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2)
2023(13976)
2022(12140)
2021(11410)
2020(9389)
2019(21611)
2018(21612)
2017(41332)
2016(22471)
2015(24957)
2014(24881)
2013(24624)
2012(22778)
2011(20554)
2010(20652)
2009(18809)
2008(18293)
2007(16247)
2006(14143)
2005(12333)
作者
(64227)
(53208)
(52821)
(50299)
(33997)
(25613)
(24015)
(20813)
(20162)
(18961)
(18386)
(17937)
(16982)
(16869)
(16381)
(16065)
(15796)
(15576)
(15231)
(15029)
(13114)
(13104)
(12746)
(12235)
(11908)
(11813)
(11735)
(11666)
(10631)
(10479)
学科
(93264)
经济(93167)
管理(66632)
(63972)
(54402)
企业(54402)
方法(38363)
数学(31914)
数学方法(31571)
(24187)
地方(24134)
中国(23862)
业经(22641)
技术(20821)
(20633)
(19815)
理论(16779)
农业(16515)
(16074)
(15668)
(15595)
贸易(15583)
(15047)
环境(14873)
产业(13860)
地方经济(13597)
(13537)
金融(13534)
技术管理(13382)
(13290)
机构
大学(320462)
学院(319069)
管理(128244)
(125315)
经济(122570)
理学(111028)
理学院(109740)
管理学(108019)
管理学院(107412)
研究(106640)
中国(77535)
(68433)
科学(67236)
(55795)
(53084)
研究所(48522)
中心(47520)
(47367)
(46656)
业大(45772)
(45373)
师范(45045)
财经(44990)
北京(43370)
(40676)
(39059)
(38748)
农业(36854)
经济学(36693)
师范大学(36573)
基金
项目(219849)
科学(173750)
研究(164083)
基金(157922)
(137102)
国家(135947)
科学基金(117015)
社会(103110)
社会科(97660)
社会科学(97637)
(86971)
基金项目(84858)
自然(74987)
教育(74423)
(73173)
自然科(73156)
自然科学(73140)
自然科学基金(71834)
编号(67273)
资助(62997)
成果(54964)
重点(49357)
(49285)
(48463)
(47747)
课题(46672)
创新(45301)
国家社会(41769)
项目编号(41464)
教育部(40860)
期刊
(139406)
经济(139406)
研究(95359)
中国(60120)
学报(48514)
管理(47888)
科学(46289)
(43060)
教育(40649)
(40293)
大学(36554)
学学(33981)
农业(30420)
技术(27861)
(24770)
金融(24770)
业经(23377)
财经(21964)
经济研究(21039)
(18825)
图书(18811)
问题(18273)
科技(17904)
(16589)
技术经济(16129)
理论(15513)
现代(15125)
资源(14625)
实践(14297)
(14297)
共检索到464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仁锋  吴杨  沈玉芳  
产业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及产物和城市空间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界高度关注。梳理文献发现产业区研究主要集中在:本质探究、法形借②成鉴研将演机究其理化视嵌、经角入演济虽城化地较市时理为与间学多区过从元域程产发,及但业展未大区之来都演中趋孤化;向③立的等鲜地动方有讨力面关论来,注产源然以业、现时生区有—产演研空性化究过,服存研程务在究、业如景思、下观路创问表过意题征于产:入追业①手求为未,学主界能科导定形特的了成色产产产而业业业缺区区区乏演演演综化化化。合的研针性概究对研念的现究和理有逻内论问辑涵框题,架,无构,;建了产业区演化研究范式,并针对后工业社会创意产业区或创意集群的演化现象,提出了研究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永忠  黄舒怡  林明华  
本文基于演化经济视角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三阶段假说,即单元聚集、界面构建和网络发展。其中,单元聚集是微观单元资源搜寻的反映,界面构建是单元身份认同的需要,网络发展是单元多维扩张的结果。在三阶段演变中,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演化程度不断提高,从简单的地理聚集到分工协作,直至新奇系统形成。根据"三阶段"分析框架,本文对北京798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798创意产业集聚区在进入第三阶段的低层次网络发展后出现的"自我毁灭"现象,实质是商业繁荣对艺术生产的排挤。本文探讨了现代意义上的推动艺术与商业融合发展的四种模式,并对创意产业集聚区不同于一般产业集聚区的特征进行了反思:从形成路径而言,创意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学鑫  陈世强  薛诺稳  
基于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城市区位倾向的反思,认为城市尽管提供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如集中的市场、众多的大学、科研机构与支持行业等,但并非是其形成演化的唯一区位选择,农区同样也可以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通过对河南省民权县"画虎村"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分析,发现由血缘、亲缘与地缘关系构成的非贸易性联系、文化传统、偶然历史事件,在我国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初期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政府的适时介入则是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后继发展的"催化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琳  梁玲  金蝉  
日本创意产业的国内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在亚太地区首屈一指。本文从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和创意产业演进的关系入手,研究了其产业结构演进与创意产业产生、发展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日本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虽然产业结构演进迅速,但是创意产业的产生、发展与工业化的演进有同步性,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工业化前期,创意产业还没有单独形成一个产业,仅仅是创意活动;而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形成了以电影业、广告宣传业、报纸业以及体育比赛为主的创意产业雏形;而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电影产业、旅游产业等得到发展;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创意产业门类越来越齐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华晟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源自英国,随后受到很多国家的广泛关注。国外创意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理论体系。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产业特征、组织结构、地理区位、城市发展环境以及创意人群等六大主题。对于我国来说,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意产业体系,加强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城市的实证分析、以及全球创意产业价值等方面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煜华  聂德才  胡瑶瑛  
创意产业集群以知识共享为主要驱动力,知识共享是创意产业集群提高集群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对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共享主体间关系和共享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内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知识共享博弈的复制者动态模型,分析了其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过程,提出知识共享预期收益、知识共享风险和知识共享位势是影响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菲  黄晓玲  
本文基于北京、上海、南京三市问卷调查,建立了城市居民对创意产业发展感知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创意产业区发展促进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榅荷  吕庆华  
本文以文献回顾的方式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外创意产业评价指标的相关文献。从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内容和评价方法方面着手,对指标构建视角、指标内容的异同、争议性问题进行系统评述;通过对研究进展的探析,尝试展望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今后发展趋向,即统一创意产业统计口径、完善指标的内在逻辑性和体现自身适用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肖雁飞  
创意产业区的发展源自文化和人脑创造力的投入,因而比一般产业区更具竞争优势。本文从系统演进特征角度探讨了其系统演进动力机制、路径、形态和生命周期演进特征等问题,所得出的系统演进模式图表达出创意产业区具有自组织增强和无限创新等特征,促使其不断更换创新类型,带来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长期性,展现出了一种新经济形态的活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学鑫  
基于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城市趋向的反思,认为城市尽管提供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但并非是唯一区位选择,农区同样也可以形成。通过对河南省民权县王公庄绘画产业集群的分析,发现影响其形成演化的主导因素,主要是由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关系构成的社会资本;在众多诱发因素中,确有偶然因素起关键作用,但"偶然"机会只青睐于某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区"经济精英";在集群形成的早期,模仿起着重要作用,但模仿及其因果累积循环,易造成集群发展的路径依赖;对于农区市场力量驱动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有关政府部门的适时介入有利于构建集群与外界交流的知识管道,从而弥补农区大学、科研机构及相关支持行业的缺乏。对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城市区位因素,还发现影响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主导因素,与城市的并不完全相同,主要是农区独特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西方学者所谓的"地方纷杂、噪音、创意环境、创意场域"等概念,相当于我国农区的社会关系,只不过西方概念的视角立足于知识传播与技术学习创新;农区"家庭作坊"这种组织,是否落后、必须进(产业)园,尚待进一步证实。某种意义上,我国农区家庭作坊优于西方都市中的创意"工作室"。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宝华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呈现出从"产业"到"实践"的演进过程,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实践耦合的多维度考究,抽象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实践系统演化本质,进而以此为主线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动力、特性进行解读。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考察创意实践系统内部"创意与实践"、"经济价值与哲学价值"、"生产与消费"、"时间与空间"之维的张力,深度开掘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为核"、"文化为基"、"整合为脉"、"持续为源"、"风险为伴"的实践特性,更能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价值指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景新  刘炜  
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当前,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环渤海地区发展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指出,当前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制约因素,但同时具备众多优势和推动因素。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区)应不断增进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创意产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龚雪  
按照形成类型来划分,创意产业集聚区可以分成自发型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政府主导型创意产业集聚区。政府主导型创意产业区的形成过程比较明了,而自发型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过程相对较复杂。本文认为自发型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始选址期和最终集聚形成期。初始选址期是少数创意企业选定一定区域作为其运营地点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是基于该区域所具有的环境因素或经济因素的相对优势,且具有一定的偶发性。而最终集聚形成则是由于部分企业的入驻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使得该区域具有一定的磁力作用,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意企业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友金  胡黎明  赵瑞霞  
本文通过考察创意产业的经典定义,分析了创意产业的三大特点及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型,探讨了其耦合演化过程,指出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系统将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和螺旋式上升4个阶段,并由此得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艳辉  李宗伟  
创意产业在表面繁荣的同时,与制造业缺乏有效衔接。创意产业的创新融合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基于此,文章运用演化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等基本理论,结合创意产业融入制造业的运行特征,从生态学视角提出创意产业融入制造环节的共生演化模型,即生态位测度模型、产业协同进化模型、创新产品扩散模型。这为拓展创意产业功能,促进制造业产品、技术升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