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4)
- 2023(13165)
- 2022(11085)
- 2021(10322)
- 2020(8526)
- 2019(19432)
- 2018(19450)
- 2017(36102)
- 2016(19449)
- 2015(21975)
- 2014(21666)
- 2013(21363)
- 2012(19617)
- 2011(17617)
- 2010(17895)
- 2009(16516)
- 2008(16534)
- 2007(15341)
- 2006(13740)
- 2005(12427)
- 学科
- 济(75384)
- 管理(75287)
- 经济(75284)
- 业(70210)
- 企(62490)
- 企业(62490)
- 方法(26257)
- 技术(23104)
- 财(23030)
- 农(22540)
- 业经(22447)
- 制(21297)
- 数学(20427)
- 数学方法(20220)
- 中国(20114)
- 地方(19594)
- 农业(15272)
- 务(15063)
- 财务(15020)
- 财务管理(14983)
- 划(14763)
- 理论(14711)
- 技术管理(14576)
- 体(14387)
- 企业财务(14146)
- 银(13542)
- 银行(13530)
- 产业(13350)
- 学(12824)
- 行(12798)
- 机构
- 学院(270813)
- 大学(267570)
- 管理(111866)
- 济(109500)
- 经济(106763)
- 理学(93810)
- 理学院(92823)
- 管理学(91728)
- 管理学院(91136)
- 研究(85897)
- 中国(67783)
- 京(56655)
- 财(53823)
- 科学(48984)
- 江(45801)
- 中心(41496)
- 所(41119)
- 财经(40472)
- 农(37789)
- 研究所(36383)
- 经(36189)
- 州(36182)
- 范(35816)
- 师范(35532)
- 业大(35296)
- 北京(35072)
- 院(31418)
- 经济学(31357)
- 省(30388)
- 技术(30327)
- 基金
- 项目(174478)
- 科学(139017)
- 研究(136383)
- 基金(123830)
- 家(104724)
- 国家(103760)
- 科学基金(91421)
- 社会(86175)
- 社会科(81748)
- 社会科学(81730)
- 省(72727)
- 基金项目(66494)
- 教育(63095)
- 划(57895)
- 编号(57109)
- 自然(56350)
- 自然科(54989)
- 自然科学(54980)
- 自然科学基金(54049)
- 资助(47707)
- 成果(46902)
- 创(42131)
- 课题(40078)
- 发(38663)
- 重点(38584)
- 创新(38460)
- 部(38224)
- 制(38173)
- 项目编号(35105)
- 国家社会(34649)
- 期刊
- 济(134430)
- 经济(134430)
- 研究(82487)
- 中国(66461)
- 管理(49007)
- 财(45490)
- 教育(37299)
- 农(35140)
- 科学(34868)
- 学报(32411)
- 技术(29718)
- 融(26454)
- 金融(26454)
- 大学(26438)
- 学学(24193)
- 农业(23642)
- 业经(22760)
- 财经(20367)
- 经济研究(18685)
- 经(17750)
- 问题(16764)
- 科技(15581)
- 技术经济(15566)
- 图书(15464)
- 业(15004)
- 坛(14439)
- 论坛(14439)
- 现代(14101)
- 贸(12720)
- 财会(12656)
共检索到431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宇红 冶刚 周音
规范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是保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良性发展的基石。以契约为基础的联盟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包括知识产权评估、归属、共享、转让、收益分配及纠纷解决机制。在考察和评价陕西省已有联盟的知识产权管理运行实践基础上,从完善成员间知识产权管理的合同约定、健全联盟共享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陕西省联盟知识产权管理契约安排的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成春平 禹献云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知识联盟,通过整合各种优势知识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整合过程基础上,结合知识创新内容探讨联盟知识整合模式,即基于标准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与基于模块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并引入定位理论深入分析联盟成员的知识整合。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各成员准确定位有助于明确其技术创新方向,优化配置各种知识资源,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梁帅 李海波 李钊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随着现代科研院所的发展,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无论是角色定位、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途径都呈现出区别于以往院所和大学的新特征。以科研院所主导的国家级联盟——海洋监测设备产业联盟为例,聚焦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过程,分析院所在推进产业创新网络、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协同创新、产业发展目标协同等方面的特征,总结该类联盟成功运行的规律。结果发现,相较于大学和企业,科研院所主导的联盟拓展了协同创新范畴。其中,产业化协同创新是该类联盟的重要特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群林
文化科技创新作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融合,使得文化科技产业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重庆市文化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为对象,对创新战略联盟的契约、关系治理机制及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关系治理比契约治理更能有效地推动创新战略联盟建构,并加强联盟中的信任关系,而知识分享、技术合作对创新战略联盟中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联盟中的信任关系并不能直接推动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知识分享在信任关系与技术合作中起到调节作用,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有效地推动创新战略联盟间的知识分享,进而推动创新战略联盟间的技术合作,实现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靖
本文通过实践的总结和理论分析,提出联盟的实质是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创新,联盟的发展必须依靠一系列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作。并系统分析了联盟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机制、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开放发展机制、成果扩散和辐射带动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对如何建立和完善这些机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莉 沈文星
利用DEA模型对2009~2015年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与联盟外企业进行对比后发现,联盟内企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高于联盟外企业,且联盟内企业在技术产出(专利申请数量)和财务绩效方面均优于联盟外企业,说明联盟的成立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联盟内企业的规模效率弱于联盟外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莉 沈文星
利用DEA模型对2009~2015年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与联盟外企业进行对比后发现,联盟内企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高于联盟外企业,且联盟内企业在技术产出(专利申请数量)和财务绩效方面均优于联盟外企业,说明联盟的成立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联盟内企业的规模效率弱于联盟外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莉 沈文星
利用DEA模型对20092015年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与联盟外企业进行对比后发现,联盟内企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高于联盟外企业,且联盟内企业在技术产出(专利申请数量)和财务绩效方面均优于联盟外企业,说明联盟的成立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联盟内企业的规模效率弱于联盟外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莉 沈文星
利用DEA模型对20092015年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与联盟外企业进行对比后发现,联盟内企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高于联盟外企业,且联盟内企业在技术产出(专利申请数量)和财务绩效方面均优于联盟外企业,说明联盟的成立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联盟内企业的规模效率弱于联盟外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效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黄玉勇 禹献云
有效的知识转移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能力的关键。基于情境理论提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情境的5个维度,即知识基础、组织结构、信任程度、文化距离与收益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障碍,针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争光 南剑飞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形态,是研发战略联盟在产业层面的拓展。文章从战略联盟理论出发,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征和使命,并提出构建其应注意的几个战略问题:突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业特征;注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中的战略金三角;选择合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模式;构建联盟成果的分享机制和联盟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春
沙棘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优选树种,而且由于其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等多个领域。山西作为沙棘资源大省,为了有效促进沙棘产业发展,构建了山西省沙棘产业技术联盟。文章主要从山西省沙棘资源现状、联盟构建目标和意义、联盟成员情况以及山西省沙棘产业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介绍。
关键词:
沙棘 产业技术 战略联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云龙 张新启 刘永松 杨立生
近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稳定性不高、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提高联盟稳定性、改进联盟绩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管理协同理论,从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关系协同、创新协同视角,以成员信任度为调节变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联盟成员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协同、创新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促进联盟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政刚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所面临的法律主体资格不明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没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以合法身份承接政府重大科研项目,也不能以联盟名义签订合同,其身份地位与其所承载的重要功能不相匹配。通过界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念,分析其法律现状和实践中所呈现的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备案制等存在形态,提出赋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地位、破除其承接政府服务职能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身份"不明问题等法律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慧锋 叶卫正
界定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分析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员构成和组织模式,阐述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系统结构。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由建筑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共同组成,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
关键词:
建筑业 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系统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