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4)
- 2023(15454)
- 2022(13027)
- 2021(11971)
- 2020(9767)
- 2019(22049)
- 2018(21643)
- 2017(41492)
- 2016(21841)
- 2015(24142)
- 2014(23435)
- 2013(23009)
- 2012(20822)
- 2011(18679)
- 2010(18475)
- 2009(16926)
- 2008(15763)
- 2007(13663)
- 2006(11899)
- 2005(10177)
- 学科
- 济(97287)
- 经济(97199)
- 业(58963)
- 管理(56181)
- 企(43336)
- 企业(43336)
- 农(36212)
- 方法(35936)
- 数学(31577)
- 数学方法(31167)
- 中国(28462)
- 地方(27273)
- 业经(24481)
- 农业(23989)
- 财(20044)
- 学(16826)
- 制(16796)
- 发(16424)
- 贸(16300)
- 贸易(16289)
- 易(15712)
- 环境(14926)
- 技术(14591)
- 产业(14355)
- 银(14272)
- 银行(14260)
- 融(14233)
- 金融(14231)
- 地方经济(14012)
- 行(13793)
- 机构
- 学院(295451)
- 大学(287928)
- 济(124351)
- 经济(121837)
- 管理(115941)
- 理学(99827)
- 理学院(98765)
- 研究(98295)
- 管理学(97072)
- 管理学院(96513)
- 中国(75024)
- 京(59752)
- 科学(57917)
- 财(54345)
- 农(49462)
- 中心(47250)
- 所(46772)
- 江(45053)
- 财经(43124)
- 业大(42608)
- 研究所(42259)
- 范(40283)
- 师范(39912)
- 经(39200)
- 州(38048)
- 经济学(37999)
- 农业(37309)
- 北京(36681)
- 院(36337)
- 经济学院(34263)
- 基金
- 项目(204011)
- 科学(162998)
- 研究(153907)
- 基金(147656)
- 家(126924)
- 国家(125814)
- 科学基金(109966)
- 社会(100571)
- 社会科(95326)
- 社会科学(95310)
- 省(82465)
- 基金项目(78258)
- 教育(69869)
- 自然(68201)
- 划(67510)
- 自然科(66625)
- 自然科学(66610)
- 自然科学基金(65360)
- 编号(63430)
- 资助(58512)
- 发(49873)
- 成果(49285)
- 重点(45805)
- 部(44373)
- 创(43604)
- 课题(43518)
- 国家社会(41837)
- 创新(40714)
- 发展(40397)
- 展(39736)
- 期刊
- 济(143536)
- 经济(143536)
- 研究(84309)
- 中国(62399)
- 农(50163)
- 管理(42378)
- 科学(40432)
- 财(40273)
- 学报(39050)
- 农业(33814)
- 教育(31699)
- 大学(31295)
- 学学(29689)
- 融(28860)
- 金融(28860)
- 业经(28735)
- 技术(27392)
- 经济研究(22165)
- 财经(20090)
- 问题(19125)
- 经(17424)
- 业(15691)
- 商业(14496)
- 技术经济(14000)
- 资源(13983)
- 科技(13777)
- 版(13673)
- 现代(13349)
- 贸(13080)
- 统计(13022)
共检索到440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瑶 周沂 黄志基 贺灿飞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升级背景下的村镇土地再开发空间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区位条件好,政府规划重点推动,具备产业突破潜力的村镇,土地再开发更易实施,且多采取跨越式产业升级推动土地再开发,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布局改变也较大,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反之,区位条件差,政府规划推动力度小,产业路径依赖的村镇,土地再开发实施难度较大,多采取递进式产业升级推动土地再开发,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布局改变也较小,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幅度小。建议我国村镇地区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产业升级手段推进土地再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想 曾绍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传统村镇的产业发展模式割裂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绿水青山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以打造和完善产业生态链既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文章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以农业生态链、工业生态链、服务业生态链为依据,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为构建原则,提出村镇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发展以农产品种植、养殖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大循环生态链条,并对其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析村镇产业生态链构建,为促进现代产业生态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魏宗财 王开泳 陈婷婷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发布,标志着新型城镇化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如何在地方尺度上予以落实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探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开发区作为特殊的政策空间,政策优势日渐消失,综合竞争力和活力下降。基于开发区既有的研究成果,以园区管理模式、产业创新及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园区城镇化发展等为分析框架,本文以广州市民营科技园为典型案例,利用问卷调研、深入访谈等方法,通过对园区管委会、企业管理层、周边村民等利益群体的需求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当前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诉求。认为扩园后的民营科技园不仅需要落实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求,逐步由单一的工业区转变成为宜居宜业的综合型园区,从低度城镇化走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升级等等,还需实现开发区的转型升级,从"制造"到"创造",真正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对当前处于转型期的国内开发区发展具有导向与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开发区 转型 广州民营科技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姣华
村镇银行是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弥补我国农村金融空白、缓解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等问题。但从孝感市几家村镇银行的调研中发现,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点单一、定位偏离、竞争力差、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村镇银行的内部完善和监管部门的外部支持,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村镇银行 主发起行 政策支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安辉 马文浩 李小军
近年以汇丰为首的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策略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何一向致力于发展金融高端市场的外资银行——汇丰银行选择了涉足中国农村,为何选择了湖北随州曾都作为切入点,为何以全资子公司的形式开设了村镇银行,本文将从汇丰村镇银行的案例出发,探索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汇丰村镇银行的"迂回策略",并尝试性地指出外资银行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路上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
“迂回策略” 农村金融改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奔腾 董卫
首先从发展模式、空间结构和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村镇空间同质化现象,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造成同质化的原因。结合赤岸实践,提出面向发展的村镇空间保护理念,并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建筑设计三个层面制定实施策略。
关键词:
同质化 特色空间 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郁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银行面对着巨大的农村金融需求缺口,既要熟悉和适应所在地区的经济市场环境,克服自身在经营中的劣势,又要与传统大中型金融机构展开盈利性业务的竞争,实现财务可持续目标和服务"三农"信贷目标的双重兼顾。基于此,村镇银行唯有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多方合作,降低风险水平,方能在转型的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中实现规模适度扩张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可持续发展 “三农”信贷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雨涛 吴永强
羌族原生态村镇蕴含的羌族乡村文化和乡村景观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羌族原生态村镇的可持续化发展是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它涉及跨学科研究,其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以经济可持续为基础,环境可持续为条件,社会可持续为根本目的。随着汶川大地震后羌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羌族原生态村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空间环境退化、教育及人文资源流失、乡村凋敝、迁徙居民就业困难等挑战。新城镇化方针给羌族地区原生态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以茂县曲谷乡为例,提出原生态羌族村镇的传承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维护其发展的空间环境、建设宜居现代化羌族村镇,发展生态农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及坚持教育优先等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忠 焦爱英
村镇空间结构是一定时期内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首先阐述了空间结构理论的内容和空间结构优化的内涵;其次,在城镇化背景下,以村镇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各类空间主体行为为线索,对城镇化以及三大空间需求主体行为对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予以了研究;最后,提出了优化村镇空间结构的策略。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演变 城镇化 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詹懿
在"再工业化"背景下,西部传统产业由于存在总量不大、技术水平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品牌优势不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三重压力"和"双重威胁"。应当通过构建西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引领、培育大企业集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等途径促进西部传统产业的升级。
关键词:
再工业化 西部地区 传统产业 产业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志基 贺灿飞 刘颖 李志斌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城市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资源环境的恶化和土地利用的低效,使得土地再开发成为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许多城市解决空间发展瓶颈、提升城市质量的必然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土地再开发,尤其是村镇层面的土地再开发,进展并不顺利,土地再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及其导致的经济绩效损失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并不能通过一般经济演化规律得到完整的解释。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本文从中国转型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村镇产业用地再开发为例,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集体土地权属模糊和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缺陷这两种主要的制度约束在...
关键词:
村镇产业用地 制度约束 再开发 机制创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新国 王兴平 滕珊珊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开发区空间上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开发区宏观空间结构呆板,中观空间肌理单一,微观空间景观平淡。基于开发区再开发的四种模式,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开发区再开发的整体空间结构:综合新城为完整独立的空间结构、产业社区为较完整的空间体系、纯产业区应当强化产业空间效益、消亡空间则融入城市;基于开发区再开发类型,从中观层面提出了开发区道路改建、加建和重组三种重构形式;基于开发区空间景观五要素,从微观层面提出了开发区空间景观向集约空间、开敞空间、停留空间、丰富空间、聚焦空间的转变路径。最后,梳理了每个层面空间形态再开发的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欣亮 刘飞 任弢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在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及发展方式转变,对于指导村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村镇发展的影响机理入手,系统分析了村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基于村镇发展动力的异质性,将村镇发展划分为自然资源优势型、区位优势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等三种大类型以及能源开发型、城镇周边型、交通节点型、特色农业带动型、特色制造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等六种具体类型,进而分类设计了各类型村镇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村镇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展战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逸 黄贤金 吴绍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日益成为现在乃至将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文章提出了表征区域建设用地合理规模的"土地开发度",论述其概念和内涵,并从土地承载力、建设用地扩张、土地开发调控、土地优化配置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要加强区域建设用地开发的最大容量的综合评估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开发度 建设用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明宇
开发区需要采取一体化的要素配置机制,但这也造成了开发区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产业升级压力,需要通过治理模式的创新延长开发区的生命周期。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治理模式演变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治理模式创新的案例,揭示了企业主导的治理模式在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的优势。通过治理模式创新,形成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服务体系,在成长期培育第二曲线是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治理模式 生命周期 第二曲线 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