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4)
2023(9792)
2022(8470)
2021(7563)
2020(6639)
2019(15500)
2018(14938)
2017(30448)
2016(16190)
2015(18209)
2014(18220)
2013(18517)
2012(17473)
2011(15667)
2010(15594)
2009(14584)
2008(14560)
2007(13232)
2006(11285)
2005(9961)
作者
(46769)
(39614)
(39553)
(37726)
(25038)
(18990)
(17885)
(15388)
(14807)
(13992)
(13314)
(13121)
(12484)
(12415)
(12394)
(12185)
(11965)
(11472)
(11417)
(11335)
(9749)
(9735)
(9617)
(9042)
(8914)
(8905)
(8687)
(8551)
(7920)
(7821)
学科
(81533)
经济(81450)
(50776)
管理(45227)
方法(41266)
数学(37640)
数学方法(37424)
(36723)
企业(36723)
(25383)
(22487)
农业(18410)
中国(18216)
地方(16528)
业经(16282)
(14246)
贸易(14243)
(13812)
收入(13623)
(13115)
(12785)
(12191)
财务(12178)
财务管理(12144)
产业(11938)
企业财务(11551)
技术(11057)
(10864)
金融(10862)
(10851)
机构
大学(242261)
学院(241668)
(112321)
经济(110486)
管理(96937)
理学(84907)
理学院(84084)
管理学(82980)
管理学院(82521)
研究(78500)
中国(58817)
(49975)
(48586)
科学(45267)
(41888)
财经(40686)
(38859)
中心(37235)
(37100)
经济学(36896)
业大(35678)
研究所(35245)
(35037)
经济学院(34030)
农业(32875)
财经大学(30364)
北京(29953)
(29165)
师范(28881)
经济管理(28169)
基金
项目(163471)
科学(130565)
基金(122103)
研究(119300)
(105445)
国家(104607)
科学基金(90609)
社会(80112)
社会科(76306)
社会科学(76289)
基金项目(64787)
(62788)
自然(56498)
自然科(55247)
自然科学(55233)
自然科学基金(54339)
教育(54245)
(52339)
资助(50114)
编号(47124)
(37924)
成果(37524)
重点(36570)
(36149)
国家社会(34527)
(34206)
教育部(33141)
人文(32434)
创新(32059)
科研(31371)
期刊
(115003)
经济(115003)
研究(68687)
中国(39533)
(38728)
(37456)
学报(35877)
科学(33557)
管理(31694)
大学(27507)
学学(26256)
农业(25005)
(22164)
金融(22164)
财经(20955)
经济研究(19905)
技术(19759)
业经(19239)
(18116)
教育(17480)
问题(16478)
技术经济(13844)
统计(13694)
(13125)
(12810)
(12290)
商业(12208)
理论(11578)
(11177)
决策(11124)
共检索到341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娟娟  孙计领  
本文利用工作调研数据,根据贫困户2017年和2018年获得的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分配,运用有序Logit模型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评估产业项目扶贫收益分配对贫困户脱贫稳固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分配对贫困户脱贫稳固程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与不接受项目收益分配相比,贫困户接受项目收益分配的脱贫稳固程度要高出20%左右。最后,文章提出了如何规划产业使贫困户现在及其进入相对贫困状态都有增加收入效应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娟娟  尚华  
文章采用华东地区重点扶贫市临沂市发展程度不一样的县区内扶贫插花村、省定扶贫村的贫困户信息数据,对贫困户的脱贫稳固程度、内生脱贫能力进行量化,建立二元离散Logistic选择模型,评估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户的收入可持续增加效果。结果显示,国家的低保投入对于提高脱贫成效显著;贫困户以劳动收入主动脱贫虽然显著,但劳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太小,对脱贫稳固程度贡献需要增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恩  
当前对产业扶贫失败的原因分析主要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侧重于分析外在因素对产业扶贫的影响和制约,而较少从建构主义角度考虑贫困户的主体性。从结构主义建构论出发,将贫困户的主体性因素和外在的结构性因素置于解释产业扶贫成败的理论框架,并借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作为贫困户主体性的核心内容,外在结构性因素包括产业的市场逻辑主导和政府的行政逻辑主导。研究结果认为:产业扶贫的核心目的是要培养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产业的市场逻辑和政府的行政逻辑作为约束产业扶贫的外在结构性因素,不利于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从而造成产业扶贫的效果偏离预期目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原  曾维忠  蓝红星  任彦军  
精准扶贫是中国新时期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方略,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等客观福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尚不明晰。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和2016年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评估了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精准扶贫政策总体上提高了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2)通过进一步细分扶贫政策类型得出,瞄准人力资本改善的能力培育型扶贫政策能够显著提高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但直接给予经济物质支持的扶贫政策并未对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3)相较于年轻和深度贫困户,精准扶贫对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在老年贫困户和一般贫困群体中更加显著。(4)从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发现,精准扶贫能够直接帮助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间接提升其主观社会地位并增强其村庄归属感,进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杰  朱红根  翁辰  
在后扶贫时代到来之际,有必要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探讨增收机制,从而为后续的防返贫工作提供指导。利用2018年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建档立卡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无论是建档立卡政策还是贫困村政策,其最终的落脚点均在于开发式扶贫。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就业扶贫均产生了正向作用,首先为产业扶贫,其次为金融扶贫,最后为就业扶贫。自2020年后,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要有效融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与就业扶贫,努力保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扶贫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晗  司亚飞  王立剑  
关键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巫林洁  刘滨  唐云平  
本文基于江西省1047户贫困户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产业扶贫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扶贫对贫困农户的收入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影响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中,是否享受产业扶贫政策和获得产业扶贫政策的利息红利对贫困户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获得产业扶贫政策帮扶项数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产业扶贫政策的初衷是提升贫困户自身的产业发展能力,产业扶贫要取得明显效益,政府要提高贫困农户参与者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要精准识别产业帮扶对象和类型,选择与当地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玮  谢玉梅  
贫困户贷款可得性可从贷款需求和金融机构贷款供给两个维度进行考量。本文利用实地调研资料,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贫富捆绑"和"银保互动"两种模式对贫困户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贫富捆绑"对贫困户需求的促进作用更大,两种模式都不能显著提高贫困户贷款供给。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贫困户有效贷款需求,合理设计针对性强、契合度高的"亲贫式"贷款产品,积极拓展更多抵押担保替代机制,实行低利率政策,破解贫困地区的"信息贫困"问题,拓展贫困户对外融资需求,并继续探索能够防范金融机构资金风险的风险防范体系,提高贫困户贷款可得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志雄  王娟  丁士军  张银银  
在精准脱贫考核评估过程中,脱贫认同是衡量贫困户是否真正脱贫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已脱贫农户的脱贫认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家庭人均收入、脱贫程序规范性、家庭发展能力、脱贫公平感和脱贫成效满意度均对已脱贫户的脱贫认同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县、村、户不同层面的脱贫考核评估中,应重视脱贫认同这一主观性指标;在脱贫客观标准上,应重视家庭发展能力考核指标的构建,对发展后劲不足但收入暂时达到脱贫线的农户不应强制脱贫,对"硬伤户"的剔除标准应充分考虑农户自身发展能力问题,还应特别关注"因病致贫"农户的长期发展能力问题;精准脱贫不仅要通过鼓励农户参与以体现互动性公平,更要理顺精准管理的体制机制,以体现脱贫考核的过程公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汤李梁  杨成海  
“公司+GB+贫困户”扶贫效果突出汤李梁杨成海河南省虞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百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占1/5。1989年以来,国家先后投放扶贫专项信贷资金5280万元,促进了该县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扶贫效益。但因扶贫工业项目与贫困户温饱问题关联度较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修华  任静远  王毅鹏  
贫困户可行能力不足是我国精准扶贫进入"深水区"和"冲刺"阶段后遭遇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贫困户社会参与能力、锐意进取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这四重能力的欠缺。为摆脱这一困境,本文从内生、外生两个层面同时着力,构建"政府赋权、社会激励、贫困户参与"三维一体的能力建设机制,提出信息公开、乡风建设、教育提质、职业培训四个方面的破解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付江月  陈刚  
针对目前西部山区产业扶贫项目屡屡失败的现状,构建了政府奖惩机制下的产业扶贫演化博弈模型。采用复制动态方程模拟有限理性条件下扶贫企业和贫困户的博弈过程,并分析了博弈均衡点的稳定性及其参数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奖惩机制的引入对博弈双方的决策有明显影响,演化结果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初始状态,但可通过改进奖惩机制来改变演化的走向,使系统收敛于较好的演化稳定策略。可以从合理控制奖惩金额、制定科学的监管机制及降低项目市场风险等方面促进产业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熊春林  全香茗  李莲  尹慧慧  
从贫困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文化扶贫感知等4个维度提出研究假设,依据湖南省12个县655户贫困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实证研究文化扶贫贫困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贫困户满意度比较高,受贫困户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劳动数、村庄干群关系、村民重视教育情况以及文化扶贫人员、内容、方式和效果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对此,笔者提出应该促进文化扶贫的人员素质提升、资源供给精准、内生动力激发、服务方式创新等对策,以使贫困户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更高的满意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志雄  王晓鸿  曹子坚  
本文基于甘肃省X乡1033个建档立卡户的实地走访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精准扶贫信贷的影响因素,利用PSM匹配法测算贫困地区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并采用Tobit模型检验在消费视角下精准扶贫信贷政策对贫困农户家庭消费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健康状况、家庭规模、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以及是否经营养殖业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扶贫信贷有显著影响;扶贫信贷对贫困农户家庭食品、交通通讯特别是对教育支出有显著影响,分别提升8.1%、19.3%、63.1%;扶贫信贷对优化农户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农户家庭由生存型消费逐渐转向投资型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继续贯彻落实"信贷+"相关政策,助力脱贫攻坚,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撬动农村居民消费杠杆和盘活农村消费市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志明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反贫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扶贫投资的效率在下降。培育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成为取得反贫困成功的关键。内生动力不足是贫困农户能力不足和面临各种风险时的必然反应。要提高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就需要在反贫困中推动参与式扶贫、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以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