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5)
2023(5644)
2022(4544)
2021(4188)
2020(3251)
2019(7457)
2018(7313)
2017(13422)
2016(7298)
2015(8388)
2014(8313)
2013(8151)
2012(7871)
2011(7188)
2010(7277)
2009(6556)
2008(6534)
2007(5877)
2006(5254)
2005(4866)
作者
(23108)
(19131)
(19051)
(18190)
(12232)
(9136)
(8584)
(7620)
(7486)
(7025)
(6580)
(6426)
(6276)
(6251)
(6188)
(6132)
(5751)
(5601)
(5600)
(5593)
(4938)
(4872)
(4844)
(4586)
(4376)
(4292)
(4290)
(4201)
(4093)
(3938)
学科
(33427)
经济(33386)
管理(17743)
(17498)
(15072)
企业(15072)
方法(12338)
数学(9369)
业经(9241)
数学方法(9224)
产业(8869)
(8827)
中国(8649)
理论(8508)
(8373)
地方(7725)
技术(5933)
农业(5631)
(5620)
(5539)
结构(5509)
(5284)
教育(4911)
地方经济(4755)
教学(4559)
(4541)
金融(4541)
(4498)
(4373)
贸易(4369)
机构
学院(109058)
大学(108394)
(44361)
经济(43397)
研究(40765)
管理(37587)
理学(32131)
理学院(31726)
管理学(31066)
管理学院(30890)
中国(29416)
科学(25898)
(24141)
(21172)
(20886)
研究所(19353)
(19016)
(17785)
中心(17687)
业大(17112)
农业(16631)
北京(15423)
(15100)
(15020)
师范(14837)
财经(14800)
(14159)
经济学(14119)
技术(14100)
(13368)
基金
项目(71767)
科学(55608)
研究(52297)
基金(49860)
(44764)
国家(44386)
科学基金(36918)
社会(32012)
社会科(30256)
社会科学(30250)
(29506)
基金项目(25624)
教育(24920)
(24851)
自然(23543)
自然科(22948)
自然科学(22937)
自然科学基金(22571)
编号(20849)
资助(20586)
成果(17224)
重点(17218)
(17051)
课题(16244)
(15751)
(15410)
创新(14592)
计划(13633)
发展(13556)
科研(13353)
期刊
(52256)
经济(52256)
研究(33635)
中国(26050)
学报(19854)
(19188)
科学(17951)
教育(17876)
管理(16577)
大学(14902)
(14109)
学学(13875)
农业(13330)
技术(11618)
经济研究(8593)
业经(8343)
财经(7931)
(7904)
金融(7904)
(7498)
(7130)
问题(6913)
科技(6264)
职业(5999)
(5622)
图书(5433)
技术经济(5353)
业大(5304)
(5050)
论坛(5050)
共检索到169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伟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和新样态,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作出了有益探索,但在实践过程中,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较严重,产教融不进去、深不下去的现象还较突出,有必要厘清产业学院设计的政策初衷,加强对产业学院本质特征的理论研究,才能通过这个"小切口"推动"大改革",取得预期成效。打造产业学院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职业教育脱离了工作现场,需要寻求企业合作才能达成教育目标,造就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的技术技能人才。实体化是产业学院发展的理想状态,实体化发展意即推动国有体制和市场体制相融合、学校和企业两种组织形式相融合,深层次上实现学校和企业两个场域知识类型的融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茂林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明人们对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安全发展战略,对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给予了强调。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也使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成为全球各国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理念,为全球生态文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本文分析了"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的形成背景及具体实践,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共建美丽地球家园"指明了方向,并针对"共建美丽地球家园"在推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娜   王玥敏  
孕期是女性预备承接母职的重要阶段,孕期女性一方面受到传统母职观念和医疗要求带来的束缚,另一方面也在社交媒体中通过孕期展演和情绪宣泄打破沉默。孕期女性通过媒介平台女性用户间的互动支持迸发情感能量,进而促进母性意识的觉醒,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通过增加女性主义议题等方式强化了群体价值规范和母性认同。研究认为孕期女性个体在社交媒体连接与聚合中完成了赋权实践,并运用符号叙事建构出一个“宏大”的母性形象,以此在博弈中得到更多家庭话语权等个人权利,从而影响和改变父权制下家庭固有结构和权力格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葛高丰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承载着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任,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深化期三个建设阶段,其功能也经历了从实训基地到人才培养、从教师实习基地到教学创新团队、从人力供给到人才孵化、从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到协同创新中心、从校企合作平台到产业生态组织的转型。新时期需要通过重构产业学院建设目标、定位产业学院产业面向、推动产业学院职能发挥、提升产业学院服务能级、优化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深化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改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云  
不同于规模城市的城市化,县域城镇化是农民市民化以及经济收入分配转型的一线,其在农民家庭进城实践中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化的特征。农民进城在县域社会实现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的二元交互中,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城镇化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在县域城镇化与基层社会互动中存在三种关系模式,即"工薪式"城镇化类型、"两栖式"城镇化类型、"突围式"城镇化类型,这一实践差异由区域性市场辐射强度、县域工业资源、县域农业资源条件三方面形塑而成。农民县域城镇化在实践中产生了家庭资源投入内卷、家庭代际关系异化以及生育意愿主观抑制等问题。推动县域城镇化应从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保障农民收入分配公平两方面展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宣昌能 ,沈华  
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状况具有特殊的国情,总的格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前于经济,这是由于历史上出于国防和建设的需要,我国利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势,集中了相当多的人力和财力,使我国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超出了经济发展的水平。这个落差一方面为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使科技界在面向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雪翠   梁晨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能够优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供给资源配置、协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的适应度、促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特色化发展。借鉴系统论,以贯通渐进为基准,以组织结构为引导,以能力提升为根本,以多元一体为目标,构建了由驱动系统、主导系统、支持系统和评价系统4个子系统、实践教学观念、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保障以及实践教学评价7个要素组成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过程中应以人才培养标准为参照,提升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适应度;以问题为引领,激活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动力源;以岗位能力结构为基准,建构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主支脉;以共建共享为准则,拓宽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梦雷  
文章基于我国东部"双一流"高校博士毕业生流向西部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法,探究他们在步入职场前、职场中以及未来职业愿景的不同场域下,如何规划、实践、重塑其流动个体的职业、生活等不同的认知逻辑。研究发现,"青椒"博士在入职前的职业规划会受到人才政策因素和个体内在资本的双重影响;在步入职场实践中,由于面临种种困境,会使其流向嵌入较多不稳定性;但也会使其在未来职场重塑中,寻找困境的解决方法,以实现流动再生产的张力。鉴于此,文章从西部高校人才治理角度提出有关人才政策、人才服务和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江日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其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会呈现出相应不同的特征。本文借鉴有关产业集聚理论,将产业集聚演化过程划分为产生、增强和调整三个阶段,深入剖析产业集聚演化的阶段性规律,并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产业集聚演化三阶段理论的合理性,以期为我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鲁伟  
工业文明在带给人类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问题。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生态产业上。生态产业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几乎涵盖所有产业部门的新型的产业形式。介绍了与生态产业相关的理论以及生态产业在世界及我国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玲  
所谓非正规产业,指的是有别于现代产业(机器大工业、信息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等)的经济部门。非正规就业者,主要指的是在非现代行业/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的非熟练劳动者,例如街道上的小商小贩、搬运工、为中间商从事加工活动的家庭手工业者,以及在建筑、农业、渔业、林业等部门打零工的劳动者。本文拟借助发展经济学中的社会保障理论框架,根据笔者2003年2月下旬至3月随荷兰海牙发展学院培训班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和克拉拉邦的考察,重点介绍印度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医疗保险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徐   余功斌  
产业结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在理论上需要深入探讨,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改进.在这里,我们拟从财政角度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财政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一般理论分析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它是一定时期内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苗庆红  
笔者分别从市场的角度和生产过程的角度来分析教育产业的特点,并总结出教育产业的发展规律。依据教育产业特点,遵循教育产业规律,运用经济学的理论,结合教育产业发展实际,从教育产业的范围和教育产业规律的实现形式来分析如何发展教育产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杏冉  
文摘介绍了《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的基本理念,主要是编目对象中的第一组实体及关系、FRBR概念模型以及书目记录的主要用途(用户任务),阐述了FRBR对传统编目标准ISBDs、AACR2、MARC以及书目结构的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小莉  钟宪章  
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质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重塑过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重塑是指基层党组织维持和扩展党组织权力的行动过程。重塑权力与资源依赖关系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力实现的动机,适应环境与改变环境是基层党组织权力实现的行动策略。当前,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权力实现过程,主要包括权力载体的再造、治理性权力与领导性权力的实现。在现实实践中,不同地域的基层党组织在权力重塑的能力上表现出差异性,使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状态各不相同。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需要从基层党组织的动力、社会功能和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权力实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