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3)
2023(16823)
2022(14289)
2021(13118)
2020(11187)
2019(25626)
2018(25612)
2017(48348)
2016(26485)
2015(29990)
2014(30016)
2013(29425)
2012(27531)
2011(25278)
2010(25915)
2009(24034)
2008(23687)
2007(21749)
2006(19124)
2005(17407)
作者
(78339)
(65165)
(65006)
(61938)
(41281)
(31269)
(29763)
(25432)
(24666)
(23631)
(22131)
(22049)
(20962)
(20841)
(20269)
(20197)
(19587)
(19329)
(19041)
(18626)
(16518)
(16322)
(16134)
(14981)
(14764)
(14763)
(14572)
(14529)
(13344)
(13113)
学科
(114066)
经济(113947)
管理(69562)
(66412)
(52508)
企业(52508)
方法(45464)
数学(39301)
数学方法(38594)
中国(33271)
(32794)
地方(29725)
业经(25601)
(24414)
(24393)
(21873)
农业(21553)
(20774)
贸易(20759)
(20019)
理论(19223)
(18843)
银行(18801)
(18345)
金融(18337)
(18136)
(17321)
环境(16641)
技术(16609)
地方经济(16011)
机构
学院(376537)
大学(372432)
(150134)
经济(146651)
管理(138228)
研究(133282)
理学(116962)
理学院(115577)
管理学(113050)
管理学院(112371)
中国(101270)
科学(83521)
(81424)
(69363)
(69311)
(67856)
研究所(62586)
中心(61033)
(60172)
业大(57174)
财经(53384)
农业(53075)
(52289)
北京(51947)
师范(51731)
(48424)
(48418)
(47987)
经济学(44754)
技术(44082)
基金
项目(243788)
科学(189402)
研究(179063)
基金(171084)
(149826)
国家(148578)
科学基金(125442)
社会(109854)
社会科(103972)
社会科学(103938)
(99075)
基金项目(89145)
教育(83471)
(82958)
自然(80190)
自然科(78291)
自然科学(78269)
自然科学基金(76780)
编号(75211)
资助(71167)
成果(62243)
(57199)
重点(55851)
课题(53996)
(52011)
(50624)
创新(47314)
科研(46113)
发展(45346)
项目编号(45032)
期刊
(176624)
经济(176624)
研究(112001)
中国(84946)
(63575)
学报(60578)
科学(55022)
(53821)
管理(52796)
教育(49891)
大学(45258)
农业(42920)
学学(42283)
技术(36302)
(36084)
金融(36084)
业经(31078)
经济研究(28266)
财经(25733)
(23707)
问题(22920)
(22275)
统计(20080)
图书(19972)
技术经济(18884)
(18566)
(18361)
(18279)
商业(17979)
科技(17779)
共检索到586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金平  
开发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安徽省级以上开发区在地理位置、优惠政策及资源供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发区自身暴露出的体制劣势、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逐渐显现。为此,这里提出了完善开发区发展的"五位一体"模型,并指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开发区应格外注意的问题,以多方位确保开发区产业承接能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一鸣  严延军  哈满林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国家战略的发布实施,为安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安徽高职教育要从"找准办学定位"、"对接人才需求"、"提高人才质量"3个方面着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落脚点;从"校企合作突出互利共赢"、"校地合作突出主动服务"、"校校合作突出协作提高"3个方面入手,把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效果作为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和目标指向。结合国家赋予皖江城市带的先行先试权,提出要创新安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并从"建立以高职教育为龙头的大职教格局"、"完善以公共实训基地为基础的大实训体系"、"探索构建以职教集团为依托...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彭国川  
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必须有效承接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产业转移促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要引导各地区承接不同梯度和类型的产业转移,形成城乡统筹的产业体系;要加快产业发展和升级,增强大城市带大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并推动大量的传统工业逐步向主城以外的区域转移。承接模式主要有要素注入式的直接投资模式、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以及"产业转移园区"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廉同辉  余菜花  李强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安徽孙村服装产业集群为例,对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中部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的衍生发展、技术获取途径、情感和合作关系及其演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衍生网络呈现"双核状结构",种子企业衍生能力强,企业"同宗"现象明显;技术咨询网络呈"多核状结构",外贸公司在技术咨询网络中担任重要角色,而服装生产型种子企业在技术咨询网络中的作用下降;情感网络表现为"多核状结构",服装生产型企业在情感网络中具有一定地位,同时绣花、印染等服装配套企业和外贸公司在情感网络中的地位上升;合作网络的联系较强,但服装生产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则较少;产业集群经历了萌芽、成长和成熟3个阶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明宇  
开发区需要采取一体化的要素配置机制,但这也造成了开发区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产业升级压力,需要通过治理模式的创新延长开发区的生命周期。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治理模式演变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治理模式创新的案例,揭示了企业主导的治理模式在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的优势。通过治理模式创新,形成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服务体系,在成长期培育第二曲线是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立平  许蕊  
在当前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日益严重的能源稀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汽车产业作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能否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全省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依据发展经济学低碳经济理论,对未来安徽汽车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路径,以期为安徽省汽车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芦球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兼有管理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加上辅导员往往工作繁杂,使得辅导员容易出现角色冲突和职业倦怠,甚至导致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文章基于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建设的"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构建辅导员心理自助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  王韶华  
本文将承接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纳入承接地产业间投入产出体系,确定承接产业与本土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而推导整体迁移模式下,承接产业与本土间融合互动关系式,并运用情景分析方法,模拟承接各产业后河北省本土产业以及所承接产业在不同时间的规模扩张情况。结果显示:短期内,承接不同产业会给河北省产业结构带来不同的变化,但是各产业规模变动不会因情景设定的不同而不同。综合来看,受产业转移影响河北省制造业规模扩张最大,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居民服务业规模扩张较小;中期来看,通过选择不同承接产业调整河北产业结构的作用减弱,但同一承接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增强,且各产业产出规模变动在不同情景下存在差异;长期来看,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有利于河北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较基准情景而言,当前的投资消费政策虽然能够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扩张作用的有效发挥,但是其促进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更为微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芳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版),湘南地区正面临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东盟的发展机遇。湘南作为湖南承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具有自身的特定情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红线视角重点对如何承接转移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使各个区域、部门的联动协调实现更高的承接绩效,以促进大湘南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娜  汪虹成  陈红利  
城市化瓦解了建立在血缘与地缘基础上的传统乡村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理论和城乡关系理论为建设新时代新型乡村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分析了乡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梳理了乡村共同体的历史脉络,明确了乡村振兴与乡村共同体的内在关系,系统构建了政治上公平正义、经济上互惠高效、文化上兼收并蓄、生态上和谐美丽、社会上安全幸福的"五位一体"乡村共同体的具体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惊宏  陆玉麒  段保霞  
以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背景,立足于示范区的物流和客流两个层面,运用GIS栅格分析和网络分析以及ESDA分析技术从时间指标和费用指标,研究了示范区物流可进出性和区内客流的顺畅性。结果表明:由长三角12门户城镇进入示范区的可进入性大体上是以空间距离为基础,局部上由于路网的作用两者共同形成了可进入性的四大城市区;四大城市区以东北—西南向布局平行于进入皖江城市带的长三角12城镇,其局部轮廓有着明显的高等级公路指向性;客流顺畅性上,时间和费用可达性空间格局两者有很大的相似,都是以"双核—隔离岛"形成的圈层结构,时间可达性上呈现高速公路指向性,而费用可达性上呈现铁路指向性;区内城镇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局部区域分异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春梅  李国璋  赵桂婷  
本文基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背景,以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为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测算甘肃省第二、三产业各行业产业梯度系数,甄别优势产业;再此基础上,选择第二产业中的9个主要优势产业作为承接备选产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排序;然后,综合考虑甘肃要素禀赋状况、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蓝图、甘肃省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分析,确定了甘肃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行业。通过分析认为,由于西部比较突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历史上沉淀的完整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工业体系,以及政府出于优化本地产业结构考虑的产业政策等原因,西部地区对承接重点产业的选择倾向于依托既有产业基础作强优势产业的发展路径,从而西部各主要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针对学生特点,江苏省海安职业教育中心探索构建了"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即以"床位、餐位、座位、工位、岗位"为抓手,"床位"、"餐位"侧重打造学生成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伟  汪时珍  
对我国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和部分内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现象进行了总结,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安徽省承接东部地区企业迁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