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06)
2023(17474)
2022(14614)
2021(13539)
2020(11618)
2019(26540)
2018(26204)
2017(50780)
2016(26957)
2015(30222)
2014(29746)
2013(29302)
2012(26878)
2011(23829)
2010(23963)
2009(22556)
2008(22798)
2007(20604)
2006(17691)
2005(16078)
作者
(75540)
(63223)
(62975)
(59901)
(40355)
(30135)
(28670)
(24595)
(23863)
(22527)
(21432)
(21188)
(19961)
(19859)
(19536)
(19496)
(18746)
(18725)
(18185)
(18169)
(15468)
(15439)
(15371)
(14567)
(14160)
(14133)
(14028)
(13895)
(12614)
(12564)
学科
(120923)
经济(120799)
(103710)
(91861)
企业(91861)
管理(91829)
方法(54962)
数学(44683)
数学方法(44193)
(35684)
(35469)
业经(35309)
中国(28629)
(25379)
财务(25335)
财务管理(25294)
农业(25052)
企业财务(24004)
技术(23883)
(23366)
理论(21879)
地方(21342)
(20873)
贸易(20857)
(20707)
(20206)
(19963)
(18608)
(18266)
(18195)
机构
学院(389562)
大学(384573)
(168168)
经济(165033)
管理(158642)
理学(136388)
理学院(135110)
管理学(133119)
管理学院(132391)
研究(121986)
中国(97192)
(79206)
(78551)
科学(70900)
财经(62425)
(61463)
(59693)
(58930)
中心(57863)
(56625)
业大(54201)
研究所(53486)
经济学(51704)
北京(49413)
农业(48088)
经济学院(46778)
(46526)
(46371)
财经大学(46205)
师范(45923)
基金
项目(253989)
科学(203246)
研究(188289)
基金(186648)
(160203)
国家(158810)
科学基金(139603)
社会(122376)
社会科(116179)
社会科学(116150)
(100506)
基金项目(98822)
自然(89261)
自然科(87293)
自然科学(87266)
教育(86059)
自然科学基金(85780)
(82765)
编号(75785)
资助(75334)
成果(59950)
(57790)
(56542)
重点(56489)
(55407)
创新(53274)
课题(51234)
国家社会(50831)
教育部(49298)
(49003)
期刊
(187254)
经济(187254)
研究(112475)
中国(72985)
(65625)
管理(64044)
(56680)
学报(52475)
科学(52057)
大学(41361)
学学(39359)
农业(38589)
(37835)
金融(37835)
技术(37023)
教育(36203)
业经(32444)
财经(32237)
经济研究(29718)
(27903)
问题(24609)
(23461)
技术经济(22627)
商业(19508)
(19372)
统计(18961)
现代(18836)
财会(18502)
(18394)
科技(18109)
共检索到577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灿  孙浦阳  岳中刚  
创新活动的高风险与外部性是创新水平通常低于最优值的重要原因,而产业扶持是矫正创新体系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首先,在企业创新决策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势力与市场壁垒的变化,从理论层面验证了产业扶持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其次,基于产品投入产出网络和上下游产业关系,通过递归方程求解出产业偏离度指标,量化了产业扶持的直接与间接效应。最后,通过经验分析发现:(1)产业扶持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且其作用效果呈边际递减倾向;(2)产业扶持主要通过企业市场势力的提高与市场壁垒的降低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3)市场分割与技术距离降低了产业扶持对企业创新的边际作用效果;(4)产业扶持对融资约束较小的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较低的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在以政策冲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以及考虑样本偏差、路径依赖等因素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创新体系中产业政策的设计思路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冠宇   马野青  
基于中国出口企业的微观数据,利用PSM-DID法考察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壁垒的实施短期内造成受限企业生产率下降,但在长期会倒逼生产率上升,总体呈现“先抑后扬”的动态特征。原因在于,遭受技术壁垒初期,企业生产率因盈利状况和融资能力恶化而降低,而后在创新激励作用下逐渐提高,且在本文考察范围内,创新激励效应占主导地位,使得总体影响为正。进一步分析发现,若受限企业为非高新技术企业、受限产品为企业非核心产品,则技术壁垒对企业生产率的倒逼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越  于润  
基于江苏省实地调研数据,本文从融资和服务两方面实证检验了政府扶持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融资优惠和政府服务四种扶持手段均能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水平提升,但它们具有差异性。其中,财政补贴和政府服务作用相当,均高于融资优惠和税收优惠。在融资扶持中,直接、提前性融资虽然效果最好,然而存在非平衡性,且普惠性融资仍然缺乏,企业创新融资之困未能破除。同时,政府服务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诉求,在创新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为此,需加强普惠性融资政策供给,推进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佳琪  孙浦阳  
如何充分发挥数字产品的技术特点,促进高质量的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厘清了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并且通过首次提取数字产品进口数据验证了该影响机制。本文研究表明:企业进口数字产品通过技术溢出显著促进创新,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企业进行激进型创新时表现更为明显;进一步按照中间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分类,数字最终产品进口对于企业创新发挥着更为显著的边际促进作用,因为最终产品的数字技术应用性更为直接,外溢作用更加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人工智能渗透率、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以及进口ICT产品的企业中,数字进口对激进型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为了避免内生性、样本选择偏误以及相同趋势对结果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必要的稳健检验,结果保持一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小梅  黄鑫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深入研究。鉴于中国市场资源配置和行政资源配置双规并存,本文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关系以及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市场势力存在最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的阈值;此外,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具有曲线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强度行政壁垒会使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倒U型曲线形态更为陡峭、拐点左移以及企业创新投入最优水平下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政壁垒曲线调节效应在政治关联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如何营造良好竞争市场环境以激发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伊敏  周默涵  魏旭  周羿  
当前国际环境动荡,外部冲击不断,中国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面临较多挑战和较大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创新能力异质性的企业决策模型,并内生化企业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长期和短期两个视角,考察了宏观冲击对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供应链上游成本上升时,短期看,高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增加研发投入和提高生产率,而低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减少研发投入和降低生产率,且所有企业的利润均下降;长期看,成本冲击会导致低效率企业退出、高效率企业市场份额扩大,最终让高效率企业在增加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同时,实现利润增长,且整个行业的平均生产率会有所提升。这意味着,长期看,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会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当总需求下降时,短期看,所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均受到负面影响;长期看,总需求下降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也不会改变行业结构,但会使行业规模缩小。本文从微观视角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伊敏  周默涵  魏旭  周羿  
当前国际环境动荡,外部冲击不断,中国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面临较多挑战和较大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创新能力异质性的企业决策模型,并内生化企业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长期和短期两个视角,考察了宏观冲击对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供应链上游成本上升时,短期看,高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增加研发投入和提高生产率,而低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减少研发投入和降低生产率,且所有企业的利润均下降;长期看,成本冲击会导致低效率企业退出、高效率企业市场份额扩大,最终让高效率企业在增加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同时,实现利润增长,且整个行业的平均生产率会有所提升。这意味着,长期看,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会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当总需求下降时,短期看,所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均受到负面影响;长期看,总需求下降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也不会改变行业结构,但会使行业规模缩小。本文从微观视角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整理出中国524个四位数代码产业的2005—2006年产业层面数据。我们假设政府对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产业设置了较强的行政进入壁垒,并以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为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大的行政进入壁垒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成立;国有经济比重小的自由市场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倒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不成立。本文认为,忽略行政垄断和自由市场的制度因素,把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不一的样本混合起来进行回归估计,可能是以往国内外实证研究出现结果不显著、不稳健,甚至互相矛盾的主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张阳红  
企业技术创新壁垒是企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性因素。文章首先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壁垒形成机理,进而以混沌情景预测方法为基础,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壁垒影响仿真模型,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石清华  
小微企业的发展既取决于小微企业自身的内在动力,也取决于政府扶持的外部推力。从扶持方式和扶持强度的组合来看,政府扶持形成双强型、双弱型、间强直弱型、间弱直强型四类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根据小微企业对政府扶持需求的特点,需要采取双强模式来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志阁  
企业研发投入偏好创新数量还是质量,会直接影响其创新策略的选择。文章基于2015—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不同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比于策略性创新,企业研发投入更加偏好于选择注重质量的实质性创新,且在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样本中更加明显;市场竞争在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策略选择影响中的作用强于政府扶持,且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样本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企业研发投入的创新策略选择偏好,提升企业价值,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斌  许治  陈朝月  吴辉凡  
民营企业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保守的企业组织形式。但一些民营企业也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企业。本文考察了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效率。从民营企业的基本特征出发,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与其他所有制企业比较起来,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更少。同时,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也更低;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年龄对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没有明显影响。但政府补贴和加强产学研结合不仅能够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而且能够推动民营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对民营企业的创新具有正外部性。它不仅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杠杆效应,并且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宗承刚  董雪艳  
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应当在一定的有效边界范围内进行,否则会发生扶持缺失和扶持越界,造成政府扶持失灵。扶持缺失表现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在行业、地域、生命周期、企业要素等方面的错位;扶持越界表现为政府扶持脱离小微企业的客观需要,超越其发展水平,以及在市场扶持效率更高的环节越俎代庖。扶持缺失和扶持越界均会影响政府扶持的有效性。政府扶持行为的高效只能建立在同小微企业发展水平、小微企业客观需要及市场有效参与等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莉  杨栩  柯丽丽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借助科技创新利益主体非对称性演化博弈分析的复制动态模型,对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科技创新行为进行博弈分析,重点探讨利益相关主体间的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动态演变过程,讨论演化参数结果的稳定性及如何形成稳定均衡策略,最后运用Matlab软件仿真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益双方科技创新意识越强、科技创新成本越小、利益双方获取的收益越大的条件下,系统更容易收敛于理想状态;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激励力度应当合理控制,激励力度过大容易使中小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最终使利益双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