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0)
2023(4058)
2022(3385)
2021(3028)
2020(2414)
2019(5406)
2018(5215)
2017(9999)
2016(5232)
2015(5687)
2014(5956)
2013(5972)
2012(5850)
2011(5427)
2010(5469)
2009(5037)
2008(5067)
2007(4561)
2006(3928)
2005(3671)
作者
(15361)
(12897)
(12694)
(12309)
(8200)
(5951)
(5811)
(5088)
(4883)
(4739)
(4244)
(4206)
(4083)
(4058)
(4006)
(3981)
(3833)
(3666)
(3590)
(3589)
(3366)
(3143)
(3040)
(2939)
(2907)
(2839)
(2837)
(2621)
(2552)
(2550)
学科
(29339)
经济(29316)
(14722)
管理(13579)
(12878)
企业(12878)
方法(10481)
产业(8420)
业经(7994)
数学(7708)
数学方法(7612)
(7070)
中国(7036)
地方(7020)
理论(6364)
(6066)
结构(5288)
技术(4944)
地方经济(4557)
(4527)
(4331)
农业(4141)
(3942)
(3931)
金融(3931)
产业结构(3680)
经济学(3534)
(3459)
(3406)
(3379)
机构
大学(84020)
学院(83004)
(37954)
经济(37317)
管理(32227)
研究(29181)
理学(28270)
理学院(27941)
管理学(27454)
管理学院(27294)
中国(20666)
(17993)
科学(17110)
(15973)
(14356)
研究所(13083)
财经(12945)
经济学(12342)
中心(12031)
(12003)
师范(11939)
(11774)
(11683)
北京(11436)
经济学院(11047)
(10486)
(10254)
业大(10216)
师范大学(9796)
财经大学(9611)
基金
项目(53170)
科学(43067)
研究(39573)
基金(39183)
(33630)
国家(33389)
科学基金(29127)
社会(26639)
社会科(25428)
社会科学(25425)
基金项目(20770)
(20542)
自然(17829)
自然科(17394)
自然科学(17392)
教育(17250)
自然科学基金(17104)
(17030)
资助(15507)
编号(15414)
(12803)
成果(12488)
重点(12231)
(11812)
(11648)
国家社会(11170)
创新(10793)
发展(10764)
(10617)
课题(10536)
期刊
(44960)
经济(44960)
研究(27094)
中国(14891)
管理(13984)
(11481)
科学(11247)
学报(11015)
(9205)
大学(8695)
教育(8616)
学学(8089)
经济研究(7426)
业经(7185)
技术(6730)
财经(6704)
农业(6413)
(6113)
问题(5856)
科技(4859)
(4706)
金融(4706)
商业(4627)
技术经济(4590)
现代(4471)
统计(4077)
图书(4051)
(4046)
(3921)
经济问题(3826)
共检索到122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君华  彭玉兰  
产业布局与空间经济理论伴随着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产生而发展。在每一个分支学科(如: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区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节点上,都可以找到空间经济学中某一特定研究线索的理论渊源。通过对产业布局与空间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在相当程度上,新经济地理和城市经济学正是由于吸收和发展了早期经济学分支学科关于空间问题的讨论而发展起来的,而它的“软肋”所在也是由于忽视了早期学者的一些真知灼见。新经济地理学存在两大缺陷:其一是分工外生给定,因而不可能发生企业内部或产业内部的垂直分离现象;其二是对产业区内部的市场结构和分工结构缺乏研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晓菊  赵云平  
重化工阶段是我国不可跨越的一个发展阶段。新世纪以来,我国重化工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重化工产业在我国还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本文从产业布局、重化工产业发展两个方面对重化工产业布局领域的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国内重化工产业布局未来可能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娜  傅泽强  谢园园  沈鹏  高宝  李林子  
从产业布局的概念出发,梳理了生态承载力与产业布局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总结了基于生态承载力的产业布局优化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得出,目前针对产业布局与生态承载力关系的研究多侧重产业布局的生态承载力约束方面,而产业布局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方面尚未有直接的研究,多数研究集中在产业布局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针对产业布局优化方面的研究多从提高经济效益角度提出优化措施,基于生态承载力对产业布局进行优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尚未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未来还应加强生态承载力与产业布局互动关系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索基于生态承载力的产业布局优化方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小平  邓晓卫  焦军彩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明显。本文从五个方面归纳了产业集聚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集聚效应对产业布局的作用,并通过国内外的实践,论证了基于集聚效应优化产业布局的可行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英明  
产业集聚是区域产业组织的形式 ,产业集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自马歇尔以来 ,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广泛系统的研究 ,产业集聚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本文对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主要方面进行评述 ,在此基础上说明产业集聚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文栋  杜龙政  
国际竞争的加剧对我国企业集团的持续创新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概括了产业集聚背景下地域化与国际流的发展对企业集团发展的影响,以及网络组织的形成及其优势;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对网络组织的创新机制理论进行了述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斯康  王水嫩  
产业布局是一项涉及多层次、多目标、多部门、多因素影响的经济战略部署,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研究产业布局的思想,避免了割裂区域内各种资源之间的联系来争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与否,意在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应,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突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对产业布局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金滟  宋德勇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的某个空间范围,而城市集聚理论则是为城市的形成和演化提供基本的解释。从近年来兴起的新经济地理的视角,本文将城市集聚理论划分为区域非均衡、城市系统和单个城市三个层面,并分别就这三个层面对其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和简要评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文章从产业布局的规划需求出发,将产业布局分为国家、区域和城市三个层级,系统归纳各个层级上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与原理模式,搭建产业布局学的体系。国家层级的产业布局是从整个国家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发展阶段和国家战略,形成产业布局的总体框架;区域层级的产业布局是在区域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探讨第一自然、第二自然、第三自然与区域竞争四类因素作用下,产业布局的要素指向、市场指向、枢纽网络与政策指向等模式。新时代区域产业布局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本与信息网络构成的第三自然的作用,积极建设枢纽网络空间;城市层级的产业布局则是以创造有序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为本质任务,研究聚集经济与功能分区、聚集不经济与功能疏解、多维转向与产城融合等规律。最后对产业布局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吉昌  田红娜  
做强哈尔滨都市圈对于拉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区振兴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都市圈产业布局,是做强哈尔滨都市圈的关键性环节。因此,研究哈尔滨都市圈的范围及其产业布局现状,弄清哈尔滨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哈尔滨都市圈产业布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根基,产业布局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环境与安全大局。然而,在完全竞争与均质空间框架下,新古典经济学面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困境。为了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学术界形成了三大研究范式:一是在完全竞争框架下,通过引入空间异质,研究产业布局;二是在完全竞争框架下,通过引入外部经济,研究产业布局;三是构建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研究产业布局,文章依次对三大研究范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总结。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几个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维慰  
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产业布局中传统区位因素的重要性降低,技术创新环境、现代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绩效、自然生态环境、人才供给状况、地方文化氛围等因素的作用性增强。世界产业布局的范围扩大,区位选择的自由度提高,布局的指向性弱化,形式灵活,产业布局从以集聚为主导逐步向以扩散为主导转化,但是基于信息和知识经济的新一轮集聚依然存在,世界产业的转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具备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成为国际产业投资和布局的重要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睿  
交易费用产业组织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兴的一大产业组织理论流派。本文在考察其形成背景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这一产业组织流派的主要内容,即适用于分析多种组织形态的"交易、契约与治理相匹配"框架以及从交易费用视角对纵向一体化的深入研究。最后,总结了这一流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贡献,同时指出了其存在的缺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红延  
产业组织理论是对产业和市场进行经验考查的一种新方法的尝试。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战后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这一理论作为一门专门的经济学科的确立,可以以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最高权威、美国经济学家贝恩1959年《产业组织》一书的问世为标志。产业组织理论是与产业结构理论、产业联系理论不同的一门学科,它以单个产业(生产同一类商品的有密切替代关系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为研究对象,是研究产业内企业之间垄断与竞争关系的应用经济理论。这一理论的发展沿革基本循着两条道路:一是在过去30年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以新古典的分析方法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军  
现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述评王军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许多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产业组织理论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最活跃的分支,为政府制定市场竞争与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改革措施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对现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王军,19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