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2)
- 2023(5733)
- 2022(4187)
- 2021(3594)
- 2020(2812)
- 2019(6207)
- 2018(6306)
- 2017(12576)
- 2016(6755)
- 2015(7574)
- 2014(7874)
- 2013(7657)
- 2012(6843)
- 2011(6078)
- 2010(6089)
- 2009(5444)
- 2008(5239)
- 2007(4852)
- 2006(4475)
- 2005(4125)
- 学科
- 济(36822)
- 经济(36793)
- 业(18049)
- 管理(15379)
- 地方(13291)
- 企(12602)
- 企业(12602)
- 农(12021)
- 中国(11718)
- 业经(10809)
- 产业(10411)
- 方法(9980)
- 农业(8565)
- 数学(8352)
- 数学方法(8310)
- 地方经济(7242)
- 发(6916)
- 结构(5826)
- 技术(5755)
- 发展(5707)
- 展(5696)
- 制(5485)
- 财(5280)
- 学(5049)
- 信息(4716)
- 体(4531)
- 环境(4502)
- 总论(4489)
- 信息产业(4441)
- 融(4336)
- 机构
- 学院(97055)
- 大学(94677)
- 济(44665)
- 经济(43867)
- 研究(36193)
- 管理(35647)
- 理学(30406)
- 理学院(30037)
- 管理学(29550)
- 管理学院(29376)
- 中国(26098)
- 科学(21210)
- 京(20553)
- 财(18213)
- 所(17967)
- 农(16681)
- 研究所(16312)
- 中心(16214)
- 江(15746)
- 经济学(14390)
- 财经(14092)
- 范(13659)
- 业大(13652)
- 师范(13542)
- 院(13134)
- 经济学院(13050)
- 北京(12805)
- 农业(12683)
- 经(12676)
- 州(12581)
- 基金
- 项目(66069)
- 科学(52674)
- 研究(50388)
- 基金(47079)
- 家(40935)
- 国家(40612)
- 科学基金(34708)
- 社会(33991)
- 社会科(32282)
- 社会科学(32277)
- 省(26713)
- 基金项目(25110)
- 划(21669)
- 教育(21404)
- 编号(20311)
- 自然(19938)
- 自然科(19439)
- 自然科学(19435)
- 自然科学基金(19095)
- 资助(17651)
- 发(17560)
- 成果(16093)
- 重点(15180)
- 发展(14925)
- 展(14716)
- 国家社会(14691)
- 课题(14441)
- 创(13988)
- 部(13978)
- 创新(13097)
共检索到149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保林,李润田
未来中原地区的城镇化 ,应从建立完善发展机制入手 ,着眼于产业经济发展这一根本动力 ,并实行“构建中原城市群 ,积极发展小城镇”双向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产业 双向 中原地区 城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康江江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武荣伟
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测度指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域、县域、镇域三个尺度对2000、2010年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地区整体及各个地市老龄化系数、老少比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从空间分异格局看,老龄化高水平区由局部区域向全区扩展。但是,随着研究尺度的不断细化,老龄化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尺度差异性。3从空间关联特征看,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系数、老少比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随着研究尺度不断缩小,冷热点空间集聚分布范围更加集中。然而,两个指标局部集聚特征的也表现出空间分布不一致。4结合多尺度的时空格局分异结果,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公共医疗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两个指标表现出的空间差异性做了具体阐释。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多尺度 时空格局 中原地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颖
黑格尔曾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无论是音乐还是建筑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向前的产物,因此建筑与人类文明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均存在关联。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其中建筑群集聚与功能重塑是形成城市的重要前提,没有建筑群,城市将如乡村一般分散而立,
关键词:
保护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瑞霞 郭仰山 王超 鲁鹏
中原地区绵延不断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各种古文化遗址分布广泛,为遥感考古提供了众多意义重大的研究和实验课题。根据对不同时代文化遗址特征的分析,文章讨论了针对不同时代遗址遥感考古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多年来对不同类型古遗址遥感考古探索和实践,认为针对不同类型(古城址、古运河、古长城等)的文化遗址对象和遥感考古内容,选择的遥感考古过程有所差异。
关键词:
遥感考古 古遗址 中原地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大蓉
中国新型城镇化正走向快速发展时期,体现出以人为本、注重生态、优化管理、宜居宜业的特点。国外在城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从产业角度出发,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激发和增强乡村发展的内源和外源动力,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国外经验 产业带动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红色金融研究课题组 曲迎波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解放区在重建之初,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解放区后,原先被敌军统治的工商业闻风而逃,工商业陷入萧条;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的拉锯、交通的阻隔,农产品的运销几乎完全停止,农民收入减少。同时,“蒋币”的滥发导致解放区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为恢复和发展解放区经济,克服财政困难,中共中央中原局发行中州农民银行币,作为中原解放区的本位币;同时,成立中州农民银行,开展存贷和汇兑等业务,在中原解放区革命和斗争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和研究中原解放区红色金融发展的历史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取得货币主动权,坚持人民至上、践行群众路线,促进资金融通、完善金融服务,调节货币量、平抑物价。
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中原解放区 红色金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增长效应和相关性分析一直是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应用传统的最小二乘和空间依赖性回归模型比较分析,分别以中原经济区的县级和市级的社会、经济数据,对中原地区经济的增长效应、溢出效应及溢出边界进行动态演化分析,得出:中原地区县域经济的增长集聚效应明显,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形成,总体呈现中心外围的辐射结构,但是市域尺度视角下,经济的空间依赖性不明显。邻近县域的经济增长对本地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溢出仅作用于地级市内,具有边界效应,这也说明经济增长的集聚与扩散密切关联。最后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提出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为中原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淑萍
中原地区村落旅游以本区域内的乡村建筑群落为基础开发而成,并以此衍生出各类人文旅游形式,实现了村落资源的商业化运作,也开辟了乡村观光旅游的经营新路径。在乡村观光旅游同质化日益明显的背景之下,中原地区村落旅游的优势也不再明显。应调整整体发展理念,更新产业运作手段,逐步实现中原地区乡村村落旅游模式的提档升级,进而促进乡村经济的提档升级、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原地区 乡村村落旅游 提档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莎 向平安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农业逐渐走向深度改革优化的道路。由于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其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是重中之重,所以农业的转型升级必然要围绕粮食供给这一主题。中原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在满足其本省粮食消费的同时,也为保障全国的粮食供应做出重大贡献。鉴此,本文以我国中原地区的粮食流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原地区粮食流通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指出在其转型过程中的可实现路径及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期帮助我国中原地区早日实现粮食流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流通 转型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卫才
本文在乡村旅游视域下,以传统乡村文化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原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势态,聚焦于乡村旅游中传统乡村文化重构与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传统乡村文化重构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推动传统乡村文化资源的合理规范重构,促进传统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传统乡村文化 文化重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东 陈笛菡 石子璇 张小星
文章将康泽恩形态学理论与中原乡村聚落的典型特征相结合,划分乡村姓氏形态单元,构建量化模型与评估方法,分析乡村形态单元之间的差异,研究乡村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主姓宗族的发展影响了乡村的空间结构和突破点,裴城村的乡村空间是以彭氏核心街坊为中心、圈层式向外发展。然后基于量化模型与评估方法划定乡村保护管理单元,对乡村空间提出分区域、分类型的精准保护策略,以实现对乡村形态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娟 王玉虎 刘航
县域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北和山东两省城镇化的重要特征。论文着重讨论了人口稠密的平原县"就地城镇化"的三类典型现象:镇村工业下的"就地城镇化"、高收益农业下的"就地城镇化"以及较为普遍的"双栖和兼业"现象。对县域城镇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化和专业化方向,同时加强县域经济包容性,扩大多种就业渠道;重视房地产健康发展对县域城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管理体制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等政策加快培育中小城市,以县域通勤与生活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平原地区 县域城镇化 中小城市 城乡统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熊向明
本文在对河南中原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反思了当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健康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义务教育 反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句芳 高明华 张正河
本文利用笔者2007年初在河南省实地调查所得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农户非农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家庭特征变量中的劳动力总数、劳动力平均年龄、总耕地面积、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非农收入总和、农户家庭中是否有需要被照看的婴幼儿、农户家庭中65岁以上老人人数是影响样本农户非农劳动时间配置的主要因素,而社会环境和地域特征虚拟变量并不显著。
关键词:
农户 非农劳动时间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贵宝
农区依托主导产业带动城镇建设赵贵宝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这是经济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和方式却因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农村城市化的不同模式与做法,有苏南在乡镇工业充分发展基础上集中连片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