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9)
- 2023(13811)
- 2022(11531)
- 2021(10479)
- 2020(8870)
- 2019(19782)
- 2018(19574)
- 2017(38546)
- 2016(20414)
- 2015(22851)
- 2014(22087)
- 2013(22109)
- 2012(20179)
- 2011(17926)
- 2010(18360)
- 2009(17391)
- 2008(17558)
- 2007(16123)
- 2006(14209)
- 2005(13107)
- 学科
- 济(96818)
- 经济(96685)
- 业(94742)
- 企(87162)
- 企业(87162)
- 管理(81612)
- 方法(42877)
- 财(34676)
- 数学(33901)
- 数学方法(33740)
- 业经(32687)
- 农(28783)
- 制(24321)
- 务(23581)
- 财务(23558)
- 财务管理(23516)
- 中国(22867)
- 技术(22325)
- 企业财务(22324)
- 农业(20360)
- 贸(19746)
- 贸易(19734)
- 易(19242)
- 体(18176)
- 地方(17019)
- 划(16497)
- 策(16009)
- 理论(15955)
- 体制(15945)
- 和(15503)
- 机构
- 学院(294512)
- 大学(288689)
- 济(135772)
- 经济(133566)
- 管理(124388)
- 理学(106837)
- 理学院(105966)
- 管理学(104992)
- 管理学院(104424)
- 研究(87415)
- 中国(72613)
- 财(67668)
- 京(58243)
- 财经(52517)
- 经(47652)
- 江(45888)
- 科学(45006)
- 经济学(42368)
- 中心(40935)
- 所(40817)
- 农(40641)
- 财经大学(38688)
- 经济学院(38435)
- 商学(36481)
- 北京(36333)
- 业大(36295)
- 商学院(36183)
- 研究所(35579)
- 州(35574)
- 经济管理(33727)
- 基金
- 项目(185951)
- 科学(151302)
- 研究(143857)
- 基金(138517)
- 家(115732)
- 国家(114678)
- 科学基金(102943)
- 社会(97284)
- 社会科(92654)
- 社会科学(92636)
- 省(73535)
- 基金项目(73019)
- 教育(64914)
- 自然(62184)
- 自然科(60801)
- 自然科学(60790)
- 自然科学基金(59872)
- 划(58682)
- 编号(56678)
- 资助(55610)
- 创(45207)
- 成果(45009)
- 部(42741)
- 制(42608)
- 创新(41246)
- 国家社会(40913)
- 发(40555)
- 重点(40392)
- 业(40245)
- 人文(38598)
- 期刊
- 济(155017)
- 经济(155017)
- 研究(90905)
- 中国(59318)
- 财(57702)
- 管理(54013)
- 农(38936)
- 科学(34374)
- 融(31982)
- 金融(31982)
- 学报(31912)
- 技术(27932)
- 财经(27818)
- 业经(27458)
- 大学(27434)
- 农业(26459)
- 学学(25980)
- 教育(25877)
- 经济研究(24942)
- 经(24035)
- 问题(20378)
- 技术经济(18237)
- 贸(17902)
- 业(16937)
- 商业(16060)
- 财会(15478)
- 现代(15293)
- 世界(15241)
- 国际(14602)
- 会计(14013)
共检索到451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晴 范从来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产业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并购通过吸收能力强化效应、市场势力推动效应的促进机制对企业创新产出产生正向影响,通过财务能力侵蚀效应的阻碍机制对企业创新产出产生负向影响,三重叠加后的综合效应为正。结论能够加深学界对中国产业并购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产出这一问题的理解,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程中企业制定并购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健 张金林 董小凡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红利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测度2011—2019年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企业内外部资源两个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效率三方面的整体提升。通过工具变量及双重差分检验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影响企业内部资源;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降低供应链集中度与扩展企业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外部资源,从而驱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成长期企业、数字经济禀赋高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的地区企业中效果更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驱动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卫星 倪骁然 赵盼 杨亭亭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和手工收集的企业集团信息,本文系统检验了企业集团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集团与专利产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对发明专利更为显著。基于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各地区推出"企业集团促进政策"改革构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上述发现仍然显著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供给侧看,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了创新的"融资约束"难题,通过内部知识市场缓解了创新的"信息匮乏"难题;从需求侧看,由于专利产出可以在各成员间灵活地配置和使用,因此,企业集团创新产出的市场回报率更高。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与创新产出的相关文献,也对推进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菲 金祥义 张诚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数理模型,考察了跨国并购、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使用了Zephyr企业跨国并购、市场化进程和企业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且这一作用就企业所属地区、所有权性质存在明显差异,跨国并购对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提升作用分别高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影响机制显示,跨国并购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此外,市场化进程对跨国并购创新效应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市场化水平越高,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大。本文结论意味着实施"走出去"政策是新时代背景下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利器,同时应统筹推进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强化跨国并购带来的创新促进作用,坚持发挥市场在企业创新上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市场化进程 企业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玥卓
创新政策一直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一种具有市场导向性的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政策对企业产生激励作用的原因尚不清晰。选取对我国技术突破有重要作用的软件与集成电路企业,采用2006-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聚焦2011年国家对软件与集成电路行业的两个税收优惠政策,运用双重差分法对企业创新产出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发明专利申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非发明专利申请无显著影响。融资约束、企业避税行为等是税收激励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另外,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规模、产权和区域企业有不同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产出促进作用更大。从税收优惠政策长期影响看,该政策对专利申请的影响存在时滞性,而发明专利申请在政策发生当年就显著增加。研究结论可为明晰税收优惠政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产出间关系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为一 熊曦 徐斌 刘欣婷 潘彦廷
基于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对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之后,创新产出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这一结果在各种稳健性检验均成立;实证证据支持了外部互动这一影响机制;企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地区溢出效应,但是并不存在行业溢出效应。因此,应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数字化升级改造 上市公司 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晴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考察了产业并购与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均具有正向作用,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均无显著影响。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产业并购与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非对称影响仍然存在。总体来看,从长期发展战略出发的产业并购有利于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以短期上市或者短期财务收益为目的的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静 杨筝 刘贯春 许传华
本文利用城市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实证分析银行业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对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尤为显著。进一步地,本文基于资源配置角度,从新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双重视角探讨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途径。检验发现,银行业竞争提高条件下,更多的高效率企业进入创新部门,更多的高效率在位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且上述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检验结果显示,银行业竞争能提高银行对高效率企业的信贷支持,优化企业之间创新资源配置,并通过引导高效率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而推动整体层面的创新产出。本文拓展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研究,为制定基于创新驱动的金融发展政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企业创新 创新资源配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强 王明涛
基于2006-2015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监督、容错和促进知识溢出3个方面分析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显著提高了公司创新产出;在影响渠道方面,机构投资者主要作为公司治理监督者和区域知识溢出的传播者,促进投资公司创新产出;机构投资者尽管没有通过降低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为管理层可能遭遇的创新失败提供风险保护,但显著提高了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可能性。采用中证800指数成份股调整进行机构持股外生冲击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控制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该研究为分析我国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创新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娟娟
文章基于2007~2017年Wind数据库、BvD-Zephyr数据库和FDI Markets数据库匹配得到的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OFDI倾向和能力,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首先,数字化转型对高科技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工业企业尤其技术密集型企业OFDI行为的推动作用更明显;相较于绿地投资模式,数字化转型更有助于企业采取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投资。其次,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减少融资约束水平促使企业OFDI。最后,数字化转型推动的OFDI提高了企业所在供应链下游环节的稳定性,但对供应链上游环节稳定性的影响十分有限。文章旨在为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选择策略提供新证据,并致力于为提高中国供应链稳定性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仲伟俊
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技术市场流畅度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市场流畅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质量,且对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衰退落后期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南方地区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市场流畅度通过转移扩散效应、交流扩散效应与成果扩散效应,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稳步提升。据此,提出多措并举推进技术市场快速发展、统筹构建技术市场联动发展格局、逐步优化技术要素市场扩散效应的举措,以期为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仲伟俊
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技术市场流畅度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市场流畅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质量,且对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衰退落后期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南方地区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市场流畅度通过转移扩散效应、交流扩散效应与成果扩散效应,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稳步提升。据此,提出多措并举推进技术市场快速发展、统筹构建技术市场联动发展格局、逐步优化技术要素市场扩散效应的举措,以期为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远慧 陈思
以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政府补助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效应,并深入探讨政府补助这一调节效应在不同区域环境、不同产业环境和不同内部控制环境下的差异性表现。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不仅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产出,而且有助于促进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突破式创新产出;政府补助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产出及突破式创新产出间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非先进制造业和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政府补助在中西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和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中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产出及突破式创新产出的正向调节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政府补助政策,提升政府补助利用效率,增加企业创新产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创新产出 政府补助 调节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郭蕾 肖淑芳 李雪婧 李维维
本文以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包括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的上市高科技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创新产出,且创新产出与激励比例显著正相关。经区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模式的要素研究发现:激励差距与模式无关,差距越大越能促进创新产出;授予范围在两种模式下作用相反,范围较大(较小)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更能促进创新产出;以及只在股票期权模式下得到,有效期较长更能促进创新产出,特别是发明专利;业绩考核较为严格更能促进创新产出,但过于严格会抑制创新。本文结论为上市高科技公司实施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及要素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非高管员工 股权激励 创新产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苏敏 李小胜
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使用我国2009—2017年省际数据,研究税收负担与区域企业创新效率间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税收负担与区域企业创新效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减税冲击能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并且这一影响将持续4~5年;此外,减税还能提高产出增长率,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区域经济增长率的提升反过来也能增加区域创新效率。方差分解分析说明税负冲击是创新效率波动的重要来源。当前,应当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税负水平,扩大税收政策弹性,将企业创新效率水平纳入财政税收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关键词:
减税 税收负担 企业创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僵尸企业对企业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吗?——基于中国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研发投入强度与技术创新产出探析——基于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
科技创新投入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基于中国实际经济运行的经验证据(1978-2005)
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逆向外包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来自A股半导体产业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科研反腐与创新产出效率——来自中国高等学校的经验证据
夫妻控制人企业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研究——来自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并购与企业创新激励——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市场结构视角下横向并购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