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5)
- 2023(16957)
- 2022(14700)
- 2021(13574)
- 2020(11487)
- 2019(25698)
- 2018(25558)
- 2017(49266)
- 2016(27068)
- 2015(30018)
- 2014(29517)
- 2013(29208)
- 2012(26573)
- 2011(24030)
- 2010(23982)
- 2009(22088)
- 2008(21135)
- 2007(18817)
- 2006(16415)
- 2005(13985)
- 学科
- 济(107212)
- 经济(107103)
- 业(77042)
- 管理(70084)
- 企(54971)
- 企业(54971)
- 农(49292)
- 方法(46066)
- 数学(40038)
- 数学方法(39621)
- 农业(32787)
- 业经(28097)
- 中国(27915)
- 财(24437)
- 学(24367)
- 地方(22565)
- 贸(20257)
- 贸易(20249)
- 易(19679)
- 制(19637)
- 技术(17599)
- 环境(16456)
- 理论(16239)
- 和(15251)
- 产业(15034)
- 银(14990)
- 银行(14907)
- 务(14856)
- 财务(14791)
- 财务管理(14765)
- 机构
- 学院(381592)
- 大学(377089)
- 济(150565)
- 管理(147716)
- 经济(147495)
- 研究(130114)
- 理学(129434)
- 理学院(127987)
- 管理学(125617)
- 管理学院(124972)
- 中国(94955)
- 农(86095)
- 科学(85607)
- 京(79658)
- 业大(68266)
- 农业(67177)
- 所(67123)
- 财(63201)
- 研究所(61892)
- 中心(58950)
- 江(55411)
- 财经(51592)
- 范(49826)
- 师范(49224)
- 北京(49165)
- 经(47066)
- 院(46558)
- 州(44509)
- 经济学(44013)
- 农业大学(42990)
- 基金
- 项目(269859)
- 科学(210406)
- 基金(194145)
- 研究(192485)
- 家(172193)
- 国家(170728)
- 科学基金(144797)
- 社会(120429)
- 社会科(113791)
- 社会科学(113760)
- 省(107807)
- 基金项目(104023)
- 自然(95831)
- 自然科(93570)
- 自然科学(93542)
- 自然科学基金(91866)
- 划(90157)
- 教育(86835)
- 编号(78920)
- 资助(78716)
- 成果(61886)
- 重点(61017)
- 发(59219)
- 部(58096)
- 创(56260)
- 课题(53646)
- 创新(52465)
- 科研(51782)
- 计划(50736)
- 国家社会(49151)
- 期刊
- 济(165443)
- 经济(165443)
- 研究(104146)
- 农(84413)
- 中国(70063)
- 学报(69570)
- 科学(61542)
- 农业(57452)
- 大学(51689)
- 学学(49405)
- 管理(49391)
- 财(44911)
- 教育(38527)
- 业经(33505)
- 融(30976)
- 金融(30976)
- 技术(30430)
- 业(27998)
- 经济研究(25321)
- 财经(23860)
- 问题(22856)
- 版(20733)
- 经(20513)
- 科技(20430)
- 业大(19936)
- 技术经济(17928)
- 资源(17769)
- 图书(17396)
- 商业(17297)
- 现代(16875)
共检索到541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天成 孟繁邨
产业升级势必对农民工的就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用2011年和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结合测度各省技术进步水平的宏观年鉴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升级背景下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就业岗位结构呈现出“降级”趋势;技术进步改变了代际、性别、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社会关系及家庭经济因素等个体微观特征对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它推动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民工就业向上流动但导致接受中等教育的农民工就业向下流动,并降低了工作经验在就业流动中的积极作用,它还降低了社会关系在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并推动了家境较优越农民工就业结构的“极化”。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上述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勃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需要劳动密集产业内迁,以保证劳动力成本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内迁过程要建立农民工、用工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三方合作机制,要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农民工与企业间的长期劳动合同关系,降低农民工迁移成本以减少摩擦性失业。产业结构升级需要让选择留在沿海城市发展的农民工具备工人素质、市民素质和职业素质,同时需要改进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农民工 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宏伟 栾文建 周德军
从"民工潮"到"返乡潮",从"民工荒"到"加薪潮",其背后折射的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就业保障权的缺失。不断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实现农民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民工荒” 农民工 就业保障 加薪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春超 吴佩勋
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决策受到了来自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双重影响。文章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实地调查结果为例,研究处于双重因素影响下的农民工就业决策机制。文章构建了一个以农民工就业决策为中心,包含农民工、企业、政府三者的双重决定模型,研究农民工流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频繁"跳槽"和"默许"等现象。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农民工流动就业决策行为趋于理性。现实中,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决策行为决定于其自身的经济禀赋、企业态度和外部政策环境。通常,城市中的农民工群体在面对政府的战略调整和政策环境调整时,他们理性地认识到政府与企业利益导向的差异以及其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此外,如果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群 杨东涛 陈郁炜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各个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有机相连,成为城市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许多企业和众多新生代农民工都面临用工与就业的严峻考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就业能力是决定其就业的核心与本质问题。文章采用Fugate(2004)对就业能力的划分,从职业认同、个人适应性、人力和社会资本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失业和离职问题的分析框架:就业能力无法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失业;就业能力虽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但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能力 失业 离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忠富 彭虹灵 蔡晋
从建筑工业化的背景出发识别相关制约因素,构建ISM-MICMAC模型,分析制约因素的层级结构,结合驱动力依赖度矩阵寻找关键因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推进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葛晓巍 叶俊涛
本文考察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在面临刘易斯拐点时,产业结构和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行业,有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从单位产值对农民工的吸纳量来看,与制造业相比,第三产业内的贸易餐饮业对农民工的吸纳力较强。在制造业内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有较大的产值比例并有资本密集化倾向,但这种表现为资本增加速度快于劳动力增加速度的倾向并没有改变行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所以在工资上涨的背景下,制造业吸纳农民工的能力依然较强,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吸纳力不降反升。因此,沿海发达地区应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政府部门应...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农民工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洋帆 郭颖逸 陈东侨 李楚涵 米运生
为应对新冠肺炎所采取的物理隔离等管制措施,无需人际接触的数字金融特别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理论上说,就业和收入相对不稳定的农民工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依赖性更强。本文利用广东地区219个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冠疫情背景下农民工使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的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工使用互联网消费金融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物理隔离的背景下,社会资本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使用的影响程度大幅度减弱甚至为负面作用。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需要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进行数字赋能,增强他们通过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数字手段缓解外生冲击的能力。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农民工 互联网消费金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景维 罗舒琪
农民工对农业户籍的“价值重估”是否将从根本上改变其原有的户籍转换动力结构?基于2019年从广州、福州、郑州和武汉四个城市实地收集的764份数据,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构建理论假设,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析“新户改”背景下农民工群体户籍转换意愿生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越符合经济理性、权利歧视规避和承认渴望的动机特征,其愿意转换为城镇户籍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对这些动力作用机制的偏离或“抑制性”越强,其保留农业户籍的倾向性越高。该发现证明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的动力机制在农民工户籍转换意愿形成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突出作为具有经济人和社会人双重属性的农民工个体在户籍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追逐导向、权利维护诉求、社会承认渴望的逻辑行为特征,反映农民工市民化的多元动力结构和复杂价值逻辑。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改革 户籍转换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景维 罗舒琪
农民工对农业户籍的“价值重估”是否将从根本上改变其原有的户籍转换动力结构?基于2019年从广州、福州、郑州和武汉四个城市实地收集的764份数据,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构建理论假设,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析“新户改”背景下农民工群体户籍转换意愿生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越符合经济理性、权利歧视规避和承认渴望的动机特征,其愿意转换为城镇户籍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对这些动力作用机制的偏离或“抑制性”越强,其保留农业户籍的倾向性越高。该发现证明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的动力机制在农民工户籍转换意愿形成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突出作为具有经济人和社会人双重属性的农民工个体在户籍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追逐导向、权利维护诉求、社会承认渴望的逻辑行为特征,反映农民工市民化的多元动力结构和复杂价值逻辑。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改革 户籍转换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旭芳 班纬
近年来,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表面上是由于城乡差距的普遍存在,驱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拓宽增收渠道的具体体现,实质上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作用结果。本文利用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城镇化水平、地区经济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农民消费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农民劳动力素质,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较大,但对东、中、西部地区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工资性收入 面板数据 乡村振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明宝 杨云彦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2007、2013年数据,分析20072013年中国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2013年在受雇农民工工作获得途径上,依赖"强关系"获得工作的占50.82%,较2007年降低了13.8个百分点;在自雇农民工经营前的投资借贷上,90%左右进行了投资,30%左右进行了借贷,民间借贷是借贷的主要方式,但较2007年降低了20.53个百分点。其次,从就业身份、职业、行业、单位性质等结构来看,2013年自雇的比例接近30%,且较2007年上升了7.25个百分点;农民工就业职业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结构 投资借贷 就业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昭玖 谢秦华
本文本文运用江西省赣州市和宜春市工业园区的16家企业的390名务工人员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转型背景下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累计外出打工时间越长农民工越可能发生就业流动;农民工对就业培训和讲座关注度越高流动性越大;男性农民工具有较高的就业流动倾向;农民工对当前工资的满意度越高流动性越小;农民工就业地区的产业转型度越低流动性可能会越大;年龄小的农民工更愿意流动;文化程度越低的农民工流动性越大。
关键词:
产业转型 农民工 就业 流动性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昕宇 陈雄鹰 艾小青
通过开放式问题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获取1339名农民工的利益诉求信息,将农民工利益诉求分为个人利益诉求和社会利益诉求两类,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从就业视角定量分析农民工利益诉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就业待遇、工资拖欠、纠纷、就业歧视感对农民工利益诉求有显著影响,影响着农民工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需求程度;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农民工对社会利益的关注度在提高,对被关心和关注的需求强烈,重视自己是否被公平对待,关心政府职能和全民福祉问题,农民工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趋势明显,且存在鲜明的代际差异。面对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及其变化,应该给予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创新农民工技能培训机制,健全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畅通和得到及时的回应。
关键词:
农民工 利益诉求 就业视角 变化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昕宇 陈雄鹰 艾小青
通过开放式问题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获取1339名农民工的利益诉求信息,将农民工利益诉求分为个人利益诉求和社会利益诉求两类,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从就业视角定量分析农民工利益诉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就业待遇、工资拖欠、纠纷、就业歧视感对农民工利益诉求有显著影响,影响着农民工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需求程度;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农民工对社会利益的关注度在提高,对被关心和关注的需求强烈,重视自己是否被公平对待,关心政府职能和全民福祉问题,农民工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趋势明显,且存在
关键词:
农民工 利益诉求 就业视角 变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