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9)
- 2023(9928)
- 2022(8524)
- 2021(7805)
- 2020(6382)
- 2019(14081)
- 2018(13583)
- 2017(25821)
- 2016(14257)
- 2015(15678)
- 2014(15276)
- 2013(14553)
- 2012(13324)
- 2011(12173)
- 2010(12375)
- 2009(11269)
- 2008(10793)
- 2007(9801)
- 2006(8800)
- 2005(7874)
- 学科
- 济(54860)
- 经济(54815)
- 管理(36729)
- 业(35556)
- 企(26773)
- 企业(26773)
- 农(19243)
- 地方(17576)
- 方法(16955)
- 中国(16494)
- 数学(14525)
- 数学方法(14272)
- 业经(14019)
- 农业(12783)
- 财(11960)
- 贸(11324)
- 贸易(11320)
- 易(10973)
- 产业(10952)
- 地方经济(10642)
- 制(10276)
- 理论(10094)
- 策(9583)
- 学(9439)
- 技术(9311)
- 环境(8912)
- 教育(8656)
- 银(8402)
- 银行(8388)
- 融(8150)
- 机构
- 学院(192526)
- 大学(184083)
- 济(78116)
- 经济(76256)
- 管理(70670)
- 研究(67155)
- 理学(60090)
- 理学院(59396)
- 管理学(58356)
- 管理学院(57994)
- 中国(49160)
- 科学(40161)
- 京(38526)
- 财(35024)
- 所(33687)
- 江(31166)
- 中心(30842)
- 农(30523)
- 研究所(30432)
- 范(28181)
- 师范(27949)
- 财经(26957)
- 业大(25921)
- 州(25084)
- 院(24890)
- 经(24251)
- 北京(24137)
- 技术(23940)
- 农业(23765)
- 经济学(23220)
- 基金
- 项目(127545)
- 科学(100608)
- 研究(100540)
- 基金(87636)
- 家(75158)
- 国家(74468)
- 科学基金(63720)
- 社会(61965)
- 社会科(58744)
- 社会科学(58740)
- 省(53936)
- 教育(47299)
- 基金项目(45317)
- 划(44225)
- 编号(43646)
- 自然(38185)
- 自然科(37262)
- 自然科学(37253)
- 自然科学基金(36550)
- 成果(35521)
- 资助(35246)
- 课题(31792)
- 发(31233)
- 重点(29637)
- 创(27794)
- 部(27138)
- 年(27032)
- 发展(25928)
- 创新(25829)
- 项目编号(25684)
共检索到294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小娟
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优化,培养体系日益健全,但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政府、企业、学校未形成多元协同配合机制,表现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履行不力、企业内部培养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不高。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一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二要健全企业内部培养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三要提升人才培养培训质量,增强职业院校基础培养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志米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其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呈现出数量短缺、结构失衡、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高技能人才耦合发展的规律,从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产教共融、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师资质量、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和优化社会发展环境等角度出发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升级 高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近年来,湖南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优化,但仍存在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尚未形成、双师型教师不足、实践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尚未对接等问题。基于现存问题,高职院校应进一步突破办学瓶颈,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高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冬萍
高技能人才是社会的财富,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供需失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历史赋予了高职教育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之重任,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使高职教育更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技能人才培养 问题与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洁
文章针对广东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破解之道,即构建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双主体"的高技能创意人才培养新模式,确保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创意产业 人才培养 广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海燕 姜乐军 朱震震
技能人才培养是技能型社会构建的基础,而高技能人才培养则是其中的关键。文章以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为案例,通过分析江苏高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不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不够、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不友善等现实问题,在综合考虑影响江苏高技能人才培养内外部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强化政府职能,持续优化高技能人才供给;聚焦体系建设,不断调试高技能人才培养布局;着力制度改革,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统筹政行企校,大力夯实高技能人才成长基础等多方面的政策举措进行突围和突破,为我国其他省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絮 张春明 邵长兰
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历层次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建成,职业专科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升入职业本科继续学习。保障“专本衔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首先需要确立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跨层次人才培养的内涵,运用类型观的理论视角,明确“专本衔接”人才培养的实体、对象和特征要素。已有的跨层次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着培养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学科化、培养方式固化等问题。为进一步实现“专本衔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从加强类型化的制度改革、明确类型化人才培养定位和改进类型化培养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专本衔接”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栋 王海军
"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的渗透和改造,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职业教育要积极响应"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对接新经济形态下的人才技能要求,借助互联网思维,树立开放、多元、共享的新型教育观念,通过交互式教学、慕课、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手段优化教育供给,逐步构建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职业教育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国强 朱炜 陆卫国
当前,我国虽然大力提倡培养高技能人才,但高技能人才的总量和比例仍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高技能人才培养在供需匹配、校企合作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问题突出。构建区域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平台,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紧密对接区域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对接产业设置专业,对接岗位制定标准,对接任务建构课程,对接评价实施教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指数推进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优化,使人才培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为产业发展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2015年和2020年,技能劳动者需求将分别比目前增加近1900万人和329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分别增加约540万人和990万人。我国高技能人才发展现状如何?如何打造一支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同时又具备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职业培训处处长冯政就这些问题结合《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温州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分析温州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温州.乃至整个国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问题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俊和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行业、企业、建设一线的需求来看,在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制机制创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探索与完善,以进一步适应市场对人才调节与需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
企业一线 高技能人才 培养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殷文杰
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岗位能力要求,技术技能创新面临系统协调性、任务高端性、技术集成性、实践过程复杂性等因素的挑战。为满足智能化生产条件下技术技能创新对广大劳动者研究开发、技术组合、灵活应对复杂问题情境等创新能力的需要,高职教育需改变精英化创新教育理念以及知识地位弱化、知识组织学科化、实践教学程式化等倾向,进一步拓宽技术技能创新的群众基础,强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遵循知识的行动逻辑,整体设计实践教学,从而推动大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涌现。
关键词:
智能化变革 技术技能创新 创新型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叶容
高技能人才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逻辑适切性,对产业升级、建设技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然其在实践探索中仍存在高技能人才供需链条尚未形成动态反馈、课程体系对实践知识缺乏系统关照、师资团队胜任力不足、校企合作尚未深度协同等诸多问题。因此,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应尽快优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路径,以产业为向导,建立科学动态的人才供给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对接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实践取向;吸纳社会资源,提升师资团队的胜任力;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具有内生性的培养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