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76)
- 2023(16190)
- 2022(13835)
- 2021(12569)
- 2020(10466)
- 2019(24133)
- 2018(24008)
- 2017(45577)
- 2016(24642)
- 2015(27953)
- 2014(28179)
- 2013(27980)
- 2012(26463)
- 2011(24103)
- 2010(24678)
- 2009(22944)
- 2008(23135)
- 2007(21491)
- 2006(19087)
- 2005(17542)
- 学科
- 济(108659)
- 经济(108536)
- 管理(79124)
- 业(78374)
- 企(65210)
- 企业(65210)
- 方法(40438)
- 数学(33850)
- 数学方法(33534)
- 中国(32222)
- 农(31201)
- 地方(27736)
- 业经(27337)
- 财(27212)
- 制(25036)
- 技术(24598)
- 农业(20794)
- 贸(20056)
- 贸易(20040)
- 学(19884)
- 银(19473)
- 银行(19434)
- 易(19388)
- 行(18691)
- 融(18379)
- 金融(18374)
- 理论(17127)
- 和(16879)
- 体(16717)
- 环境(16562)
- 机构
- 学院(363066)
- 大学(359091)
- 济(151714)
- 经济(148373)
- 管理(138160)
- 研究(125594)
- 理学(116983)
- 理学院(115673)
- 管理学(113935)
- 管理学院(113216)
- 中国(95892)
- 京(76823)
- 科学(74593)
- 财(71760)
- 所(64212)
- 农(60152)
- 江(59024)
- 中心(57551)
- 研究所(57455)
- 财经(55193)
- 业大(50976)
- 经(49547)
- 北京(48993)
- 范(48230)
- 师范(47762)
- 州(46847)
- 农业(46698)
- 经济学(45589)
- 院(45141)
- 技术(41023)
- 基金
- 项目(230530)
- 科学(181275)
- 研究(173817)
- 基金(163060)
- 家(140609)
- 国家(139329)
- 科学基金(119327)
- 社会(109583)
- 社会科(103969)
- 社会科学(103940)
- 省(93787)
- 基金项目(86136)
- 教育(80387)
- 划(77448)
- 自然(73989)
- 自然科(72240)
- 自然科学(72222)
- 编号(72198)
- 自然科学基金(70959)
- 资助(65603)
- 成果(59799)
- 发(54688)
- 创(52543)
- 重点(52381)
- 课题(51459)
- 部(50630)
- 创新(48421)
- 制(45737)
- 国家社会(44483)
- 发展(44288)
- 期刊
- 济(180204)
- 经济(180204)
- 研究(111077)
- 中国(83210)
- 财(57040)
- 农(56877)
- 管理(55442)
- 学报(51913)
- 科学(49900)
- 教育(46134)
- 大学(39759)
- 农业(38201)
- 学学(37081)
- 融(36827)
- 金融(36827)
- 技术(36004)
- 业经(31029)
- 经济研究(27916)
- 财经(27576)
- 经(23887)
- 问题(23475)
- 业(21375)
- 技术经济(20171)
- 贸(18904)
- 科技(18884)
- 商业(17713)
- 坛(17676)
- 论坛(17676)
- 图书(17619)
- 现代(16829)
共检索到569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靖
本文通过实践的总结和理论分析,提出联盟的实质是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创新,联盟的发展必须依靠一系列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作。并系统分析了联盟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机制、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开放发展机制、成果扩散和辐射带动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对如何建立和完善这些机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剑波 安丹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科技创新正逐渐取代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但受资金、科技人才、研发平台等资源限制,单个企业或者企业间合作很难在创新方面有实质性突破,亟需一种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团队,而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起来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还可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备受各国关注和青睐。目前,国外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对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地实现联合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基于此,通过对日本、美国、欧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成效进行深入剖...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群林
文化科技创新作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融合,使得文化科技产业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重庆市文化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为对象,对创新战略联盟的契约、关系治理机制及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关系治理比契约治理更能有效地推动创新战略联盟建构,并加强联盟中的信任关系,而知识分享、技术合作对创新战略联盟中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联盟中的信任关系并不能直接推动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知识分享在信任关系与技术合作中起到调节作用,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有效地推动创新战略联盟间的知识分享,进而推动创新战略联盟间的技术合作,实现技术创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洁 高玮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联盟状态稳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速度也较快。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现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运行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争光 南剑飞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形态,是研发战略联盟在产业层面的拓展。文章从战略联盟理论出发,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征和使命,并提出构建其应注意的几个战略问题:突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业特征;注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中的战略金三角;选择合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模式;构建联盟成果的分享机制和联盟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绪梅 徐晗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创新组织,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创新实力的重要组织形式。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高校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主体之一,是联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为联盟创新活动提供核心的智力支持。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辽宁高校在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高校参与联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高校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发展路径,以此形成一个集成的协同创新联盟,顺利实现联盟之间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应用,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忠德 陈婷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实现资源互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共赢的有效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联盟能否达到组建目标和完成目标任务,联盟稳定与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联盟稳定性的一次性静态博弈、动态博弈、重复博弈、演化博弈、合作博弈分析,得出了只有长期合作、建立信任关系、有合作成功的示范且比例较高、合作得益分配合理才能维持联盟稳定的相应结论,并从建立长远合作关系、选择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相关机制等方面给出了促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运行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稳定性 博弈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晖明 丁娟
近些年,随着国际环境以及技术进步本身的巨大变化,国际技术战略联盟在缔结目的、行业领域、发展模式等方面也呈现出许多新的动向和特点。上海企业多以追踪和引进国外技术方式实现自身技术进步和升级,密切关注和分析目前的技术战略联盟发展动向,有利于企业把握时机、采取合适的措施和战略,更快地实现技术升级。因此,本文就国际技术战略联盟发展新动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就上海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联盟领域、伙伴选择、指导思想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上海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男
本文结合政府功能定位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再认识,指出当前"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国际产学研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要素组成、组织形态、运行机制、主要任务四方面提出了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设想,进而分析了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原则与措施。
关键词:
产学研 创新 组织模式 战略联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解学梅 王宏伟
以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案例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的三阶段编码方法,从联盟合作机制视角,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机制模型,对联盟稳定性进行多案例探索性研究,得出以下命题:运行机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和整合机制共同构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长效合作机制,该四维机制作为联盟运行的机制保障,有助于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政府政策能强化联盟合作机制对联盟稳定性的促进作用。结论可为战略联盟长效合作机制构建以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春
沙棘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优选树种,而且由于其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等多个领域。山西作为沙棘资源大省,为了有效促进沙棘产业发展,构建了山西省沙棘产业技术联盟。文章主要从山西省沙棘资源现状、联盟构建目标和意义、联盟成员情况以及山西省沙棘产业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介绍。
关键词:
沙棘 产业技术 战略联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政刚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所面临的法律主体资格不明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没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以合法身份承接政府重大科研项目,也不能以联盟名义签订合同,其身份地位与其所承载的重要功能不相匹配。通过界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念,分析其法律现状和实践中所呈现的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备案制等存在形态,提出赋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地位、破除其承接政府服务职能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身份"不明问题等法律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慧锋 叶卫正
界定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分析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员构成和组织模式,阐述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系统结构。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由建筑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共同组成,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
关键词:
建筑业 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系统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光 段万春
文章将博弈论与系统动力学相结合,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博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政府监督管理为研究视角,对政府监督管理抑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得出,政府主管部门对投机盟员惩罚力度、惩罚机制等因素直接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的演化结果。政府主管部门对盟员投机行为的惩罚力度大小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演化过程的动态性密切相关,动态惩罚机制在投机行为演化的波动性控制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最后建议政府主管部门针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中存在的投
关键词:
产业技术 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惩罚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成春平 禹献云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知识联盟,通过整合各种优势知识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整合过程基础上,结合知识创新内容探讨联盟知识整合模式,即基于标准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与基于模块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并引入定位理论深入分析联盟成员的知识整合。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各成员准确定位有助于明确其技术创新方向,优化配置各种知识资源,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