群创新、专业(行业)技术协同组织模式、行业技术传统等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基本型。未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取向就是持续丰富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及功能。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组织范式 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华胜,薛澜
面临技术与市场均不确定条件下的竞争环境,集成创新模式被提出。本文首先回顾创新方式的演变历史,理清集成创新思想产生的理论与实践背景,接着从界定集成创新的概念入手,介绍集成创新的理论和研究范式,围绕着集成创新体系的建构,具体分析了集成什么、如何集成、遵循何种原理、采用什么方法集成等重大问题。阐明集成创新在不同层次上的实现模式。最后,本文结尾部分讨论了集成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集成 核心能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跃洲 李平
文章依托新熊彼特主义创新理论,梳理了工业革命以来的历次技术革命和技术-经济范式转换。在此基础上,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可能带来的新技术革命和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研究表明:(1)工业革命以来的5次技术-经济范式转换都是新旧技术体系竞争的结果。具备通用性、渗透性和网络性特征的关联技术领域同时出现激进式创新会引发技术革命,形成新的主导技术体系,支撑新一轮经济长周期。(2)新技术体系通常以能源动力技术为核心,涵盖原材料、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等领域;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率先表现为社会生产消费组织模式的深刻变化,并受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等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同良
技术能力的研究在国际经济、管理学者中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构建了以技术能力的研究范式替代、补充技术创新这一泛化的研究框架。尤为重要的是,技术能力的研究可指明我国企业技术学习行为方向并深刻揭示技术追赶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我国整体产业的技术能力跃迁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
技术追赶 技术创新 技术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义华
本文围绕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中存在的缺乏组合观点,缺乏战略考虑,忽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忽视短期项目与长期项目、渐进型与重大项目之间的均衡考虑,只注重成功项目、忽视失败项目所具有的作用等问题,结合国内外创新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典型案例和面上调查分析,提出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项目组合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以期改变我国传统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范式。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项目 组合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毅 闫强
以演化动力学视角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大科学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大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条件、范式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外部压力、规模投入、适度聚集、有效组织、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准备是大科学的高效创新的主要条件;大科学的技术创新存在组合创新、颠覆式创新和需求拉动创新3种主要范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大科学投入水平、技术创新方式的相互作用,形成美国、中国、欧洲、日本以及原苏联等的演化路径。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大科学的技术创新理论,对中国的大科学建设及新型科技举国体制具有比较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乔为国 孔欣欣
从企业视角看,通过主动调整自身在产业链中角色定位、乃至改变整个产业链构成,从而进行变革式创新是一种重要创新形态。基于典型企业深度调研,本文首先提出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8种基本形态,包括延伸型、迁移型、客户挖掘型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共性特征,包括相比传统产品或工艺等创新形态更为综合、信息不对称是制约条件、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等。本文还分析提出,既有一些创新政策工具针对该类创新仍可发挥作用,但还需要更广义的政策工具,如知识与信息网络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旭东
产业创新是产业内和产业间的资源重新配置和整合的过程。由于产业创新的方向不同,可以将产业创新分为产业内创新和产业间创新两种方式。因而,产业创新既要提高产业内的技术创新能力,又要提高产业间的技术扩散能力。各个创新主体应充分发挥各自的创新职能,积极推进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产业创新 资源流动 创新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盛辉
现如今,国际上企业技术创新范式不断更替演进,先后经历了大约六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范式:技术推动型创新范式、需求拉动型创新范式、技术与市场耦合型创新范式、一体化整合型创新范式、行政推力型创新范式、系统集成与网络化创新范式。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技术范畴,开始于技术设想,终止于商业上的成功应用。在整个创新过程中要经过一些不同创新阶段:构想与评估创新阶段、研究与开发(R&D)创新阶段、试验与试产创新阶段、生产与销售创新阶段、信息传播创新阶段以及知识资本管理创新阶段。每个创新阶段都将产生相应的知识产权。现阶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渊渊 綦良群 张毅 王成东
聚焦于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范式选择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从行业与国家二维视角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范式选择规律,进而基于效率视角提出产业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策略。研究发现:不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引进效率间的关系存在较大异质性;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引进效率全球领先,自主技术创新效率则处于全球中上游水平;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离散性,适度控制其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规模并调整其投入结构,可有效提升其技术创新效率;在技术创新资源约束条件下,以效率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范式选择应是先从技术引进开始,在实现技术创新规模效应、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技术创新,进而实现综合技术创新;产业应遵循特定比例关系进行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寿鹏
一、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面访调查与问题发现 根据对北京、天津、四川、湖北4省市7个城市进行的实地调查表明:近15年来,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培育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能力和活动已有所提高;政府对创新的激励、引导和支持正在加强;社会对新颖商品和服务的容纳、偏好和追求逐渐形成,有利于企业开展创新的宏观环境已经初步具备。中国企业在当前和未来的市场角逐中加大创新力度,谋求优势的趋势十分明显。在面访过程中,各地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国旺 刘思源
新技术革命为我国带来了新的技术赶超机遇,但也加剧了国家间的技术竞争。"中兴事件"暴露出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短板。根据佩蕾丝、弗里曼等对技术革命浪潮的研究,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技术-经济范式转换阶段,处于技术赶超机遇期。美、德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赶超英国的经验给我国的启示是,以追踪世界新技术-经济范式为导向的创新政策是我国实现技术赶超的必要条件。要抓住技术赶超机遇就必须反思目前我国创新政策缺陷,通过创新政策转型和创新,营造促进民族企业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从而引导创新环境特征转变、促进向世界新技术-经济范式转换并跻身于并跑和领跑行列。因此,加强金融规制、系统性支持民族创新企业、培育民族高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和鼓励人才流动等成为我国创新政策转型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技术-经济范式 赶超机遇 创新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永
本文通过设置交易成本、沉入成本、机会成本、预期创新收益四个经济变量,将技术创新范式选择纳入成本-收益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得出三种类型四种情形下的技术创新范式选择标准。本文认为一种正确的技术创新范式应当是一种在有效规避创新风险前提下,能够以尽可能节约的创新投入来实现创新收益最大化的范式。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范式 选择标准 经济学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孔玲 许杨平 唐娟娟 丰静
在大规模铁路建设中,亟需加深对技术创新实现规律的研究。以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成功经验和特点为基础,分析技术创新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技术创新实现的TCP范式,构建基于TCP范式的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实现模型,并辅以实证研究,以期促进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有效开展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铁路工程项目 技术创新模型 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梅亮 陈劲 吴欣桐
从"责任式创新"这一新兴创新范式切入,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治理议题,构建了责任式创新范式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治理分析框架(包括技术维、经济维、伦理维和社会维),并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性,从而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责任式创新 新兴技术 创新治理 人工智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