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1)
- 2023(15390)
- 2022(12999)
- 2021(11938)
- 2020(10168)
- 2019(23338)
- 2018(23285)
- 2017(44400)
- 2016(24080)
- 2015(27326)
- 2014(27615)
- 2013(27126)
- 2012(25525)
- 2011(22994)
- 2010(23052)
- 2009(21203)
- 2008(20912)
- 2007(18793)
- 2006(16181)
- 2005(14637)
- 学科
- 济(107087)
- 经济(106973)
- 管理(66425)
- 业(64549)
- 企(51151)
- 企业(51151)
- 方法(44424)
- 数学(38926)
- 数学方法(38449)
- 农(30168)
- 中国(29935)
- 地方(27718)
- 财(24335)
- 业经(23958)
- 学(20752)
- 农业(20021)
- 制(19922)
- 贸(18905)
- 贸易(18895)
- 易(18246)
- 银(17246)
- 银行(17204)
- 融(16901)
- 金融(16893)
- 行(16571)
- 技术(16410)
- 理论(15928)
- 环境(15875)
- 和(15761)
- 地方经济(15349)
- 机构
- 学院(344728)
- 大学(341645)
- 济(142428)
- 经济(139376)
- 管理(131403)
- 研究(118818)
- 理学(112360)
- 理学院(111120)
- 管理学(109079)
- 管理学院(108447)
- 中国(89755)
- 科学(73429)
- 京(73030)
- 财(64409)
- 农(61393)
- 所(60682)
- 中心(55452)
- 研究所(54960)
- 江(53562)
- 业大(52563)
- 财经(50601)
- 农业(48163)
- 范(45867)
- 北京(45832)
- 经(45753)
- 师范(45339)
- 院(43103)
- 经济学(42996)
- 州(42683)
- 技术(38782)
- 基金
- 项目(229609)
- 科学(180021)
- 研究(167868)
- 基金(163918)
- 家(143028)
- 国家(141809)
- 科学基金(121200)
- 社会(105321)
- 社会科(99867)
- 社会科学(99843)
- 省(92763)
- 基金项目(86517)
- 自然(77812)
- 教育(77493)
- 划(77245)
- 自然科(76023)
- 自然科学(76001)
- 自然科学基金(74616)
- 编号(69007)
- 资助(67229)
- 成果(55716)
- 发(54228)
- 重点(52090)
- 部(49995)
- 课题(48600)
- 创(48102)
- 创新(45008)
- 科研(43899)
- 发展(43086)
- 国家社会(43040)
共检索到520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兴明
产业协同发展是依托相互之间内部复杂的协同关系进行产业间的互相促进,从而实现产业共生演化。本文基于管理集成视角,发现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包括跨企业间协同、跨产业间协同、产业主体间协同和产业的地理空间区域协同4个方面,也只有做到这四位一体的全局协同性,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这也为定性和定量评价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提供了初步的框架体系。
关键词:
产业协同 企业协同 区域协同 集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华军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体系,实质是围绕如何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结构性失衡以及发展动力不足这三个核心问题而形成的交互作用关系。这一关系嵌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架构及运行机制中,体现在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文章在上述协同架构及运行机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体系运行绩效的评价体系,并以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典型地区为例展开应用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广华
本文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和要求,阐述了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及其优势,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企业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的构架,将学界关于集群式供应链从抽象理论落实到实际应用层面,从而推动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提升。文章提出,构建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建立供应链协同联盟,建立协同供应链的信任机制,建立供应链协同的激励机制,强化产业集群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供应链 协同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庆荣 赵小柠 杨景玉
文章通过分析虚拟应急物流协同体系及其可靠性,将动态贝叶斯网络和模糊理论结合,构建了虚拟应急物流协同体系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推理算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丰志培 刘志迎
在中药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贯穿产业链的诸多产业发展难题往往制约了产业发展。文章运用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了一个产业链、产业发展难题和协同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进而以国家濒危名贵药材霍山石斛为例,研究了通过构建多主体、多维度的协同创新体系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路径,从而为中药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禹 李忠富
借鉴制造业现代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对基于产业系统集成化的SI体系建筑模式进行研究,阐述其发展的关键——产业流程重组与集成化,分析SI体系建筑与建设系统集成化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SI体系 建筑工业化 集成化 产业组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朋 马珂 臧梦璐
针对输变电工程物资需求计划提报期与工程建设网络计划不匹配导致后期物资供应不及时等问题,以500k V输变电工程为案例,通过分析和梳理电力物资需求计划特点、工程建设网络计划进度节点、不同建设阶段所需物资种类和电力物资生产周期等方面,开展电力物资需求计划提报期与物资供应协同体系研究。为电力物资需求计划提报时间更合理提供了参考,并从供应链的角度为提高物资供应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升输变电工程物资供应保障能力提供了几点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朋 马珂 臧梦璐
针对输变电工程物资需求计划提报期与工程建设网络计划不匹配导致后期物资供应不及时等问题,以500k V输变电工程为案例,通过分析和梳理电力物资需求计划特点、工程建设网络计划进度节点、不同建设阶段所需物资种类和电力物资生产周期等方面,开展电力物资需求计划提报期与物资供应协同体系研究。为电力物资需求计划提报时间更合理提供了参考,并从供应链的角度为提高物资供应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升输变电工程物资供应保障能力提供了几点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燕 魏建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深莞惠联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鼓励"9+2"城市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提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广东省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以广深为主推动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将粤东粤西与珠三角串联成沿海经济带、将粤北地区建设成北部生态发展区,正确把握差异化发展与协同共进的关系,寓差异化于协同之中,以精准的差异化落实高水平的协同发展,以上规划均将"区域协同"作为重点发展思路。作为典型城市边缘区的观澜街道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资源配置,科技赋能,人文赋魂,积极协同周边资源,成功扭转局面,构建了一个以区域协同创新为主线,面向未来,具有观澜特色的产业体系。
关键词:
产业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协同创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任英华 王传引 张晨瑜 高婷婷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及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省份间空间关联较弱,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块模型分析表明,净溢出板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协同性最好;总体而言,内部驱动因素中的产业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外部驱动因素中的政府创新支持度、人口流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作用较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任英华 王传引 张晨瑜 高婷婷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及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省份间空间关联较弱,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块模型分析表明,净溢出板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协同性最好;总体而言,内部驱动因素中的产业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外部驱动因素中的政府创新支持度、人口流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作用较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保宗 周劲
"产业体系"是中国语境下的独特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既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突出矛盾,也体现了产业政策模式和重心的转变。产业体系本质上是从产业角度对国民经济构成的一种阐释,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体现了内生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实体经济在协同关系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间也不是平行独立的,而是存在着立体交互关系。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具有全局联动性、形态多样性、阶段变化性、开放互动性、灵活高效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是要素间单向联系的机械组合,而是每一个要素间关联互动的整体系统;没有统一合意的标准模式,而是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呈现出多种具体形式;不是静态的稳定状态,而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特征;不是孤立运行的封闭系统,而是国际共振的开放结构;不是一劳永逸的目标,而往往根植于灵活高效的协同机制。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根本上要构筑有利于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高效协同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杨 唐昭 王君 张翔 陈向东
模块化主流研究关注在特定领域、环境或背景中如何模块化,并没有关注其突出的局限性。模块化局限性在复杂产品体系中有显著表现,本文基于逆模块化文献与相关理论,在模块接口与依赖、模块边界与数量、模块化的协同限制、模块化门限和模块化陷阱与再集成发展5个方面展开分析,以航空产品作为实例进行论证。研究发现复杂产品体系的模块化局限性分别表现在模块间接口模糊与模块高度耦合,物理与知识模块的边界过于细小且其匹配关系具有灰色地带,多维度模块化在多象限发散,模块化门限无法准确获得。模块化变异突进的产品服从模块化与集成化交替的发展路径,会产生再集成。模块化变异温和与稳定的产品分别服从以模块化为主和以集成化为主的发展路径。确定模块接口与模块间关系,刻画模块边界,逼近模块化门限,管理多维度模块化变动与探索集成模块的出现与演进对模块化在复杂产品体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琴 刘戒骄
本文从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融合理论依据层面,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机制以及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的融合机制进行分析,以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算2009—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三链”的协同度。实证结果显示,集成电路产业“三链”融合度较低,直到2018年才呈正向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产业链和创新链有序度波动的影响。从“三链”子系统序参量的变化趋势看,专有权转让合同数、销售利率、芯片半导体行业获融资额、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数量、技术融合指标对“三链”融合度具有较大影响。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与集成电路产业“三链”融合相适应的科技财政体制;建立集成电路产业全产业链的创新减税和抵扣政策;形成与集成电路产业匹配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资金链全覆盖;建立多层次人才体系,提升创新链整体能力;加强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突破的统筹协调机构建设,构建完善的国内市场支持体系,着力提升“三链”融合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晖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想要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必须正确地运用市场营销策略,而物流就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使企业物流与营销体系协同发展,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文章主要对“互联网+”的企业物流与营销体系系统发展的基本概况进行介绍,阐述企业物流与营销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浅谈企业物流与营销体系协同发展模型构建,并提出企业物流与营销体系协同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物流 营销体系 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