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7)
- 2023(10810)
- 2022(9157)
- 2021(8389)
- 2020(7143)
- 2019(16267)
- 2018(15846)
- 2017(31771)
- 2016(17093)
- 2015(19418)
- 2014(19338)
- 2013(19166)
- 2012(18138)
- 2011(16488)
- 2010(16758)
- 2009(15859)
- 2008(15735)
- 2007(14059)
- 2006(12548)
- 2005(11436)
- 学科
- 济(76056)
- 经济(75950)
- 管理(54938)
- 业(52292)
- 企(43432)
- 企业(43432)
- 方法(33968)
- 数学(29817)
- 数学方法(29569)
- 贸(23132)
- 财(23127)
- 贸易(23119)
- 易(22447)
- 农(20492)
- 制(19200)
- 中国(18776)
- 业经(17239)
- 地方(15449)
- 务(13806)
- 财务(13779)
- 财务管理(13742)
- 体(13044)
- 企业财务(13030)
- 银(12976)
- 银行(12965)
- 融(12820)
- 金融(12818)
- 农业(12693)
- 行(12356)
- 产业(12266)
- 机构
- 学院(249611)
- 大学(249548)
- 济(116126)
- 经济(114016)
- 管理(96791)
- 研究(83873)
- 理学(83113)
- 理学院(82280)
- 管理学(81315)
- 管理学院(80816)
- 中国(64185)
- 财(57513)
- 京(50550)
- 科学(44420)
- 财经(44265)
- 所(40540)
- 经(40076)
- 江(38675)
- 中心(38215)
- 经济学(37033)
- 研究所(35811)
- 农(35695)
- 经济学院(33595)
- 财经大学(32623)
- 北京(31821)
- 业大(31492)
- 院(30502)
- 范(30495)
- 师范(30230)
- 州(29829)
- 基金
- 项目(159047)
- 科学(128047)
- 研究(121460)
- 基金(118435)
- 家(100196)
- 国家(99412)
- 科学基金(86668)
- 社会(80228)
- 社会科(76540)
- 社会科学(76530)
- 基金项目(61370)
- 省(60986)
- 教育(55894)
- 自然(53109)
- 自然科(51877)
- 自然科学(51866)
- 自然科学基金(51002)
- 划(50864)
- 资助(49060)
- 编号(48412)
- 成果(41045)
- 部(37438)
- 制(35748)
- 重点(35623)
- 发(35218)
- 课题(33959)
- 创(33870)
- 国家社会(33711)
- 教育部(33298)
- 人文(32490)
- 期刊
- 济(129208)
- 经济(129208)
- 研究(81018)
- 中国(48330)
- 财(44900)
- 管理(37391)
- 农(33244)
- 学报(31562)
- 科学(30672)
- 融(29108)
- 金融(29108)
- 大学(25758)
- 教育(24732)
- 学学(24138)
- 财经(22963)
- 农业(22063)
- 经济研究(21979)
- 业经(21068)
- 技术(20254)
- 贸(20166)
- 经(19777)
- 问题(18205)
- 国际(17609)
- 世界(13505)
- 商业(12432)
- 技术经济(12385)
- 理论(11460)
- 业(11234)
- 统计(11203)
- 现代(11143)
共检索到386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忠秀 王颖
一、引言国际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是国际贸易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针对影响贸易政策制定的原因,现有研究文献集中关注了众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因素,许多学者对国会在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地位,及其政府与利益集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例如,O’Hal-loran(1994)从政治过程的角度研究了总统与国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何因思(1994)从立法角度对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过程进行分析,介绍了美国贸易政策制定中,总统与国会的角色和互动过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慧智 张晓桐
中美两国在国际贸易的高度依赖意味着巨大的产业利益,在贸易往来中处于比较劣势的美国进口竞争产业会通过它们所在选区的议员表达对华贸易保护的利益诉求;国会议员为赢得选举或连任,必然重视其呼声,从而将贸易保护主义嵌入到对华贸易政策决策过程中。文章在增加值贸易核算框架下构建美国州级层面的“进口竞争影响指数”,结果显示美国产业受到中国进口竞争的实际影响程度较小,且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州域;其次,文章利用Probit模型验证了进口竞争产业对国会涉华贸易保护法案投票具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受进口竞争影响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及低技术产业会促使国会在涉华贸易保护法案投赞成票,知识密集型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则与之相反;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进口竞争产业通过劳工利益集团的政治捐资对国会在涉华贸易保护法案的投票具有正向中介作用,而商业利益集团起到的负向作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进口竞争产业对国会施加的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碧波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由其内部一系列政治经济因素内生地决定,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决定同时也存在着三个层次的外部制度约束,分别是:多边国际贸易体制约束、区域贸易协定约束和双边贸易协定约束。外部制度约束的存在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决定有两个基本意义:第一,降低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不稳定性;第二,外生地决定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
关键词: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决定 外部制度 约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邓峰
1948年,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美国开始一步步升级对华贸易管制政策。这严重地阻碍了日中贸易关系的发展。日本独立后,最初几届政府均未脱离美国政策的窠臼。如果日本政府企图恢复日中贸易关系,那么,必须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关键词:
冷战 贸易管制 日中贸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绍媛 孙靓莹
嵌套博弈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美国国会贸易政策制定的视角。在美国国会贸易政策制定的嵌套博弈中,包含了选举博弈和制度情境之间的互动。本文引用嵌套博弈理论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贸易政策制定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自1979年中美建立经贸关系以来美国国会在对华贸易政策制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嵌套博弈 选举博弈 制度情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范良聪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与贸易条件恶化并存的事实为切入点,通过三个指标(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与四个区域(美日欧韩)层面的描述性统计和系统GMM估计来揭示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对贸易利益的实际作用机制。结论如下: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能改善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的贸易利益;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合成谬误特征;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具有"国外高端中间品和技术"替代功能及"非均衡型赶超"均衡化功能,且进口国与中国技术差距越大,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带来的贸易利益增幅越大;物质资本积累具有国外中间品依赖加强的特征,人力资本积累具有缓解国外中间品依赖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在美国,各种利益集团有着极其广泛的渠道和方式影响对华贸易政策的最终决策。影响对华贸易政策决策的主要利益集团可分为三种类型:政府组织、商业性利益集团和非商业性利益集团。就其在对华贸易政策决策领域的影响力而言,政府组织具有最高的影响权重系数,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中,非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后。
关键词:
利益集团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决策 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晶 马静
美国是一个利益集团高度发达的国家,利益集团的数量和种类堪称世界之最。美国任何一项政策出台的背后都可以看到利益集团活动的身影,任何一项政策的制订都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光明 赵峰
近期的"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将贸易保护主义的话题再次推上世界经济舞台。2009年6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提出了对乘用车、轻型货车用中国制轮胎在三年内分别征收55%、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师求恩
入世以来,中国对美贸易快速增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温,为了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对华实施了歧视性贸易政策,同时成为美国实施贸易救济政策最多的国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就美国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及实施原因做出分析。
关键词:
反倾销 保障措施 贸易歧视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员金松
文章指出,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全球贸易的急剧萎缩,贸易保护主义也风起云涌,特别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近期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更是纷纷出台,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文章认为,面对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府、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建立健全贸易救济系统、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和鼓励创立自主品牌等,以突破美国对华贸易保护的藩篱。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 贸易保护 应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泰锋 李燕垣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玲 刘恒
在中美经贸关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的特点。自由贸易政策并没有得到长期和稳定的实施。现实的贸易政策与传统贸易理论对贸易政策做出的结论是相矛盾的。由于传统贸易理论仅仅在经济分析的框架内考虑贸易政策的决策问题,忽视了政府的目标和行为、政策的决策过程、利益集团的影响等因素对贸易政策的影响,从而导致传统贸易理论无法对现实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将贸易政策放到政治经济分析框架下去考察,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讨论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非经济因素,并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走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
中美经贸关系 贸易政策 政治经济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屠新泉
中美贸易摩擦并未因中国加入WTO而得到缓解,相反却向更深层、更宏观、更关键的层面发展。这表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并不受具体事件或外在机制的影响。美国贸易政治的实质是政府、国会和利益集团三方之间的博弈和平衡,而本文就中国加入WTO承诺履行、知识产权、反补贴、特保措施以及人民币汇率等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的重大议题展开分析,重点剖析美国政府、国会和利益集团在各个议题上的不同立场,探索美国对华贸易政策选择的政治和经济根源,并进而预测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前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荣林 马海
本文以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为基础考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形成机制,分析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订中各利益集团的影响。认为:出于政治经济两方面的考虑,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将以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基础,但迫于国内的集团利益和政治需要熏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应当从总体战略和集团战略两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美中贸易 贸易政策 政治经济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