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86)
2023(20498)
2022(17446)
2021(15951)
2020(13341)
2019(30676)
2018(30287)
2017(58315)
2016(31206)
2015(35061)
2014(35046)
2013(34499)
2012(31885)
2011(28818)
2010(29253)
2009(26812)
2008(26050)
2007(22941)
2006(20335)
2005(18087)
作者
(89782)
(74941)
(74261)
(70761)
(47750)
(35791)
(33761)
(29312)
(28520)
(26668)
(25342)
(25294)
(23910)
(23618)
(23278)
(22808)
(22198)
(21691)
(21384)
(21370)
(18674)
(18343)
(18152)
(17191)
(16800)
(16675)
(16405)
(16295)
(15072)
(14565)
学科
(147522)
经济(147378)
管理(90568)
(85567)
(70419)
企业(70419)
方法(61545)
数学(53813)
数学方法(53030)
中国(38638)
(35505)
地方(33761)
业经(31394)
(30991)
(28303)
农业(24122)
(23665)
(23177)
贸易(23162)
(22314)
理论(22210)
技术(21110)
环境(20982)
(20570)
(20064)
(20061)
金融(20057)
银行(20023)
(19169)
(19051)
机构
大学(448314)
学院(447973)
(188082)
经济(184133)
管理(177191)
理学(153323)
理学院(151610)
研究(151506)
管理学(148784)
管理学院(147969)
中国(113386)
(95900)
科学(91449)
(84173)
(74818)
中心(68373)
(67825)
研究所(67783)
财经(67354)
(65757)
业大(63852)
(61158)
北京(60874)
(59554)
师范(59011)
经济学(57436)
(55584)
(53435)
农业(52492)
经济学院(51458)
基金
项目(302885)
科学(239926)
研究(221676)
基金(220378)
(191107)
国家(189567)
科学基金(164563)
社会(141693)
社会科(134527)
社会科学(134495)
(117958)
基金项目(116172)
自然(106448)
自然科(104051)
自然科学(104031)
教育(102596)
自然科学基金(102160)
(98889)
资助(91587)
编号(89809)
成果(72002)
重点(67668)
(66901)
(66575)
(62709)
课题(62343)
创新(58523)
国家社会(58476)
教育部(57795)
科研(57218)
期刊
(209724)
经济(209724)
研究(134656)
中国(87255)
管理(67158)
学报(65555)
(63308)
科学(62413)
(60902)
大学(50946)
教育(49868)
学学(48021)
技术(42284)
农业(42088)
(39106)
金融(39106)
经济研究(34561)
业经(33778)
财经(33079)
(28461)
问题(27890)
技术经济(23597)
统计(23251)
(22050)
图书(21898)
(21299)
商业(20858)
科技(20654)
理论(20272)
现代(20262)
共检索到665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聪丽  
基于2003~2013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统计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产业发展模式、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绩效的协同影响,估计城市规模约束下专业化和多样化的边际收益、与城市专业化或多样化经济相适应的最优城市规模,以及专业化经济的空间溢出范围。研究发现:(1)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产业发展模式应由专业化向多样化转变,多样化对经济效率提升的门槛规模是129万人;(2)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经济绩效呈现倒U型结构,而城市规模增大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转变和多样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3)专业化具有显著的跨区域空间外部性,空间溢出效应在100千米和400千米时较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聪丽  
基于20032013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统计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产业发展模式、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绩效的协同影响,估计城市规模约束下专业化和多样化的边际收益、与城市专业化或多样化经济相适应的最优城市规模,以及专业化经济的空间溢出范围。研究发现:(1)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产业发展模式应由专业化向多样化转变,多样化对经济效率提升的门槛规模是129万人;(2)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经济绩效呈现倒U型结构,而城市规模增大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转变和多样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3)专业化具有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斌  袁晓玲  房玲  
本文运用夜间灯光数据,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城市规模测度中融入空间结构特征,构建空间视角下的城市规模指数,进而基于EBM-DEA模型测算城市效率,通过耦合协调度和ESDA、GWR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城市规模和效率协调发展水平、演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规模指数全国平均值在2003—2013年间呈现阶梯式增长趋势,但是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等影响,东部地区保持了持续增长,2008年后中部及西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城市中心地区繁荣和外围蔓延现象更为明显;中国城市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城市发展对生产要素投入依赖,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偏低;中国城市规模与效率的协调耦合度在2003—2013年的均值为0.6067,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的中等协调,二者间整体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较强。而从区域布局来看,我国区域间城市"规模-效率"耦合协调度呈现中部塌陷的结构,地区间差距在2008年的不断增大。在影响要素分析中,各城市在不同时点受到要素影响方向和强度并不相同,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分布格局,因此需要实施差别化的政策和方案来促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曹聪丽  陈宪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理论框架,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绩效的协同作用,并采用地级市及以上数据对相关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发现: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和邻近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城市规模扩大增强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城市经济绩效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现倒U型,且城市具有动态非唯一最优规模;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跨越了门槛规模(167万人)的多样化集聚促进了本地区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同时多样化集聚存在空间溢出效并在100公里时最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海文  
面对21世纪前20年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展的时间约束,面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中长期目标追求,客观分析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目标价值、历史趋势,以求区域中心城市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展规模,努力追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劲动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聪丽  陈宪  
本文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模型,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3-2014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与结构调整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和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规模的约束。(1)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规模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模式转变增加。(2)处于"三期叠加"的中国城市经济一、二产业调整的"结构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专业化向多样化发展模式的适时转变,有助于二、三产业调整中"结构红利"的进一步释放。(3)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专业化、多样化发展模式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光  
本文以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的代表性指标,选择城镇化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解释变量,构建城市经济发展多元回归模型。并对河南郑州、开封进行实证分析,描述经济发展的运行轨迹,对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江曼琦  王振坡  王丽艳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城市系统时间序列规模分布的罗仑兹曲线、基尼系数以及年均增长率与基年城市规模的相关关系,研究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进的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变化在短时期呈现略有不同的收敛或发散态势,从长期看仍呈现近似的平行增长模式,从而证实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演进也存在平行增长的规律,作为城市系统相对完善的国家,平行增长表现为各城市基本相同的年增长率,而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的国家,城市规模分布的平行增长表现为新城市的大量出现部分抹平了大城市的相对快速增长,从而说明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规模框架内构造城市发展路径的方针是不可行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俊颖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作为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武汉城市圈,经过10年的发展,武汉城市圈位居中游,远不如东部城市群;在中部城市群中,落后于中原城市群。因此,本文从产业集群、区域协同等理论研究入手,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面临的发展制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规划总体指导、重点产业深耕、基础平台支持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针对武汉城市圈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模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旸  
基于Thomas Brinkhoff的城市人口数据库,采用了118个国家相距10年的两期数据,检验了国家首位值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人均GNI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首位值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在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经济发展与首位值之间的关系为正;而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负。同时,经验分析结果也发现了"中心区位理论"在解释城市规模分布中的作用。其中,由经济活动强度和制造业占比代表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促进人口集中,由人口密度和土地面积代表的地租和运输成本促进人口分散。研究结论对中国的启示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并不会无限膨胀,因为"发展"会自动疏散人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运财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理论探究和实证检验角度,递进式探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全国数据层面下,商贸流通业可以显著提升地区经济总量水平,其边际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则存在倒U型曲线变换关系。就区域而言,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全国层面保持较高一致性,但东部地区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和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和东部。文章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江  卫平  石大千  
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和集聚地,城市规模各异,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基于中国2003~2015年26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城市规模为门限,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基于城市规模的双重门限特征。以城市规模为门限,将样本分为三组,当城市规模低于3.865时,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为0.9017;当城市规模介于3.865~5.083之间时,影响大小为0.9137;当城市规模高于5.083时,影响效应下降到0.9041。显然,城市规模过小或过大都会降低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适度城市规模才能最大化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存在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规模最优匹配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蕊  王楠  冯鑫鑫  
基于单投入多产出的随机成本前沿模型,利用我国286个城市2004~2010年的数据测算了各个城市公共支出效率,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非线性假设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和公共支出效率的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我国286个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平均值达74.1%,但以每年2%~5%的速度逐年下降;(2)公共支出效率与城市规模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基于公共支出效率最大化的最优城市规模是639万人;(3)公共支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U型曲线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公共支出效率由降低转为上升的临界点为人均GDP 6.42万元/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江  卫平  石大千  
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和集聚地,城市规模各异,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基于中国20032015年26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城市规模为门限,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基于城市规模的双重门限特征。以城市规模为门限,将样本分为三组,当城市规模低于3.865时,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为0.9017;当城市规模介于3.8655.083之间时,影响大小为0.9137;当城市规模高于5.083时,影响效应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