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06)
- 2023(20136)
- 2022(17128)
- 2021(15864)
- 2020(13463)
- 2019(30625)
- 2018(30244)
- 2017(57991)
- 2016(31539)
- 2015(35146)
- 2014(34871)
- 2013(34410)
- 2012(31864)
- 2011(28919)
- 2010(28912)
- 2009(26398)
- 2008(25617)
- 2007(22582)
- 2006(19918)
- 2005(17552)
- 学科
- 济(129308)
- 经济(129167)
- 管理(87529)
- 业(84619)
- 企(67639)
- 企业(67639)
- 方法(56190)
- 数学(48865)
- 数学方法(48248)
- 中国(37614)
- 农(36652)
- 财(31244)
- 地方(29950)
- 业经(29839)
- 学(27122)
- 农业(24515)
- 制(24188)
- 贸(24144)
- 贸易(24126)
- 易(23405)
- 银(21107)
- 银行(21037)
- 技术(20626)
- 环境(20204)
- 行(20187)
- 融(19709)
- 金融(19707)
- 和(19506)
- 理论(19495)
- 务(18859)
- 机构
- 大学(447592)
- 学院(446244)
- 济(178510)
- 经济(174730)
- 管理(173128)
- 研究(153029)
- 理学(149773)
- 理学院(148066)
- 管理学(145285)
- 管理学院(144484)
- 中国(114027)
- 科学(96687)
- 京(95861)
- 财(81933)
- 农(79062)
- 所(77393)
- 研究所(70654)
- 业大(70386)
- 中心(69629)
- 财经(65501)
- 江(65427)
- 农业(62237)
- 北京(60569)
- 经(59624)
- 范(59007)
- 师范(58328)
- 院(55747)
- 经济学(53671)
- 州(52912)
- 财经大学(48765)
- 基金
- 项目(306506)
- 科学(239440)
- 基金(220836)
- 研究(219707)
- 家(194853)
- 国家(193238)
- 科学基金(164414)
- 社会(138227)
- 社会科(131049)
- 社会科学(131016)
- 省(120312)
- 基金项目(116939)
- 自然(107885)
- 自然科(105376)
- 自然科学(105346)
- 自然科学基金(103420)
- 划(102012)
- 教育(100718)
- 资助(91117)
- 编号(88991)
- 成果(71615)
- 重点(69122)
- 发(68195)
- 部(66727)
- 创(63611)
- 课题(61479)
- 创新(59406)
- 科研(59151)
- 国家社会(56975)
- 计划(56629)
- 期刊
- 济(194224)
- 经济(194224)
- 研究(129258)
- 中国(85539)
- 学报(76164)
- 农(71804)
- 科学(67484)
- 管理(63576)
- 财(60326)
- 大学(57164)
- 学学(53809)
- 农业(49408)
- 教育(48538)
- 融(39572)
- 金融(39572)
- 技术(38249)
- 业经(33967)
- 经济研究(31310)
- 财经(31156)
- 经(26768)
- 问题(26113)
- 业(25238)
- 图书(23565)
- 科技(22411)
- 版(21220)
- 技术经济(21083)
- 理论(21045)
- 商业(20810)
- 统计(20751)
- 贸(19832)
共检索到655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智 王波 韩立民
渔民生活水平是渔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产业发展观的视角研究了海洋渔业的发展对渔民生活水平的影响,采用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和恩格尔系数分别衡量海洋渔业发展与渔民生活水平,通过运用迭代式FGLS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海洋渔业专业化、机械化和滞后一期的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渔民的生活水平,而当期的海洋渔业规模化、滞后一期的专业化水平对于渔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滞后一期的规模化水平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本文从提高渔业专业水平、适度的规模发展、完善补贴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与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明
中国脱贫攻坚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减贫奇迹,文章以贫困户生活消费水平为研究视角,考察脱贫攻坚实践中省际对口支援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对口支援对当地农户生活消费水平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显著推进了受援地区农户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水平,政策净处理效应约为21%-24%。这一结果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保持一致。从消费明细看,在对口支援实施后相较于对照组地区,受援地农户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均有提升,尤其是食品、居住和交通通信的消费攀升较为明显。对于上述结果,文章结合对口支援制度和政策实践进行了机制识别与理论解释。文章采用农户家庭恩格尔指数这一相对贫困指标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发现农户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显著下降,这表明对口支援提升了农户收入水平,并且农户恩格尔指数的降低并不是以食品消费支出的下降为代价。这意味着对口支援真正改善了本地农户生活水平,因而文章为对口支援在中国脱贫奇迹中的突出贡献提供了直接证据。文章的研究对于在当前新发展阶段下,推进和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作用。
关键词:
对口支援 农户生活消费 合成控制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丽瑞 田祥宇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我国31个省1978—2009年数据的面板模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东、中、西部划分标准,采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分别对这三个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接下来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波 韩立民 倪国江
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在结构改革背景下,探究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结构效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多维度分析了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显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软化、生产结构变化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总体表现出产业结构调整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具有结构红利,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度要高于合理化、软化与生产结构,更有利于推动海洋渔业经济增长。同时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海水养殖业地位,推动了海洋渔业的稳定发展。结果表明未来海洋渔业在于追求高端、精深、特色产业发展而非产业间均衡发展,重点增强海洋渔业工业、服务业实力,实现工业化与服务化协同演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师文明 王毓槐
根据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重新划分了中国的省级区域,通过检验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门槛效应。也就是说,金融发展在早期的低水平阶段不利于技术进步,但是越过某个门槛值以后,在高水平阶段金融发展就会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因此,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非线性的。考虑到地区差距与技术进步差异有关,所以,解决金融发展地区间的非均衡问题就成为改善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立见
居民生活水平是指城乡居民对物质文化生活资料需求的满足程度。世界许多国家一般用居民的人均收入、能源消耗、日用消费品供应和生活服务水平等生活福利指标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为了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通常主要是借助于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或生活费支出等指标。事实上,这些指标都不能说明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更不能用来比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鸿 张捷
本文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和需求结构中消费率偏低两个基本事实,试图探讨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比重的上升对改善消费不振局面的作用。首先,从产业结构演进和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出发,分析了服务业发展促进国内消费的作用机制。其次,采用我国1992~2012年的分省数据,利用动态面板GMM模型检验了服务业比重上升对消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产值比重的提高对消费率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偏重第二产业,服务业相对规模被压抑,服务消费潜力和服务业对制造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均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本文认为,从制度和政策方面引导资源向服务业流动,释放服务需求,对于促进消费、保持经济增长...
关键词:
服务业 消费率 动态GMM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淼 权锡鉴
一、海洋渔业的产业特点 1.海洋渔业是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产业,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海洋渔业的主要产品是水产品,水产品是人类食物构成中主要蛋白质来源之一,在人们食物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水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与健康,而水产品资源又直接受到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渔业的兴衰与渔业资源和环境直接相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沈超
“双循环”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在高水平开放,而数字经济是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潜在动力。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服务业开放度提升的三重机制基础上,以OECD国家和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国别面板样本数据以及我国的省级面板样本数据开展双重经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服务业开放度提升,并且主要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消费升级”三重中介路径驱动服务业高水平开放,上述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服务业开放会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准入难度等产生异质性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红 江可申
采用我国29个省(市、区)2001~2010年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与PM2.5之间的动态关系。面板单位根检验果显示各变量是I(0)过程;PedronI和Kao协整检验表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FMoLS回归发现,就我国总体来说,城镇化水平和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会增加PM2.5浓度。从区域来看,东部和中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加重雾霾污染问题,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反而会缓解雾霾污染问题。西部产业结构对PM2.5浓度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为中部、东部。短期内,我国总体存在着从城镇化、第二产业比重到PM2.5的单向GranGer原因,从城镇化到第二产业比重的双向GranGer原因。东部与西...
关键词:
PM2.5 城镇化 产业结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行健 刘胜 杨碧云
本文利用中国1996-2009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占比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存在预期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本文最后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出发,提出了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并有效提高居民消费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民生性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率 支出不确定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莉 林香红 付瑞全
选取沿海地区11个省市1988—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结合空间关联度,测算并分析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差异。研究表明,"十二五"期间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均高于55%,存在区域差异但不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科技已成为海洋渔业增长主要动力。最后,基于当前五大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背景,提出提高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现代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及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洁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东部地区着力推进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西部地区则以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为主要经济目标。在此背景下,采用2006~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我国地区发展阶段差异所带来的研发投入、出口等因素对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以R&D投入为表征的技术创新显著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分区域估计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东部地区R&D投入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出口成为中西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要推动因素。
关键词:
R&D投入 发展差异 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占华 于津平
本文基于2003-201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省际以及三大经济圈内贸易对工业废水、工业SO_2、工业烟(粉)尘等三类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并检验了现阶段中国是否存在库兹涅茨假说、污染避风港效应及要素禀赋效应等。结果显示:中国省际及三大经济圈内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中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各省通过经济合作的加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自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引入交叉项进一步发现贸易对环境分别存在负收入效应及正结构效应。同时,中国的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污染避风港效应与要素禀赋效应则随污染物指标选取、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林 杨俊
笔者基于我国东、中、西部1978年~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三大区域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的金融发展,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均能助推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但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负效应;中西部的金融发展虽然在长期能引导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及城市化进程,但短期因果关系并不成立;中部金融塌陷明显,而西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贡献最小。
关键词:
区域差异 金融塌陷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
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税收竞争的影响——对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新常态下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2011—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我国流通服务业FDI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产业生态学视角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我国西部地区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分析——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农业保险如何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