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5)
2023(7422)
2022(5858)
2021(5548)
2020(4179)
2019(9570)
2018(9223)
2017(15398)
2016(9615)
2015(11185)
2014(11505)
2013(10276)
2012(9483)
2011(8605)
2010(8944)
2009(7257)
2008(6998)
2007(6747)
2006(6029)
2005(5058)
作者
(23733)
(19613)
(19449)
(18897)
(12252)
(9130)
(9113)
(7605)
(7444)
(7329)
(6640)
(6476)
(6216)
(6208)
(6184)
(6086)
(6068)
(5834)
(5641)
(5634)
(5207)
(4957)
(4889)
(4769)
(4515)
(4480)
(4470)
(4380)
(4023)
(4016)
学科
(30788)
经济(30779)
教育(20850)
管理(17227)
中国(16004)
(14504)
地方(11132)
(10982)
(10951)
企业(10951)
理论(10388)
业经(10159)
教学(9488)
产业(9292)
技术(8123)
方法(8068)
(7940)
(7365)
农业(7243)
发展(6568)
(6445)
数学(6392)
数学方法(6234)
地方经济(5920)
学校(5584)
学法(5387)
教学法(5387)
结构(5182)
(5089)
环境(5000)
机构
学院(121923)
大学(116385)
研究(44241)
(38104)
经济(36871)
管理(35791)
教育(30417)
理学(29953)
理学院(29505)
管理学(28730)
管理学院(28481)
(27735)
师范(27570)
(27137)
科学(26236)
中国(25163)
职业(24787)
技术(24115)
师范大学(22298)
(21546)
(21162)
中心(19175)
研究所(19131)
北京(18046)
职业技术(17608)
(17437)
技术学院(16835)
(16811)
(16751)
(15925)
基金
项目(77681)
研究(70291)
科学(62022)
基金(47354)
教育(41484)
社会(39593)
(39502)
国家(38923)
社会科(37109)
社会科学(37102)
(36643)
编号(33674)
科学基金(32514)
(31158)
成果(29250)
课题(28739)
(25075)
基金项目(24207)
(21289)
规划(20843)
重点(19908)
项目编号(19189)
(18247)
发展(17962)
资助(17744)
(17595)
(17481)
(17478)
(17362)
自然(16765)
期刊
教育(58171)
(48321)
经济(48321)
研究(44867)
中国(39467)
技术(19504)
职业(18779)
(15707)
学报(14292)
管理(13662)
科学(13214)
大学(12604)
技术教育(12297)
职业技术(12297)
职业技术教育(12297)
(11521)
农业(11380)
(9954)
论坛(9954)
业经(9915)
学学(9834)
高等(7002)
图书(6985)
(6966)
经济研究(6892)
(6421)
金融(6421)
成人(6408)
成人教育(6408)
职教(6313)
共检索到196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伍慧玲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要实现这一目标,产业工人意识形态建设是前提。高职是新型产业工人的摇篮,必须担当起未来产业工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任。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高职意识形态教育具有耦合的需求、耦合的基础,其耦合的关键是完善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高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实现耦合必须创新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高职意识形态教育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  
文化自信是高职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在要求,高职意识形态教育是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文章阐述了文化自信和高职意识形态教育的耦合路径:坚持理论导向作用,加强思想理论指引;发挥文化渗透作用,提供丰厚精神滋养;强化师生主体作用,牢牢把握依靠力量;运用媒体传播作用,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最近这几年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世界部分地区出现的国家之间的博弈,再次提醒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要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归根到底要靠实体经济,要靠先进的制造业。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作出了"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的重要指示。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国家之所以出现收入差距拉大、传统产业衰落、蓝领失业增多等矛盾,也正是因为实体经济衰败、产业空心化的原因。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十几亿人口的吃穿住行,哪一样能离得开实体经济?我国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必须坚定不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钱鉴楠  
当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需要定位于服务发展共同富裕,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以工人技术技能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引入多种要素优化工人薪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三是实现产业工人的终身发展与发展工人文化。通过对技术发展趋势的考察,发现今后的生产将会从"机器换人"转向"人机协同",产业工人成长周期变长,成长路径动态化,成长需求全面化。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布局、人才培养规格、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工人需求变化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建设技能型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明确职教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布局;强化学校职业技能培训职能,拓宽职业院校技能受教育群体;加强职教集团内部标准化建设,完善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积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友  易鹏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高校办学方向、办学原则与办学立场。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抓住契机做好顶层设计,抓准思路强化战略推进,抓牢关键注重能力培养,抓好创新实现水平提升,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燕晓飞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机地联系了在一起,而二者联系的逻辑起点就是提高产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通过分析我国产业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世界上是最快的,但近10年来却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当前我国产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发达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提升职工工作满意度和职工素质是提高产业工人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工人对收入水平的满意度直接影响职工工作满意度;提升工人技能培训应该有的放矢,产业工人的培训体制改革应与人才引进同步进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目前,中国机械工业劳动生产率约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劳动生产率每增加或减少l%都会影响产值上百亿元。劳动生产率低下致使中国工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每年因不良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郭奎涛,中国产业工人需升级,《工程机械周刊》2010年第6期。)很显然,这种情况与我国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不高紧密相关。产业工人中的技能型人才不仅是企业产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里丁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及作业队伍当前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行业的发展。从建筑业发展出发,从建筑劳务分包管理等视角,对建筑产业工人队伍重建与管理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栗林林  
HRBP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所形成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是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的必然途径。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到来的今天,高校教师亟需根据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从人力资源整合与建设入手,加强教师的专业契合与优势互补,从不同层面加强大学师资的管理与培养,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拥有教育使命感的教师队伍,从而推动整个高等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文婷  
高职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高职心理咨询师队伍正是为了能够缓解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所以说建设好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队伍,才能够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康发展。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的多维途径进行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永胜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概念认知误区、缺乏法律保障、培养力度不够、来源渠道单一、企业参与动力不足、激励政策效应不明显、评价不够科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法律制度体系、科学设置"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保障体系、多元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筱瑜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文章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分为四类,结合每一类教师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四条培养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宏捷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经费难以保证、相关制度缺失严重、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够合理等问题。对此,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应把保障经费放在第一位,健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不断调整专职与兼职教师比例,加大各方面的教师培训力度,改善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红  姜欣彤  任锁平  李海涛  
“双师型”教师在培育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优、流动机制不顺、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为切实抓好新时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在职业教师的品德与职业道德培育、相关标准确立、引培机制构建等方面下功夫,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鸿  
迎接新时代,应对新挑战、新机遇,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系统性工程,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资格制度,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加强校企深度协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机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一流职业教育教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