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41)
2023(15573)
2022(13189)
2021(11998)
2020(10307)
2019(23433)
2018(23137)
2017(44802)
2016(23742)
2015(26766)
2014(26135)
2013(25849)
2012(23794)
2011(21245)
2010(21005)
2009(19471)
2008(19135)
2007(17051)
2006(14201)
2005(12267)
作者
(65576)
(55161)
(55056)
(52243)
(34915)
(26511)
(25036)
(21514)
(20725)
(19479)
(18633)
(18450)
(17239)
(17216)
(17053)
(16795)
(16790)
(16372)
(15741)
(15703)
(13451)
(13438)
(13310)
(12553)
(12393)
(12315)
(12143)
(12080)
(10980)
(10916)
学科
(103691)
经济(103597)
管理(73493)
(72607)
(61077)
企业(61077)
方法(50930)
数学(45169)
数学方法(44651)
(26626)
(26168)
中国(25315)
业经(23041)
地方(21664)
技术(21076)
(18615)
贸易(18605)
(18289)
(18027)
农业(17798)
(17376)
(16806)
财务(16761)
财务管理(16719)
企业财务(15887)
环境(15669)
理论(15412)
(15029)
金融(15026)
(14960)
机构
学院(334977)
大学(333355)
(142179)
经济(139519)
管理(137144)
理学(119962)
理学院(118815)
管理学(116904)
管理学院(116279)
研究(103982)
中国(78427)
(67346)
(63819)
科学(62214)
财经(51656)
(51022)
中心(50161)
(49722)
(48919)
业大(48625)
(47000)
研究所(45216)
经济学(44165)
北京(41378)
(41105)
师范(40680)
经济学院(40225)
农业(40169)
(38812)
财经大学(38542)
基金
项目(232164)
科学(185877)
基金(170959)
研究(169398)
(147624)
国家(146447)
科学基金(128639)
社会(110480)
社会科(105110)
社会科学(105084)
(92454)
基金项目(90836)
自然(83002)
自然科(81211)
自然科学(81191)
自然科学基金(79773)
教育(78693)
(76667)
资助(69194)
编号(67242)
(52971)
成果(52725)
重点(51892)
(51674)
(50517)
创新(48854)
国家社会(46222)
课题(46027)
教育部(45133)
科研(44812)
期刊
(145916)
经济(145916)
研究(90968)
中国(61271)
管理(50500)
(50173)
学报(47779)
科学(45698)
(44940)
大学(37167)
学学(35232)
教育(32388)
技术(31353)
农业(30736)
(28400)
金融(28400)
业经(25423)
财经(25239)
经济研究(24279)
(21701)
问题(19493)
技术经济(18220)
统计(17949)
(17555)
(17345)
科技(16874)
商业(16466)
(15399)
理论(15163)
(15022)
共检索到474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绪华  陈默  
产业协同集聚有助于异质创新要素在特定空间范围内流通与共享,促进区域绿色创新。论文在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创新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的Cobb-Douglas函数模型,运用系统GMM法与门槛回归法对我国2008—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单一产业集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对地区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好;在人力资本门槛作用下,绿色产品创新与绿色工艺创新的人力资本门槛具有明显差异,而跨越一定人力资本门槛界限后,产业协同集聚的绿色创新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文章引申的启示是:要多元化发展地方产业集聚模式,通过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政策及地方人才政策的融合与完善,从而最终实现创新资源瓶颈与生态环境约束路径的"双解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丙泉  刘增果  王月  孟令奇  聂博洋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文章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绿色创新研发与绿色创新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在对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各阶段及整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创新效率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区域间绿色创新效率差异显著,整体呈东高西低的态势,多数省份重研发、轻转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有助于绿色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与整体效率的提升,但对绿色创新研发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的协同集聚不利于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研发,但对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成果转化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王慧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强;数字经济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激发城市绿色创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绿色创新布局;深化产业协同集聚,畅通城市绿色创新渠道的建议,以期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军  曹雅茹  吴昊天  
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以衡量区域绿色创新水平,基于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和绿色创新效率两个指标,将30个省份聚类划分为四种发展模式;在控制了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以及环境规制等变量后,回归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绿色创新的提升;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产业协同集聚对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需进一步发挥要素投入在产业协同集聚中的作用,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区域绿色创新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王慧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强;数字经济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激发城市绿色创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绿色创新布局;深化产业协同集聚,畅通城市绿色创新渠道的建议,以期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常哲仁   郑梦  
本文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时空双重固定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地考察了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和绿色创新效率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产业协同集聚不仅显著地提升了本地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还对邻近地区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但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地理衰减特征,在312.2千米以内为空间溢出区域,687.2千米为空间溢出的地理阈值。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影响存在时间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前,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无影响;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后,产业协同集聚不仅提升了本地区绿色创新效率,而且也产生了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地区存在虹吸效应,中部地区存在涓滴效应,西部地区既不存在虹吸效应也不存在涓滴效应;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均能辐射邻近地区,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并不能直接影响本地区绿色创新效率,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可以显著提升本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本文为进一步优化中国产业区域布局、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冯曦明  张仁杰  杨膨宇  
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厘清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发展影响理论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其影响效果、作用机制、空间溢出效应及衰减边界。研究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曲线关系,技术进步、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市场化是重要的作用机制;产业协同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其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技术进步与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市场化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但效果更明显;直接效应变动较平缓,溢出效应与总效应的波动更明显且呈现出波动中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地区间地理距离的增大,溢出效应衰减边界明显“,虹吸效应”与“涓滴效应”依次出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倪进峰  李华  
利用我国200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产业集聚—人力资本—区域创新能力的链式关系,探讨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会与当地人力资本形成有效互动,并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并没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也不能通过与人力资本的互动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协同集聚创新效应的发挥更加依赖当地人力资本状况,在人力资本的对数值超过0.0886后,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影响为正,如果低于0.0886,协同集聚会抑制区域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晓玲  李金叶  
绿色创新兼具绿色和创新双重属性,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2004—2020年我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模型测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并从空间视角探讨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产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非线性特征,现阶段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对地理邻近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具有不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2)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不论在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当前产业协同集聚均显著促进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提升;(3)产业协同集聚通过人力资本流动和协同创新间接驱动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提升;(4)制度环境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强化产业协同集聚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还能有效抑制产业协同集聚负外部性的发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华一  
选取2008—2021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能够促进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空间效应分析发现,我国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介效应显示,资源配置效率是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重要传导机制。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显著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由此,提出加大绿色创新研发力度、构建差异化产业协同体系、专业化重塑资源配置格局的建议,以期为推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助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华一  
选取2008—2021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能够促进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空间效应分析发现,我国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介效应显示,资源配置效率是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重要传导机制。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显著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由此,提出加大绿色创新研发力度、构建差异化产业协同体系、专业化重塑资源配置格局的建议,以期为推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助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蔚然   夏勇  
文章基于2009—2021年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分析地区产学研协同对其工业绿色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以及该作用的门槛效应。主要结论有:(1)基准回归表明,地区的产学研协同可以显著促进其工业绿色发展。(2)门槛回归表明,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金融发展水平和企业产权结构对产学研协同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均存在单门槛效应,在跨过相应的三个门槛值后,产学研协同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都会得到显著增强。根据研究结论,应当重视产学研协同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利用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强化这种促进作用,发挥国有企业示范作用并扶持非国有企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锋  李紧想  张芳  吴艳杰  
本文测度2004~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发展(GGDP)水平,研究金融集聚对GGD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GGDP均值的绝对量与相对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省份间的差异分别具有扩大与缩小的趋势;GGDP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金融集聚对本省GGDP具有正向影响,并对临近省份GGD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最终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锋  李紧想  张芳  吴艳杰  
本文测度2004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发展(GGDP)水平,研究金融集聚对GGD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GGDP均值的绝对量与相对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省份间的差异分别具有扩大与缩小的趋势;GGDP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金融集聚对本省GGDP具有正向影响,并对临近省份GGD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最终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马晓钰   葛纯宝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人口或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忽视了对两者相互协同作用的影响。选取2004—2021年我国233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测算并评价中国绿色经济效率时空分布演化,据此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考察人口—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呈现“先降后升、波动变化”趋势,并从“点状星”“低位连片”向“分散化”和“大面积集聚”格局转变,其中东部地区城市集聚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BMA法能克服单一模型的不确定性和样本损失产生的估计偏差。人口—产业协同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该效应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理距离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专业化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强于多样化协同集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