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4)
2023(12620)
2022(10880)
2021(10364)
2020(8663)
2019(20364)
2018(20523)
2017(40133)
2016(21698)
2015(24571)
2014(24678)
2013(24311)
2012(21972)
2011(19674)
2010(19685)
2009(17660)
2008(16930)
2007(14559)
2006(12474)
2005(10621)
作者
(60610)
(50266)
(49899)
(47704)
(32136)
(24160)
(22753)
(19739)
(19142)
(17904)
(17362)
(16714)
(15940)
(15728)
(15584)
(15063)
(14988)
(14980)
(14356)
(14248)
(12452)
(12197)
(12176)
(11473)
(11131)
(11113)
(11078)
(11031)
(10024)
(9982)
学科
(89386)
经济(89302)
管理(59839)
(57426)
(47983)
企业(47983)
方法(43114)
数学(37804)
数学方法(37125)
(23509)
中国(20958)
业经(20532)
地方(20150)
(18295)
(18136)
理论(15848)
农业(15666)
(14599)
技术(14597)
贸易(14591)
(14097)
(14075)
(13638)
环境(13168)
产业(12872)
(11751)
(11674)
财务(11600)
财务管理(11578)
教育(11103)
机构
学院(300652)
大学(300029)
管理(123722)
(115591)
经济(112993)
理学(108394)
理学院(107218)
管理学(105101)
管理学院(104575)
研究(94980)
中国(68793)
(63990)
科学(60619)
(49511)
(46315)
业大(45564)
(45159)
中心(43515)
研究所(42566)
(42338)
财经(40649)
(40483)
北京(40174)
师范(40160)
(36826)
(35575)
农业(35364)
(35092)
经济学(33570)
技术(32766)
基金
项目(212687)
科学(167262)
研究(156683)
基金(152646)
(131922)
国家(130834)
科学基金(113514)
社会(96742)
社会科(91674)
社会科学(91648)
(84637)
基金项目(81733)
自然(74734)
自然科(72988)
自然科学(72975)
教育(72278)
自然科学基金(71624)
(70532)
编号(65328)
资助(63434)
成果(51765)
重点(47032)
(45971)
(45540)
课题(44677)
(44442)
创新(41303)
科研(40308)
项目编号(40039)
教育部(39545)
期刊
(122859)
经济(122859)
研究(84357)
中国(53023)
学报(44706)
管理(44446)
科学(42614)
(40519)
(35957)
教育(35820)
大学(34157)
学学(31923)
农业(28824)
技术(28673)
业经(22012)
(20489)
金融(20489)
经济研究(19560)
财经(18271)
图书(17437)
问题(16213)
(15600)
科技(15383)
技术经济(15160)
(14910)
理论(14467)
资源(13888)
统计(13771)
商业(13686)
现代(13672)
共检索到420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卫平  陈林  
产业升级一直是中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但以往研究往往把重点放在产业升级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中,忽略了对产业升级内涵的深入探讨,也没有对其各种表现形式进行理论归纳。本文试图以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推导产业升级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广东产业升级的发展历程进行经验研究,从而归纳出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工程度高度化、价值链高度化等三种广东产业升级模式。最后依托理论成果与经验证据,提出加工程度高度化将是今后广东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晓丹  
本文结合国内外政策及经济环境变化,分析了广东省正在实施的"双转移"和"双提升"战略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其理论依据,认为"双转移"和"双提升"是符合时代背景和市场规律的制度设计,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两个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而循环促进模式不失为一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符合广东省情的的制度设计。构建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个核心原则,即作为广东发达地区的珠三角要以"双提升"为重点,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而作为欠发达的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要重点实施"双转移"战略,尽快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实现内生增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吉奎  金榜  王晓梅  
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性,其面临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性。据此,应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着力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如从体制上强化政府对高职教育的主导作用,在政府指导下建立人才需求调研机制,创新高职教师队伍内涵建设相关工作机制、教学管理机制、校企深度合作工作机制等,探索构建本科与专科相结合的双层办学模式,以更加有效地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兴明  
本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路径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是由产业链转型升级、价值链转型升级、创新链转型升级、生产要素组合转型升级所形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链转型升级是指产业从边缘环节向核心环节延伸,并取得对全产业链的掌控力;价值链转型升级是指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创新链转型升级是指产业技术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四个方面的升级,突破一批共性、核心、关键技术;不断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生产要素组合转型升级是指提高技术、管理、知识等高端生产要素在要素组合中的份额。本文认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有研发、品牌、标准、市场、...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黎平海  王雪  
从金融集聚角度考察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助于全面、动态地把握金融因素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分析金融集聚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历年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对该省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金融集聚通过其特有的经济效应,拓宽了投融资渠道,提高了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效率,推动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因此,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加强地区金融合作,具有深化金融集聚水平、提高金融集聚质量、进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战略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尤振来  刘应宗  
地方产业集群沿着全球价值链向上攀升是其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详细分析了学者们提出的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基本模式,指出了跨链条升级是一种升级的轨迹而非具体的升级模式,在剖析了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雁行模式的产业集群跨链条升级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俊  林卿  王江泉  
产业升级的内涵和类型与国际分工的演进过程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将国际分工的演进分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产业升级的内涵。其次,依据国际分工演进三阶段将产业升级分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三种类型,分别从产量成本比、产值成本比和价值增值三方面分析了三种产业升级的动力。再次,从升级动力和升级范围两个维度分析了三种产业升级形式的特点,并阐述了三种产业升级在时间上递进和空间上并存的内在关联。最后,从深入推进工业化、生产流程再造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产业升级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忠跃  许云珍  欧阳河  
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模式需要由“课程模式”升级到“培养模式”,由“借鉴外来”升级到“立足本来”,由“学有所教”升级到“学有优教”。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构建,以培养模式的生命周期为依据,由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部分组成。模式构思以“中国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为使命,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在设计方面,专业设计以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课程安排设计实行工学一体化,课本设计以学习为中心,课堂设计基于“帮助学生学会和会学”,评价设计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表现。实施要求是开展培养对象学情分析,开发现代化课程教学资源,打造一体化师资队伍,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运行要求是基于12条标准的诊断与改进,并以开放促完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飞翔  居励  林善波  
后进国家的产业升级与对外开放密切相关。初始的开放模式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之后,会使后进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面临一些特殊的深层次矛盾,基于静态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往往直接造成经济结构转型的明显滞后。当前我国面临的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初始开放模式所带来的资源锁定效应,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初始开放模式从多个方面对产业结构升级构成严重制约。面对金融危机后阶段中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动,应当也必须要特别重视通过加快开放模式的转型来启动和支撑未来的产业结构升级,进而真正有效地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步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健  梁尚清  
竹产业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发展竹产业,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背景下,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调整,竹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本文在界定竹产业涵义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当今竹产业发展的明显特征,探索和分析了竹产业发展的可借鉴模式,以期为政府促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赵捷  
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集群升级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理论和模型并不能有效地解释这些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相关文献也缺乏把区域创新环境和产业集群升级两者结合起来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经济、社会数据,结合产业集群升级理论和区域创新环境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对区域创新环境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由创新基础环境、创新技术环境和创新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组成的区域创新环境中,创新技术环境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北伟  贾新华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和互动关系。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院校间办学水平状态不相同、院校定位不准确等多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还未形成,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以广东省为例,剖析了高职院校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逻辑,形成有效的专业设置审核机制、实时的动态预警调整机制等,对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优化路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勇  陈雪梅  
运用2003~2012年"珠三角"和"长三角"面板数据,采用双倍差分法,对政府的产业升级政策净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政府主导的产业升级从速率、方向和效益的角度看,并未表现出更好的效果,政府主导在一定程度上还起了阻碍作用;(2)市场自发引起的产业升级效益好于政府的作用;(3)对外经济开放未能显著促进珠三角的产业升级,但外贸依存度有利于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第二产业的相对发展。研究还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相对发展速度有相互挤压的现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劲松  
广东省三次产业总产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三、二、一",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份额由高到低依次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广东省产业结构基本合理。广东省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有助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但GDP的产业构成滞后于人力资本的产业构成。在各产业细分行业中,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不高,而且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不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辉  
地方产业集群沿着全球价值链往上升级,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中进行的。全球价值链片断化后,各个价值环节之间是有着严格的价值等级体系的。价值等级体系的形成一般有跳跃式和蔓延式两种空间布局模式。占据不同价值环节的地方产业集群,也由此在全球形成了严格的空间等级体系。在该等级体系中,既紧密合作又相互激烈竞争的各个层级的地方产业集群时刻演绎着升级和反升级的较量。既然各个地方产业集群之间攀登和反攀登都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展开,那么就应该遵循链条本身所包含的各种竞争关系。不同的竞争和升级关系又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