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9)
- 2023(9635)
- 2022(7455)
- 2021(6379)
- 2020(5060)
- 2019(11159)
- 2018(11069)
- 2017(21185)
- 2016(11386)
- 2015(12710)
- 2014(13022)
- 2013(12834)
- 2012(12034)
- 2011(11024)
- 2010(11304)
- 2009(10300)
- 2008(10127)
- 2007(9243)
- 2006(8725)
- 2005(8293)
- 学科
- 济(60903)
- 经济(60849)
- 业(30253)
- 管理(27794)
- 地方(22211)
- 中国(22127)
- 企(21632)
- 企业(21632)
- 农(18789)
- 业经(17213)
- 方法(14951)
- 农业(13156)
- 产业(13069)
- 发(12963)
- 地方经济(12477)
- 数学(12032)
- 数学方法(11959)
- 融(10234)
- 金融(10233)
- 银(10131)
- 银行(10118)
- 发展(10083)
- 展(10060)
- 行(9915)
- 学(9885)
- 技术(9795)
- 制(9718)
- 环境(9158)
- 财(9067)
- 贸(9029)
- 机构
- 学院(168158)
- 大学(164362)
- 济(74345)
- 经济(72808)
- 研究(65096)
- 管理(60253)
- 理学(50046)
- 理学院(49433)
- 中国(49287)
- 管理学(48687)
- 管理学院(48367)
- 科学(38169)
- 京(36857)
- 所(33189)
- 财(32469)
- 研究所(29734)
- 农(29162)
- 中心(28848)
- 江(28189)
- 范(24830)
- 财经(24701)
- 师范(24592)
- 北京(24008)
- 院(23573)
- 经济学(23058)
- 业大(22950)
- 州(22694)
- 经(22236)
- 农业(22187)
- 省(20628)
- 基金
- 项目(106179)
- 科学(84112)
- 研究(81604)
- 基金(74244)
- 家(64041)
- 国家(63447)
- 科学基金(54079)
- 社会(53165)
- 社会科(50505)
- 社会科学(50496)
- 省(43796)
- 基金项目(38602)
- 教育(35491)
- 划(35459)
- 编号(33432)
- 自然(31207)
- 发(31156)
- 自然科(30443)
- 自然科学(30438)
- 自然科学基金(29888)
- 资助(28977)
- 成果(27293)
- 发展(25960)
- 展(25514)
- 课题(24568)
- 重点(24494)
- 创(22497)
- 部(22262)
- 国家社会(22208)
- 创新(21070)
共检索到276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洪银
城镇化目标是以产业升级转型改变生产方式,进而改变城乡居民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目标达成需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镇化要求集约开发利用城镇化资源,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城镇产业、土地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就业转型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村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村产业发展需要构建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农村再工业化为核心,以农村社会服务业为条件的产业体系。
关键词:
产业发展 就业转型 可持续城镇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成艾华 魏后凯
首先分析了中国过去传统城镇化模式下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特征,以及今后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然后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到土地、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就业等诸多因素,按照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对2020年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情景模拟,预估各种不同城镇化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进行敏感性和政策分析,为国家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可持续城镇化 资源 环境 就业 情景模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进 徐盈之
培育我国内需的突破口在于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由于居民"吃、穿、用"方面的绝大多数产品来源于工业生产,而"住、行、学"方面的主要产品只能通过城镇化建设来实现,因此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培育我国内需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包含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两个层面,本文采用非参数估计方法测算得出,2005-2012年我国各省份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水平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速度小于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速度,导致二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且在省际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非参数估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凤翠 宁永红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方面,城镇人口迅速增加,需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但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急需对其进行教育培训,而大量高校聚集在城市,县域高校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加,教育需求增强,农民市民化等提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此,在县域发展以职业培训为主,进行灵活多样短期非学历教育的社区学院是必要和可行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永乐 王竹林
从产业基础和制度创新分析模型可看出,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取决于产业基础和制度创新二维因素的优化组合,产业基础是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制度创新则是其保障。本文在对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发展过程进行比较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并对产业经济、功能布局、人文环境等作了阐释。
关键词:
产业基础 制度创新 小城镇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赵建华 钟卫国
低水平城镇化是广东省内需难以有效释放的重要原因之一,促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将成为拉动内需的战略选择,也是广东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一。广东省发改委将博罗县列为发展建设规划编制试点县,该县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促进广东省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实证分析发现:博罗县在城镇化发展上,存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无序、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平衡、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相对落后等主要问题和矛盾。对此,本文从以发展建设规划为统领推动多规融合、促进行政体制的相应调整、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改革完善相关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相关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相...
关键词:
广东省 城镇化 机制 博罗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汤青 李扬 陈明星 徐勇
可持续生计理论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城市务工的半城镇化农民,服务于有序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而且可广泛应用于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和农户尺度的研究,服务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及分析框架,并基于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提出了一个适应于中国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半城镇化农民生计状态评估及市民化阻滞因素与政策调控",梳理了可持续生计的国际国内研究进展以及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证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包括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联动研究,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转变的主观意愿与客观阻滞因素综合研究,半城镇化农民与农村发展作用机理及其市民化效应,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集成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禹湘 庄贵阳
2013年12月5日至6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3·经济学)暨低碳城市与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东亚和东北亚办事处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合国亚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健 邓良
中国房地产业在物质条件、城镇功能和城镇形象以及产业基础等方面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也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刚性需求。但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市场垄断行为严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房价持续走高和房地产业"一枝独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实行土地和住房的双轨制管理,实行出让金年租制,完善房地产税制度,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创新,实现中国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房地产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璟 钟卫国
一、引言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化要求我们切实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城市化问题,迄今有大量的研究和成果,但对于县域层面的城镇化和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调查研究,尚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尝试探讨广东省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和矛盾,从作为中国经济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地区之一的珠三角县域范围内,选取博罗县作为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样本。鉴于博罗在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具有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焦方义 张东超 郑茜月
产业资本循环视角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于依托我国的内需潜力,顺畅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再生产环节,使供需良性适配,实现价值增殖。当前,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着有效需求收缩,分配和消费环节受阻,供给侧冲击,生产和交换环节不畅,市场主体预期不足等问题。理论分析发现,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内生于城镇化过程,通过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社会变革,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有效释放内需,优化投资供给,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新型城镇化与生产到消费的国民经济循环密切关联,具备供求匹配的双重条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此,要以县城带动乡村振兴,顺畅分配和消费环节,构建完整内需体系;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引领产业升级,打通生产和交换环节,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稳定并增强国内与国际市场主体预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贤
本文在多种回归方法检验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验证城镇化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门槛效应。结论表明,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发展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两者关系受到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城镇化影响商贸流通业的作用存在一个交通基础设施门槛。当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较低时,城镇化并不能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只有当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较高时,城镇化才能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且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越高,城镇化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越强。
关键词:
城镇化 商贸流通业 交通基础设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少榕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政府采取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通过撤并农村薄弱学校、加快县乡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等措施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优化。促进我国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实际调整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思路,建立多元的农村教育投入和分类管理机制,以内涵式发展的特色学校提高乡村学校吸引力,并建立良性的教师引入和互动机制以利于城乡教师交流等。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基础教育 优化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学思
从理论层面阐释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演化关系、动力机制和作用机理,探讨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及演化驱动关系。通过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的作用机理的理论框架,对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维度、实现路径、动态演化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发展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城市群理论、区域规划理论的创新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程哲 欧阳如琳 杨振山 蔡建明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化起着基础性支撑保障作用。通过宽窄两种口径,采用统计分析、变差系数和Moran指数等方法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时空格局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基础设施投资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基础设施已成为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2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中,电力、交通、水利等经济性基础设施是投资的主要领域,但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比重逐渐增加,体现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特点;3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起主导作用,地方政府财政投入、银行贷款和土地出让金等是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4基础设施投资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衡和多中心格局,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川渝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一直高于其他省区,这种差异与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差距趋于缩小;5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投资存在分异,但分异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投融资 时空格局 城镇化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