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6)
2023(15073)
2022(12942)
2021(12234)
2020(10257)
2019(23160)
2018(23433)
2017(44609)
2016(24331)
2015(27660)
2014(27136)
2013(26612)
2012(24532)
2011(21983)
2010(22301)
2009(20232)
2008(20029)
2007(18038)
2006(15840)
2005(13909)
作者
(69104)
(57216)
(57011)
(54284)
(36666)
(27566)
(25833)
(22423)
(21680)
(20766)
(19651)
(19240)
(18321)
(18245)
(17641)
(17568)
(17259)
(17053)
(16457)
(16409)
(14263)
(14185)
(13883)
(13138)
(12856)
(12787)
(12751)
(12661)
(11541)
(11414)
学科
(95659)
经济(95560)
管理(75042)
(73509)
(63526)
企业(63526)
方法(40962)
数学(33962)
数学方法(33472)
(25980)
中国(25856)
业经(24116)
技术(23759)
(21807)
地方(20797)
(20298)
理论(18836)
(17927)
(17751)
贸易(17738)
农业(17313)
(17233)
(16101)
(14863)
产业(14518)
(14429)
银行(14384)
技术管理(14348)
(14161)
财务(14086)
机构
学院(341852)
大学(341127)
管理(137845)
(132247)
经济(129154)
理学(119017)
理学院(117723)
管理学(115709)
管理学院(115089)
研究(111820)
中国(81934)
(73376)
科学(69449)
(58423)
(55574)
(52051)
(51259)
中心(50686)
研究所(50482)
业大(49955)
财经(46892)
北京(46450)
(46254)
师范(45841)
(42374)
(41915)
(40839)
农业(40596)
技术(39587)
经济学(38020)
基金
项目(230573)
科学(181106)
研究(172211)
基金(164253)
(142309)
国家(141090)
科学基金(121591)
社会(106258)
社会科(100649)
社会科学(100619)
(92022)
基金项目(87206)
教育(79676)
自然(78349)
自然科(76556)
自然科学(76541)
(76522)
自然科学基金(75203)
编号(71592)
资助(66932)
成果(58290)
(51587)
重点(51360)
(50008)
课题(49889)
(49732)
创新(47393)
项目编号(44475)
大学(42935)
科研(42877)
期刊
(149100)
经济(149100)
研究(99730)
中国(69689)
管理(54269)
学报(51713)
科学(48961)
(47878)
教育(46774)
(43980)
大学(39624)
学学(36855)
技术(34245)
农业(33842)
(26942)
金融(26942)
业经(25626)
经济研究(22990)
财经(22376)
图书(20474)
科技(19254)
(19211)
问题(18732)
(18613)
技术经济(18462)
理论(16410)
(16205)
论坛(16205)
现代(16097)
商业(15586)
共检索到505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万鹏宇  王弘钰  汲海锋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对于企业发展乃至民族产业在国际中的位置保持、产业链升级至关重要,而搭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影响高科技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关键问题,并以29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质量对于突破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其可通过搭建知识场活性平台促进突破式创新;关系嵌入对知识场活性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起倒U型调节作用。在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应通过构建良好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激活智库知识场并拓宽关系资本的获取渠道,以更好实现突破式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成春平  禹献云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知识联盟,通过整合各种优势知识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整合过程基础上,结合知识创新内容探讨联盟知识整合模式,即基于标准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与基于模块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并引入定位理论深入分析联盟成员的知识整合。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各成员准确定位有助于明确其技术创新方向,优化配置各种知识资源,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男  
本文结合政府功能定位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再认识,指出当前"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国际产学研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要素组成、组织形态、运行机制、主要任务四方面提出了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设想,进而分析了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原则与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青  马香媛  毛崇峰  
通过分析TD产业联盟的冲突问题,发现TD产业联盟成员之间、联盟专利成员之间以及联盟内外企业之间围绕TD-SCDMA标准的价值与市场地位进行着重复博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政刚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所面临的法律主体资格不明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没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以合法身份承接政府重大科研项目,也不能以联盟名义签订合同,其身份地位与其所承载的重要功能不相匹配。通过界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念,分析其法律现状和实践中所呈现的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备案制等存在形态,提出赋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地位、破除其承接政府服务职能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身份"不明问题等法律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慧锋  叶卫正  
界定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分析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员构成和组织模式,阐述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系统结构。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由建筑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共同组成,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光  段万春  
文章将博弈论与系统动力学相结合,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博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政府监督管理为研究视角,对政府监督管理抑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得出,政府主管部门对投机盟员惩罚力度、惩罚机制等因素直接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的演化结果。政府主管部门对盟员投机行为的惩罚力度大小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演化过程的动态性密切相关,动态惩罚机制在投机行为演化的波动性控制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最后建议政府主管部门针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中存在的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筱媛  刘志辉  
在阐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竞争情报的特点和开展竞争情报协作与共享的必要性,提出竞争情报协作的集中式模式,并以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合体为例,分析联盟中竞争情报协作的实践经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群林  
文化科技创新作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融合,使得文化科技产业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重庆市文化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为对象,对创新战略联盟的契约、关系治理机制及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关系治理比契约治理更能有效地推动创新战略联盟建构,并加强联盟中的信任关系,而知识分享、技术合作对创新战略联盟中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联盟中的信任关系并不能直接推动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知识分享在信任关系与技术合作中起到调节作用,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有效地推动创新战略联盟间的知识分享,进而推动创新战略联盟间的技术合作,实现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青  王乃有  马香媛  
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冲突划分为联盟过程冲突、联盟任务冲突和联盟关系冲突,提出3种类型的冲突与联盟企业创新绩效间影响关系的假设,并利用调研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联盟过程冲突和关系冲突总体上对联盟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阻碍作用;任务冲突对联盟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双向的影响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争光  南剑飞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形态,是研发战略联盟在产业层面的拓展。文章从战略联盟理论出发,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征和使命,并提出构建其应注意的几个战略问题:突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业特征;注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中的战略金三角;选择合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模式;构建联盟成果的分享机制和联盟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绪梅  徐晗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创新组织,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创新实力的重要组织形式。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高校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主体之一,是联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为联盟创新活动提供核心的智力支持。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辽宁高校在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高校参与联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高校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发展路径,以此形成一个集成的协同创新联盟,顺利实现联盟之间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应用,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刚  梁淑静  高静  
从生态学的角度,本文利用共生理论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本质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的难点,并提出推进重庆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与体制的建议及具体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洁  高玮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联盟状态稳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速度也较快。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现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亮  李建玲  李岱松  
传统的知识转移框架很难解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很难发生且联盟极易破裂的问题,基于产业路径视角下的四种联盟组织模式划分也较为理想化。通过在共性技术视角下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点,本文得出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有效创新组织模式更加符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政府介入联盟的必要性,并根据政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联盟成员之间的博弈关系,构建了三方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政府在联盟发展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