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7)
- 2023(16753)
- 2022(13895)
- 2021(12734)
- 2020(10899)
- 2019(24819)
- 2018(24551)
- 2017(47332)
- 2016(25607)
- 2015(28890)
- 2014(28484)
- 2013(28042)
- 2012(25666)
- 2011(22923)
- 2010(22829)
- 2009(21092)
- 2008(20778)
- 2007(18560)
- 2006(16064)
- 2005(13885)
- 学科
- 济(112958)
- 经济(112861)
- 业(75344)
- 管理(74832)
- 企(61895)
- 企业(61895)
- 方法(53246)
- 数学(46344)
- 数学方法(45841)
- 农(30478)
- 中国(28803)
- 财(27139)
- 地方(25719)
- 业经(25681)
- 技术(21542)
- 农业(21000)
- 学(20301)
- 贸(19207)
- 贸易(19197)
- 制(18648)
- 易(18561)
- 务(17199)
- 财务(17147)
- 理论(17126)
- 财务管理(17106)
- 企业财务(16271)
- 产业(15768)
- 银(15721)
- 融(15707)
- 金融(15703)
- 机构
- 学院(363567)
- 大学(360775)
- 济(151484)
- 经济(148643)
- 管理(144670)
- 理学(125892)
- 理学院(124544)
- 管理学(122383)
- 管理学院(121703)
- 研究(116800)
- 中国(87437)
- 京(74533)
- 科学(71414)
- 财(67843)
- 江(57792)
- 农(57399)
- 所(57121)
- 中心(55664)
- 财经(55081)
- 业大(52516)
- 研究所(52109)
- 经(50019)
- 范(47410)
- 经济学(47207)
- 师范(46905)
- 北京(45487)
- 农业(44968)
- 州(43682)
- 经济学院(42901)
- 院(42381)
- 基金
- 项目(249783)
- 科学(199213)
- 基金(183010)
- 研究(181308)
- 家(158872)
- 国家(157588)
- 科学基金(137537)
- 社会(117853)
- 社会科(111959)
- 社会科学(111931)
- 省(99720)
- 基金项目(97658)
- 自然(88979)
- 自然科(86993)
- 自然科学(86972)
- 自然科学基金(85477)
- 教育(84093)
- 划(82364)
- 资助(74640)
- 编号(72064)
- 成果(56635)
- 重点(56179)
- 创(55623)
- 部(55224)
- 发(54894)
- 创新(51381)
- 课题(49873)
- 国家社会(49264)
- 科研(47840)
- 教育部(47774)
共检索到521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饶光明
基于长江上游地区第二产业,以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为线索进一步研究了产业创新问题。产业创新是指一个构成产业自身发展所需的各要素的创新和系统与环境创新的集合;产业创新的实现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极化和边缘化效应:产业创新兴起与产业成长循环互动使产业集聚萌芽并优化;产业创新极化与产业繁荣循环互动使产业集聚强化;产业创新边缘化与产业衰退循环互动使产业集聚衰落分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青
中国目前仍处于传统工业化中期,今后的任务是推进工业现代化,向发达经济阶段迈进。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加速发展第二产业的关键,正确确定目前第二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对中国第二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第二产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为依据,运用主成份分析法,确定了2000-2050年各阶段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白 葛扬
本文以第二产业为例,从企业不同资本投资取向角度入手对制造业高端化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性资本投资对于各个细分产业高端化升级均存在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却不具备持久性;技术性资本投资仅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端化升级存在较强的促进作用;投机性资本投资则对产业高端化存在一定负向作用。
关键词:
企业投资 产权性质 产业高端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向飞
本文将环境变量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1985—2008年中国第二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统一框架下探讨资本深化、人均收入、经济规模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应是促使污染和污染密度降低的最重要因素,资本深化位居第二位,规模效应为促使污染降低的第三位因素,而收入效应在对污染和污染密度降低重要性方面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三位。发展模式的差异导致了各因素对污染的影响程度具有阶段性。最后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扬杰 张莉
筑牢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具有全局性意义。基于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熵值法对2011—2017年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动态测度与比较,结果显示:从综合得分看,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持续向好,各省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也不断提高;从动态排名看,各省市的历年排名也相对稳定,基本呈现出"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的动态排名格局;从一级指标权重大小看,创新支持、发展效率和结构优化指标对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的提升贡献较大;从一级指标测算结果看,长江上游地区各省市指标综合得分非均衡性、动态排名非平稳性的特征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扬杰 张莉
筑牢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具有全局性意义。基于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熵值法对2011—2017年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动态测度与比较,结果显示:从综合得分看,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持续向好,各省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也不断提高;从动态排名看,各省市的历年排名也相对稳定,基本呈现出"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的动态排名格局;从一级指标权重大小看,创新支持、发展效率和结构优化指标对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的提升贡献较大;从一级指标测算结果看,长江上游地区各省市指标综合得分非均衡性、动态排名非平稳性的特征显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端阳 杨建州 江钰婷
运用行业集中度和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第二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得到2003~2010年第二产业各行业的CR4和γ值,并结合区域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其各行业的产值与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平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曲线估计回归模型,判断其是否具有集聚效应,从而得出几个主要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通过集聚效应促进林业第二产业稳定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明霞 罗国云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向前发展,人类对资源环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文章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研究与量化分析,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达到全载或超载状态,形势依然严峻。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提升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长江上游地区 资源环境承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立力 孙畅
本文利用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指标,对长江上游各地区36个二位数工业门类的产业集聚现状进行了测度;同时,根据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产业集聚强化、形成、退化和劣势四个部分,并对4个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长江上游地区 产业集聚 比较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益 罗胤晨 李兆辉 文传浩
长江上游地区是支撑我国腹地经济的重要区域,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深化阶段,工业生态集聚是其工业转型的重要路径。依据工业生态集聚的内涵,本文从工业规模化集聚、创新化集聚和绿色化集聚三大维度构建工业生态集聚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9年长江上游地区3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地理探测器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空间差异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水平逐年增强,具有“中心-外围”梯度式递减扩散的分布特征,呈现“东北区域高、西南区域低”的空间格局;(2)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系统内部绝大多数驱动因子通过显著性检验,按照作用强度均值排序依次为工业创新化集聚因子驱动力>工业规模化集聚因子驱动力>工业绿色化集聚因子驱动力;(3)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系统内部不同驱动因子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呈现增强关系,且双因子增强关系的交互结果多于非线性增强关系的交互结果;(4)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信息化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产业结构和社会保障水平具有外生交互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杨
借鉴Willas和North的交易费用测算方法,对2003~2012年吉林省第二产业外在性交易费用进行测算;引入经济发展这一重要变量,构建吉林省第二产业交易费用决定模型,对吉林省区域类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第二产业绝对交易费用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交易费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关联度极高,验证了吉林省属经济发展型区域,经济体制改革是吉林省交易费用节约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际 陈雯
本文基于生产者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互动发展的最新研究文献,从理论上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机理,并测算出我国各地区第二产业TFP,用这一更科学的指标来衡量工业技术进步率。笔者收集2001—2008年的省际行业面板数据,并引入了教育水平、政府规模、开放度以及产业结构四个变量控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从实证层面上考察了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分行业对第二产业TFP的作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段小梅 张耀华 赵旭
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间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的交流、融合,但并不排斥差别,相反,这种差别是城乡之间合作、互通的基本动力,而且在科学合理的配置安排下可以转化为各自特色,促进协调发展。研究发现,在长江上游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庆和四川走在了云南和贵州的前面;处于城乡一体化的中高等级水平的地区比例,重庆和四川分别占到56.41%和42.85%。
关键词:
长江上游地区,城乡一体化 判断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滕祥河 王钰莹 程莉 文传浩
环保投入不仅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战略基点,有助于引领推动由"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转变。文章以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为例,从环保投入切入,利用1997-2014年相关数据,首先分析了重庆市环境投入状况,然后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重庆市环保投入对经济增长、社会就业与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庆环保投入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环保投入对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但对社会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环保投入 经济增长 社会就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滕祥河 王钰莹 程莉 文传浩
环保投入不仅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战略基点,有助于引领推动由"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转变。文章以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为例,从环保投入切入,利用1997-2014年相关数据,首先分析了重庆市环境投入状况,然后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重庆市环保投入对经济增长、社会就业与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庆环保投入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环保投入对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但对社会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环保投入 经济增长 社会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