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80)
2023(20265)
2022(17277)
2021(16064)
2020(13311)
2019(30380)
2018(30155)
2017(57101)
2016(31283)
2015(35102)
2014(34988)
2013(34358)
2012(31781)
2011(28834)
2010(28991)
2009(26244)
2008(25353)
2007(22457)
2006(19820)
2005(17209)
作者
(92240)
(77194)
(76336)
(72382)
(48501)
(37149)
(34564)
(30389)
(29256)
(27385)
(26053)
(25950)
(24427)
(24277)
(23573)
(23518)
(23219)
(22747)
(22056)
(21892)
(19368)
(19057)
(18836)
(17791)
(17353)
(17136)
(17095)
(16938)
(15652)
(15326)
学科
(129396)
经济(129261)
(87528)
管理(82074)
(63687)
企业(63687)
方法(53463)
(53037)
数学(46543)
数学方法(45940)
中国(36446)
农业(35234)
业经(32182)
地方(31876)
(28499)
(27164)
(23106)
贸易(23091)
(22827)
(22372)
技术(21075)
理论(20428)
环境(19907)
(19117)
(19087)
银行(19011)
(18521)
(18288)
金融(18283)
(18246)
机构
学院(441838)
大学(438076)
(175121)
经济(171389)
管理(170331)
研究(152399)
理学(147781)
理学院(146076)
管理学(143294)
管理学院(142518)
中国(112787)
科学(97187)
(93515)
(92226)
(77370)
(75704)
业大(74575)
农业(71465)
研究所(70810)
中心(70379)
(65849)
财经(60766)
(59786)
师范(59093)
北京(58555)
(55533)
(54876)
(53339)
经济学(51536)
技术(48609)
基金
项目(307562)
科学(240023)
研究(221974)
基金(220207)
(194416)
国家(192716)
科学基金(163864)
社会(138843)
社会科(131247)
社会科学(131212)
(122537)
基金项目(117214)
自然(107262)
自然科(104741)
自然科学(104711)
自然科学基金(102794)
(102784)
教育(102152)
编号(91113)
资助(89711)
成果(72747)
重点(69449)
(69177)
(66712)
(64001)
课题(63235)
创新(59716)
科研(58773)
国家社会(56893)
计划(56557)
期刊
(195133)
经济(195133)
研究(125462)
(90361)
中国(90079)
学报(77119)
科学(69093)
农业(61454)
管理(60026)
大学(58429)
学学(55422)
(54919)
教育(52935)
(39363)
金融(39363)
技术(39287)
业经(37661)
(30030)
经济研究(29231)
财经(28512)
问题(26704)
(24534)
(23556)
科技(22821)
业大(21680)
图书(21450)
技术经济(20672)
资源(20463)
商业(19585)
世界(19239)
共检索到650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锦秀  高云龙  
根据2012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培训调查情况,文章结合动机理论和诱因理论建立理论分析框架,以解释产业发展对农民培训供需契合度的影响作用,得出产业发展对提高农民培训供需契合度具有促进作用;利用调研数据采用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理论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通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培训供需契合度,是地方政府增强农民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出若干影响因素变量指标,先对广西壮族聚集地区农村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1份,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维度结构提出假设;再采用"配额"加"随机"的抽样方法,对广西、云南、贵州、四川4省的壮族、彝族、苗族、藏族、瑶族、布依族、侗族、哈尼族和傣族等9个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发放独立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2份;对原假设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由6个维度构成,分别是教育与医疗、经济、民族文化、自然地理、人口、法律法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江  徐蕾  朱西湖  石俊娜  
农民创业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创业者素质缺乏成为制约农民创业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本文通过对甘南、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该类地区创业农民素质特点、培训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因地制宜从培训师、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等四方面构建农民创业培训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唐斌尧  
2004年8月至2005年2月,笔者对鲁西南某市的农村地区发展状况开展了个案调查,主要围绕农民收入、基层社区治理和公共品供给等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难题。本文在整理实地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光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聚居于边远的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凸现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使之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剑虹  乐传永  陈传锋  
通过对浙江、福建、河南、甘肃、黑龙江等五省农村地区7673位农民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农民认为参加教育培训对提升农民素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愿望性不高、期盼性不强;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农民参加了教育培训;农业大省(河南、黑龙江)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比例高于其它省份(浙江、福建、甘肃);农业省份(河南、黑龙江和甘肃)开展最多的农民教育培训主要是"科学种田",而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福建)开展最多的是"综合素质教育",彰显地方特色。"不知道有农民教育培训"和"不知道怎么参加教育培训"是广大农民没有参加教育培训的最主要原因,甘肃省表现更为明显;"培训时间短"、对"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建华  胡汉傈  许小宁  王燕华  王军明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军林  
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条件最恶劣,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贫困问题发生最广泛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域位置的封闭性加上恶劣的生态条件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具有强烈的区域个性,同时也决定了反贫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没有可以照抄照搬的现成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独特性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形成符合当地实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要调整扶贫策略;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表现为农村经济落后、农业不发达、农民增收缓慢,"三农"问题突出;农村人力资源比例高、数量多、素质偏低;少数民族种类多且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边疆线长和自然资源丰富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价值表现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三农"战略的实施基础;是实现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利于促进民族和谐;事关边疆和国家稳定;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矗群  李福仙  张开宁  
在少数民族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除了需求巨大、总量严重不足的供需矛盾外,还存在严重的"供需错位"的突出问题,并逐步上升成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政府的投入绝大部分在县、乡(镇)级,对村组(社区)投入少之又少,使巨大的居家养老需求得不到相对应和相适应的供给回应。另外,"重机构、轻居家",养老机构建设迅速但利用率低,公共资源闲置现象严重。破解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供需错位"的难题,需要突破局部思维整体建设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借鉴卫生系统的三级服务网络经验建设农村养老三级服务网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亮  张润清  张岩峰  赵邦宏  
本文利用河北省农民培训问卷调查的415个样本数据,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进行了供需均衡分析,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衡。通过调查和供需分析得出结论: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较高,而且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总量不足且各区域间不均衡;目前农民对培训的需求旺盛且以短期、实用和技能培训为主;农民培训的收费机制亟需改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杨锦秀  
由于自然灾害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和反贫困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67个少数民族村的调研数据,进行了自然灾害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影响的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自然灾害加大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弱质性;灾害所造成的大量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使低收入农户极易陷入贫困;救灾减灾机制的不完善,农户抵御灾害的能力弱,又使大量脱贫人口返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娅婕  胡静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胡中峰  
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离差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看来,除民族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水平等于全国平均水平外,教育、经济、法律法规、自然地理、人口等指标评价结果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据此提出相关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玉姝  焦源  高强  
文章依据科技成果的不同属性,将农业技术划分成公共物品类农业技术、半公共物品类农业技术和私人物品类农业技术,在明确各类型技术属性的前提下阐述他们的供求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契合度模型,利用调查数据对现阶段异质类农户技术需求和供给现状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模农户和种植大户有关技术的供需契合程度偏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的供需契合情况稍好,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农技推广机制运行过程中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