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66)
- 2023(17648)
- 2022(15007)
- 2021(13877)
- 2020(11817)
- 2019(26552)
- 2018(26268)
- 2017(50717)
- 2016(27582)
- 2015(30579)
- 2014(29666)
- 2013(29697)
- 2012(26924)
- 2011(24077)
- 2010(23953)
- 2009(22170)
- 2008(21928)
- 2007(19530)
- 2006(17120)
- 2005(15076)
- 学科
- 济(114303)
- 经济(114178)
- 业(103022)
- 企(92488)
- 企业(92488)
- 管理(91413)
- 方法(51195)
- 数学(41013)
- 数学方法(40622)
- 业经(35461)
- 财(34924)
- 农(34073)
- 中国(27796)
- 务(24355)
- 财务(24292)
- 财务管理(24261)
- 技术(23942)
- 农业(23920)
- 贸(23557)
- 贸易(23546)
- 企业财务(22987)
- 易(22932)
- 制(21972)
- 地方(21963)
- 学(21293)
- 理论(20447)
- 和(19830)
- 划(18474)
- 策(17288)
- 环境(16564)
- 机构
- 学院(389958)
- 大学(386331)
- 管理(159345)
- 济(159221)
- 经济(156168)
- 理学(137982)
- 理学院(136559)
- 管理学(134464)
- 管理学院(133775)
- 研究(125985)
- 中国(95659)
- 京(82056)
- 科学(79017)
- 财(72119)
- 农(70098)
- 所(63156)
- 业大(61835)
- 财经(57778)
- 江(57768)
- 研究所(57515)
- 中心(56888)
- 农业(55398)
- 经(52634)
- 北京(51151)
- 经济学(47188)
- 范(46750)
- 州(46286)
- 师范(46214)
- 院(45508)
- 商学(43273)
- 基金
- 项目(266319)
- 科学(209747)
- 基金(193628)
- 研究(191831)
- 家(169700)
- 国家(168221)
- 科学基金(145241)
- 社会(122136)
- 社会科(115972)
- 社会科学(115944)
- 省(105877)
- 基金项目(103468)
- 自然(95428)
- 自然科(93253)
- 自然科学(93227)
- 自然科学基金(91645)
- 划(87562)
- 教育(85850)
- 资助(78724)
- 编号(76818)
- 成果(59881)
- 创(59534)
- 重点(59147)
- 发(57393)
- 部(57357)
- 创新(54917)
- 业(52125)
- 课题(52071)
- 科研(50710)
- 国家社会(50218)
- 期刊
- 济(174940)
- 经济(174940)
- 研究(110833)
- 中国(72559)
- 农(64153)
- 学报(63410)
- 管理(62784)
- 财(57928)
- 科学(57740)
- 大学(47747)
- 学学(45440)
- 农业(44281)
- 教育(36770)
- 技术(34083)
- 融(32000)
- 金融(32000)
- 业经(31536)
- 财经(28396)
- 经济研究(27776)
- 业(26009)
- 经(24468)
- 问题(23010)
- 技术经济(21398)
- 科技(20868)
- 商业(19032)
- 现代(18948)
- 版(18509)
- 贸(18285)
- 图书(17490)
- 理论(17463)
共检索到568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晴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考察了产业并购与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均具有正向作用,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均无显著影响。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产业并购与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非对称影响仍然存在。总体来看,从长期发展战略出发的产业并购有利于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以短期上市或者短期财务收益为目的的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晴 范从来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产业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并购通过吸收能力强化效应、市场势力推动效应的促进机制对企业创新产出产生正向影响,通过财务能力侵蚀效应的阻碍机制对企业创新产出产生负向影响,三重叠加后的综合效应为正。结论能够加深学界对中国产业并购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产出这一问题的理解,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程中企业制定并购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成鑫钰
在"创新驱动发展"大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并购来弥补其内部研发创新成效不足的短板。为此,文章研究基于2008-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采用渐进DID模型考察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行了产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购双方战略目标不一致、并购方企业创新资源整合效率低下、研发创新经费受并购成本挤压等是可能的重要原因;二是从产业异质性角度来看,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中,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而言,并购对其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政府部门应持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大研发创新资金支持力度,增强创新人才储备,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钟永红 曾奕航
将股权并购分为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两种形式,据此分析股权并购对目标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作用。基于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科技类上市企业并购数据,以专利申请数作为创新产出的代理变量,实证发现增资扩股形式的股权并购能够通过现金转移为目标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渠道从而提高其创新产出。在内生性问题检验中,通过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技术验证了该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华盛 薛浠榕 黄洁 陈菁菁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下,技术并购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三重差分法探究数字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并购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并且研发资源挤入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是三个重要的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主并企业所属行业竞争激烈、所在地区知识溢出便利,主并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目标企业为大型或科技型企业时,数字技术并购的创新促进作用更明显。此外,数字技术并购能够显著促进目标数字企业创新,当其规模较大、处于成长期或为科技型企业时,促进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和数字经济政策设计实现“创新双赢”提供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冼国明 明秀南
在当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库,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和非线性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跨国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海外并购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这种提升效应具有持续性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区分专利类型来看,海外并购企业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及发明授权数显著增加,但对外观专利的影响不明显甚至为负,海外并购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创新的质量也显著提高。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创新 倾向匹配得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晏闪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资本市场日益完善的背景下,产融结合、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时代趋势对企业提出了要求。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开辟了设立并购基金以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发挥规模效应的供应链金融新路径。文章从供应链金融背景下的核心企业角度切入,创新推出核心企业设立并购基金的两种重要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对并购基金的运作流程作详细设计分析。
关键词:
产业并购基金 核心企业 供应链金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新红 张转军
基于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比较研究和回归分析,探讨并购行为和并购类型分别与创新投入间的关系,以及主并企业性质和行业性质对并购创新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并购行为有助于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提高,且这种积极作用具有持续性。其中,横向并购与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而纵向并购和多元化并购与创新投入的关系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主并企业性质和行业性质对并购创新效应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非国有企业横向并购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而国有企业并购创新效应不显著;高新技术企业横向并购能够显著提高创新投入水平,而非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创新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并购创新效应相关研究,可为国内企业并购行为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
并购 创新投入 并购类型 企业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珮珺 张巧良
国家提出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质量为目标的供给侧改革,并提倡企业进行横向并购来促进经济转型。然而当前的产业结构是否有利于企业横向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七个行业进行低、中、高的行业集中度划分,分别检验了三组不同行业集中度中企业进行横向并购前后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除分散竞争组中企业并购后的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加,相对集中度组和高集中度组的企业在横向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未有显著性增加。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有参与横向并购的企业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行业集中度越高越不利于企业横向并购后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认为,国家应鼓励市场集中度较低的企业进行横向并购以更好地发挥企业协同和规模效应及市场的竞争效应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行业集中度 横向并购 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莲美 杨以诺
以2012—2017年我国A股市场的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并购商誉产生的动机和后果。具体探讨并购商誉与创新投入的关系、并购商誉的产生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动机、并购商誉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路径三个问题。研究表明: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并购商誉对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具有抑制作用,考虑产权性质差异后发现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则并不显著;高额并购商誉的背后存在真实盈余管理动机,这种行为会对创新投入产生负面影响;高额商誉也会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使企业减少创新投入。通过分析商誉产生的动机和作用路径,对于如何应对当前A股市场规模巨大的商誉及其带来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确保企业创新投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商誉 创新投入 盈余管理 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媛媛 李帮义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框架,通过引入进化博弈模型,建立了一个存在并购破裂风险的无限期企业并购定价模型,并以并购方为例,对影响并购谈判的主要因素及应采取的策略进行分析。模型表明,并购方策略稳定性主要受被并购方对谈判破裂风险的态度影响,并与其报价以及真实价值紧密相关。因此,并购方可以采用先试探后改变出价的谈判方式,试探出被并购方的真实价值,进而操纵被并购方策略调整速度,以维护自身利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锋
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善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然后对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分析,认为外资并购主要通过三个中间变量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产生推动作用。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国有企业 治理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秋玉 宋艳姣
并购是企业战略发展、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实现路径,讨论企业并购网络嵌入如何影响城市创新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Wind数据库和incoPat数据库获得城市并购及专利创新数据,从网络空间视角探索我国城市并购网络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并购网络规模不断扩张,呈现整体扁平化、核心区模块化发展态势,跨越行政边界的远距离跨省并购成为主导;网络嵌入影响区域创新的传导机制作用效果有所不同,网络链接强度与合作伙伴创新水平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网络结构洞的影响不明显,说明网络嵌入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溢出效应推动城市创新,网络权力优势尚未展现;并购的区域创新效应与空间尺度选择存在强相关性,省外并购活动带来的创新效果最强,省内合作城市的创新水平对本地的创新影响最大,说明网络溢出效果受到网络结构、知识特征、地理距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城市应重视城市群发展战略带来的创新机遇,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并购合作与交流,与邻近城市建立合作关系时应重视其创新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园春
并购是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而知识资本正逐渐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阐述了并购与知识资本的相关问题,并从知识资本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因,构建了企业并购中知识资本的流动模式,研究了并购后知识资本的协同机制问题。研究表明:围绕知识资本进行并购以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平衡自身资源是未来企业并购的新趋势。
关键词:
企业并购 知识资本 集成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严爱玲
技术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技术并购企业的创新价值链模型以技术并购、创新价值链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技术知识获取、创新产出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实现为重要环节,揭示了技术并购企业的创新价值增值过程,并以上汽并购南汽为例进行了简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