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0)
2023(9541)
2022(8299)
2021(7981)
2020(6704)
2019(15514)
2018(15718)
2017(30888)
2016(17254)
2015(19789)
2014(19959)
2013(19723)
2012(19134)
2011(17454)
2010(18130)
2009(17056)
2008(17295)
2007(16241)
2006(14669)
2005(13655)
作者
(49717)
(41125)
(40672)
(39263)
(26304)
(19562)
(18928)
(15810)
(15493)
(15460)
(13781)
(13690)
(13323)
(13281)
(12910)
(12619)
(12314)
(12219)
(12023)
(11852)
(10815)
(10117)
(9940)
(9443)
(9431)
(9393)
(9297)
(9166)
(8374)
(8265)
学科
(71516)
经济(71433)
(50401)
管理(50029)
(40898)
企业(40898)
方法(27222)
中国(22614)
数学(22487)
(22178)
数学方法(22140)
(20489)
(18852)
业经(16825)
(16157)
贸易(16147)
(15758)
地方(15544)
(14713)
银行(14691)
农业(14124)
(14101)
(14090)
(13349)
金融(13346)
(13327)
理论(12589)
(12219)
(11314)
财务(11282)
机构
学院(253162)
大学(250612)
(107474)
经济(104963)
管理(93591)
研究(86712)
理学(78064)
理学院(77204)
管理学(75987)
管理学院(75494)
中国(69496)
(54834)
(54226)
科学(48709)
(44258)
(41577)
财经(41454)
中心(39487)
研究所(38846)
(37195)
(36392)
北京(35470)
(34009)
师范(33702)
(33392)
经济学(32428)
(31206)
业大(31136)
财经大学(30175)
经济学院(29184)
基金
项目(145641)
研究(113780)
科学(113600)
基金(102290)
(86462)
国家(85668)
科学基金(72560)
社会(69979)
社会科(66328)
社会科学(66313)
(56987)
教育(53074)
基金项目(52464)
编号(49041)
(47533)
资助(43877)
自然(43665)
成果(42993)
自然科(42533)
自然科学(42524)
自然科学基金(41781)
课题(34987)
(33098)
(32862)
重点(32748)
(30364)
项目编号(29744)
(29613)
(28713)
教育部(28451)
期刊
(132801)
经济(132801)
研究(85356)
中国(54474)
(42171)
管理(38121)
(34230)
教育(33851)
学报(32362)
科学(31540)
(30835)
金融(30835)
大学(25614)
学学(23523)
技术(23492)
农业(22812)
业经(22371)
经济研究(20969)
财经(20906)
(18193)
问题(18033)
(17145)
国际(16406)
图书(13518)
技术经济(13058)
理论(12898)
(12789)
论坛(12789)
现代(12762)
商业(12703)
共检索到411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国平,俞文华  
一、引言本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在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驱动下,产业国际间转移加速。这种产业国际转移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国家与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化与空间配置。国家发展中的产业结构重组不仅仅要考虑到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更要考虑到经济全球化时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雯  郭文豪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开放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结合我国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家新  贾晓峰  
本文根据经济国际化的要求 ,剖析了我国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水平的差异和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状况 ,较深入地探讨了我国加入WTO后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和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胡振华  刘欣欣  陈艳  
从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国际贸易和吸收FDI两条基本路径出发,探究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泰尔指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选用面板平滑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的特征。结果表明: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而产业结构升级的门限效应形成主因则在于区域差异与发展失衡。现阶段中国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区域的结构优化和价值链攀升,也要注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区域的均衡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玉梅  
伴随着东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演进,东亚各主要经济体相继崛起,实现国内(区内)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了东亚独特的区域经济结构。中国在逐渐融入东亚生产网络体系的过程中,国际分工地位明显提升,成为东亚区域内一支新兴力量,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影响力增强。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全球经济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期,全球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变革期,中国也进入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文祥  
应用多元回归方法,针对1983—2007年期间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阶段性影响,而产业发展拐点的出现表明我国产业在承接高层级的国际产业转移存在一些障碍,从而强化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和次序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天  孙永波  遇华仁  吴长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飞  
国际产业转移包括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两种主要方式。文章以我国1983-2006年的数据,对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表明,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是第二产业比例的Granger原因。因此,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詹浩勇  
在政府主导下,我国实施的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直接降低了吸纳就业的能力,同时,由于相对忽视了积累人力资本,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没有构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一遇外部冲击,便通过倒逼机制使重化工业战略得到强化,造成新的就业问题。所以应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以之改造传统产业,将传统部门劳动力转化为现代产业部门劳动力,实现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梅  
世界范围内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成为全球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时代特征,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则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以技术为先导、以服务为重点,呈现出领域集中化、方式主流化等特征。全球产业转移给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产业发展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依托市场和创新,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以服务业为重点、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统筹兼顾,趋利避害,以此为契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胜  金雪涛  程静薇  
20世纪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最重要的成果是各产业间建立起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关联关系,日本学者地龙一郎将此现象定义为产业结构软化。产业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引资的不断增多,外资的产业安全威胁逐渐增加,国内产业安全问题日益提上重要议程。但分析表明历史外资进入虽存在一定产业安全威胁,但同时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国内产业的升级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而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调整,我国外资投资呈现新的变化,这也必将对我国的产业安全提出新的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婕  
金融体制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直接推动力,但现有的金融支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文章以河北省为例,从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和金融体制优化的现状调查入手,发现金融体制优化对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中介种类单一、资金支持周期较短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为优化河北省农村金融体制,提出提高金融供给总量、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完善长期贷款制度和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等4个方面等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婕  
金融体制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直接推动力,但现有的金融支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文章以河北省为例,从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和金融体制优化的现状调查入手,发现金融体制优化对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中介种类单一、资金支持周期较短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为优化河北省农村金融体制,提出提高金融供给总量、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完善长期贷款制度和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等4个方面等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农村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