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6)
2023(3893)
2022(3292)
2021(2956)
2020(2511)
2019(5597)
2018(5263)
2017(10041)
2016(4843)
2015(5101)
2014(5071)
2013(5103)
2012(4659)
2011(4166)
2010(4097)
2009(3612)
2008(3713)
2007(3291)
2006(2843)
2005(2466)
作者
(13105)
(11027)
(10646)
(10416)
(6779)
(5051)
(4990)
(4220)
(4123)
(3926)
(3623)
(3604)
(3521)
(3398)
(3265)
(3236)
(3236)
(3138)
(3067)
(3062)
(2683)
(2681)
(2663)
(2441)
(2421)
(2419)
(2377)
(2326)
(2214)
(2117)
学科
(25578)
经济(25554)
(16971)
管理(13191)
(10958)
企业(10958)
(10167)
产业(8866)
地方(8830)
农业(7908)
方法(7644)
业经(7621)
数学(6442)
数学方法(6392)
中国(6080)
地方经济(5614)
技术(5063)
结构(4943)
收入(4887)
(4658)
贸易(4657)
(4443)
分配(4109)
(3968)
产业结构(3670)
(3655)
环境(3467)
(3328)
信息(3158)
(3013)
机构
学院(68899)
大学(67049)
(32647)
经济(32146)
管理(28955)
理学(25118)
理学院(24907)
管理学(24671)
管理学院(24536)
研究(22837)
中国(16790)
(13511)
(13204)
科学(12082)
中心(10865)
财经(10601)
(10483)
(10222)
经济学(10142)
(9538)
(9408)
研究所(9298)
经济学院(9254)
业大(8924)
(8654)
师范(8576)
(8384)
(8382)
北京(8319)
经济管理(8086)
基金
项目(48763)
科学(39584)
研究(38425)
基金(35294)
(29793)
国家(29563)
社会(26264)
科学基金(26191)
社会科(25058)
社会科学(25057)
(20281)
基金项目(18700)
教育(16059)
(15958)
编号(15135)
自然(14746)
自然科(14379)
自然科学(14378)
自然科学基金(14152)
资助(13165)
(12763)
成果(11640)
国家社会(11307)
(11149)
发展(10913)
重点(10902)
(10749)
课题(10642)
创新(10429)
(10378)
期刊
(36597)
经济(36597)
研究(19747)
中国(14840)
管理(11320)
(9823)
(9505)
科学(8304)
业经(7479)
学报(7273)
技术(7138)
农业(6638)
大学(6165)
教育(6079)
经济研究(5977)
学学(5874)
(5209)
金融(5209)
问题(5185)
财经(4960)
(4489)
科技(4091)
商业(4008)
技术经济(3994)
(3603)
(3484)
经济问题(3435)
(3415)
现代(3399)
会计(3385)
共检索到102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法敏  
在信息技术赋能下,电商平台能够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即普遍连接、互动参与和服务创新;在不发达地区,这种模式表现为促进平台广泛连接农户、推动贫困群体及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服务创新型生态系统。以平台为核心的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在吸引众多主体参与的前提下,以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协调和带动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扶贫。结合京东"跑步鸡"案例,提出电商扶贫的基本模式:在扶贫生态系统中,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发展可持续的特色化产业,并以此构建扶贫服务支点;农户在平台协同下,通过参与产业链获取市场机会以及直接参与生态系统的价值分配,进而获得知识与技能,积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海燕  
现在我国在社会救助这一层面上,政府所能给予的职能表现出来是"提供"。这应划分为旧式的被动救济形式,实际上是对国民经济进行二次分配。当代社会的大潮下,社会救助要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质的飞跃,而政府能做的,是在"供给"后再度"调整",例如:调节单人、制度和社会的经济情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军  张娟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实施的一项促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实现人民群体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职教集团与精准扶贫之间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职教集团通过推进精准扶贫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服务社会的功能,而精准扶贫的推进也需要职教集团多方主体的合力。职教集团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有政策、资源、人才、服务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可以解决传统职教主体扶贫"单打独斗"的局面。因此,职教集团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通过政策引导来构建协同扶贫机制,通过关注精神扶贫来丰富文化、教育扶贫形式,通过整合集团资源来实现产教扶贫协同,进而能够不断提升精准扶贫的成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一璞  
精准扶贫政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治理贫困事业的重大战略转型,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在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之下,我国推行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作的扶贫运行机制,构建了政府、企业、社会、农户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遵循有利于扶贫对象发展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加强对精准扶贫过程中多元主体协同运行机制研究,有利于准确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要义,把握政策实施走向,探索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冼海钧  
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然而在扶贫实践中,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各自为政、资金分散、缺乏协同效应,以致扶贫政策组合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以广西为案例的研究表明,针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和特点,发挥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支持精准扶贫,要按照财政打基础、金融补缺口、产业促增收的协同框架,因地施策、分类施策、精准到户。具体而言,财政类扶贫资金要按用途精确配置,扶贫产业要精准扶持贫困户就业和持续增收,普惠金融要精准对接贫困户和扶贫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冼海钧  
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然而在扶贫实践中,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各自为政、资金分散、缺乏协同效应,以致扶贫政策组合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以广西为案例的研究表明,针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和特点,发挥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支持精准扶贫,要按照财政打基础、金融补缺口、产业促增收的协同框架,因地施策、分类施策、精准到户。具体而言,财政类扶贫资金要按用途精确配置,扶贫产业要精准扶持贫困户就业和持续增收,普惠金融要精准对接贫困户和扶贫龙头企业资金需求;要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户的税收支持和贷款贴息力度,建立和完善保险机制、信用担保机制,从而撬动信贷投入,增强精准扶贫政策合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菊  
精细化社会治理是对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的反思和改进,是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关键在于引入共享发展理念,吸纳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治理,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权责,达到协同共治的目标。精准扶贫本质上是一种精细化社会治理的实践,也应融入分权、合作和参与等治理理念,立足乡村体系,通过要素引进,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企业和扶贫对象等主体协同治贫。首先,应分析各扶贫治理主体的行为逻辑,从而探讨其参与精准扶贫的动力;其次,应明确各主体职责,以发挥各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和资源;最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彬  
加速推进农村精准扶贫,事关国家"四个全面"战略落实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却面临着农民缺位、政府越位和社会组织参与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协同推进精准扶贫。究其根源,在于农村扶贫中没有树立协同治理理念。一方面,农村人才过度外流,脱贫主体不足;另一方面,在扶贫中,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缺乏协商合作,导致现行脱贫机制难以满足农村精准扶贫要求。因此,应该通过培育农村脱贫主体,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吸引社会组织参与扶贫,重塑农村脱贫治理机制,来优化农村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汪三贵  
脱贫攻坚是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且到2020年就得完成。贫困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仅中国有,全球都有。但是像中国这样把贫困问题当作头等重大的问题来解决,在几十年来取得大规模减贫成就的,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艳琳  袁安  
科学选择的扶贫产业可以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对贫困农民更友好的公平分配可以实现产业精准脱贫。以现有的产业扶贫理论和产业选择理论为基础,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科学的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构建和多主体参与运作为核心,分析并解释了基于不同贫困层级的产业精准选择机制和内生的利益分享机制,认为持续的产业脱贫是外源性的产业扶贫与内生性的利益分享机制的统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玉梅  
为实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精准扶贫是重要举措,国家政策引导扶贫干部思想与工作积极帮助领导农民群众摆脱贫困,精准扶贫攻坚战持续进行到2017年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在扶贫过程中面临着"扶智"与"扶志"等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优化资金管理,加强党员干部能力等措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范文涛  丁志辉  崔雨  
国网黑龙江电力公司通过项目制全过程运营实施,精准施策,精准推进,持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国网黑龙江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始终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立足电网实际,借鉴项目化运营理念,实施社会责任项目制管理,将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工具运用到精准扶贫中,通过项目制全过程运营实施,精准施策,精准推进,持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智宝  
商业银行精准扶贫的"道"与"术"重点是在遵循商业金融基本规律之"道"下,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支持扶贫开发的特定优势之"术"金融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中央要求引导多种资金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推行定向精准滴灌的普惠式金融扶贫。商业银行精准扶贫的"道"与"术"重点是围绕扶贫开发特定客户群体,在遵循商业金融基本规律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