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8)
2023(8568)
2022(7189)
2021(6372)
2020(5281)
2019(11921)
2018(11407)
2017(22652)
2016(11900)
2015(13058)
2014(13173)
2013(13186)
2012(12653)
2011(11733)
2010(12078)
2009(11188)
2008(11034)
2007(10093)
2006(9144)
2005(8489)
作者
(36109)
(30164)
(30119)
(28979)
(19464)
(14401)
(13647)
(11625)
(11351)
(10956)
(10565)
(9982)
(9879)
(9869)
(9682)
(9354)
(9007)
(8808)
(8477)
(8457)
(7819)
(7399)
(7391)
(6928)
(6876)
(6825)
(6774)
(6259)
(6184)
(5961)
学科
(79702)
经济(79658)
管理(35063)
(35040)
(29873)
企业(29873)
方法(25603)
数学(21994)
数学方法(21819)
地方(20851)
业经(16210)
中国(16167)
地方经济(14946)
(14063)
(13990)
(12698)
产业(12297)
(11813)
(9832)
贸易(9827)
农业(9638)
(9607)
(9547)
金融(9547)
(9437)
(9255)
银行(9244)
(9024)
(8992)
(8936)
机构
学院(186758)
大学(184625)
(92583)
经济(90997)
管理(69606)
研究(68728)
理学(59848)
理学院(59145)
管理学(58318)
管理学院(57938)
中国(49931)
科学(39055)
(38625)
(37892)
(34751)
研究所(31471)
财经(31234)
经济学(30201)
中心(28986)
(28175)
(28143)
(27276)
经济学院(26855)
(24426)
北京(23876)
业大(23859)
(23108)
财经大学(23068)
师范(22866)
(22311)
基金
项目(118541)
科学(94693)
基金(87493)
研究(85979)
(75914)
国家(75352)
科学基金(64741)
社会(58422)
社会科(55742)
社会科学(55726)
(46061)
基金项目(45368)
自然(39909)
自然科(39007)
自然科学(38997)
自然科学基金(38373)
教育(38113)
(38090)
资助(36285)
编号(32194)
(28253)
重点(27024)
(26382)
成果(25866)
国家社会(24884)
(24567)
发展(23467)
课题(23424)
(23150)
创新(23048)
期刊
(110637)
经济(110637)
研究(59803)
中国(33792)
管理(29552)
(29054)
学报(26290)
科学(26179)
(24954)
大学(20209)
经济研究(19581)
学学(19518)
(17631)
金融(17631)
财经(17075)
农业(16672)
业经(16443)
技术(16354)
(15087)
问题(14204)
教育(13517)
技术经济(11843)
(11110)
商业(10201)
统计(10185)
世界(9957)
国际(9527)
现代(9258)
(9253)
经济管理(9038)
共检索到285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冬玲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根源是现有生产能力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企业缺乏市场开拓能力。自1993年以来,我国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普遍出现。到目前为止,一些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闲置。同时,我国生产能力严重闲置的产品,恰恰是进口量较多的产品。当前我国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也就是说,我国经济一方面确实出现了部分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闲置的问题,另一方面,从进口强劲这一情况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产品在国内供不应求、必须依靠进口的一面。我国所面临的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钧  
经济结构,这里是指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中的产业、行业分布,同一行业中企业组织在数量、规模、地域方面的布局,以及企业产品在品种、产量、档次方面的构成情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经济结构必然要不断改变和调整。通过调整结构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需求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平衡是相对的,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捷文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也是“十五”计划的主线。纵观 1 0多年来的结构调整过程 ,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 ,许多地区的结构调整工作也陷入了“调不准”“调不好”甚至“调不动”的尴尬局面中 ,究其原因 ,首先必须反思指导思想或者说理论上存在着的一些误区 ,然后才能根据实践探讨新的思路及设想。本文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践 ,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一些理论上的反思 ,并提出构建云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协调联动机制的新设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治   胡春力   王一鸣  张燕生   张立群   王元京   孙学工  刘国艳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伏瞻  
经济结构调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和客观要求。在不同的体制,不同的外部环境,不同的发展阶段,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快有慢,范围有大有小,程度有深有浅,但调整是始终在不断进行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制定“十五”计划的主线,抓住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指导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决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康立  王栋  
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结构、产权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据市场经济的原则调整经济结构 ,必须以资本市场为依托。我国现有资本市场存在规模偏小、结构畸形、监管不力、投资理念不正等缺陷。应从观念革新、制度创新、市场重整、强化监管等方面入手重塑我国资本市场 ,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春丽  
中国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资源等要素的市场体系不完善,在城乡、部门、行业、区域之间分割,价格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内外需求结构失衡,同时还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加快土地、劳动力、能源资源的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加强技术要素制度创新和市场体系建设,形成产权清晰、功能完善、流动顺畅的现代要素市场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伟民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思路应是(1)从重视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为更加重视城乡结构的调整;(2)从重视供给结构调整转变为更加重视需求结构的调整;(3)从追求行政区完整的经济体系转变为更加重视专业化经济区域的形成;(4)从孤立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为更加重视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调整;(5)从重视物质产品生产转变为更加重视服务产品的生产;(6)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唐立  王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结构、产权结构等不合理的矛盾集中暴露出来,并极大地阻碍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当前依据市场经济的原则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然而,我国现有资本市场却难以担当支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需要从观念革新、制度创新、市场重整、强化监管等方面入手重塑我国资本市场,使之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理文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症结,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经济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管理调控、发挥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和城市化的带动作用。经济结构调整内容包括:所有制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