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2)
- 2023(17718)
- 2022(14996)
- 2021(13669)
- 2020(11756)
- 2019(26798)
- 2018(26585)
- 2017(50686)
- 2016(27434)
- 2015(30960)
- 2014(31178)
- 2013(30794)
- 2012(28710)
- 2011(25804)
- 2010(26129)
- 2009(24524)
- 2008(24559)
- 2007(22496)
- 2006(19665)
- 2005(17761)
- 学科
- 济(121890)
- 经济(121753)
- 业(101328)
- 管理(93701)
- 企(89692)
- 企业(89692)
- 方法(53444)
- 数学(43052)
- 数学方法(42668)
- 农(36450)
- 业经(35522)
- 财(35227)
- 中国(30790)
- 地方(25424)
- 农业(25299)
- 技术(25187)
- 制(24665)
- 务(24384)
- 财务(24336)
- 财务管理(24290)
- 企业财务(23002)
- 学(22759)
- 理论(21677)
- 和(21575)
- 贸(20378)
- 贸易(20366)
- 划(19914)
- 易(19682)
- 环境(19228)
- 体(18648)
- 机构
- 学院(400807)
- 大学(396374)
- 济(165659)
- 经济(162145)
- 管理(158710)
- 理学(135434)
- 理学院(133991)
- 研究(133044)
- 管理学(132001)
- 管理学院(131250)
- 中国(103027)
- 京(85087)
- 科学(81057)
- 财(77304)
- 农(69244)
- 所(67456)
- 江(63160)
- 中心(62470)
- 研究所(60793)
- 财经(60781)
- 业大(59180)
- 经(54853)
- 农业(54351)
- 北京(53466)
- 范(50944)
- 师范(50408)
- 州(49988)
- 经济学(49198)
- 院(48205)
- 经济学院(44556)
- 基金
- 项目(262184)
- 科学(207287)
- 研究(193975)
- 基金(188754)
- 家(164125)
- 国家(162485)
- 科学基金(140106)
- 社会(122955)
- 社会科(116601)
- 社会科学(116569)
- 省(105268)
- 基金项目(100319)
- 自然(89482)
- 教育(88127)
- 自然科(87348)
- 自然科学(87322)
- 划(87052)
- 自然科学基金(85850)
- 编号(78935)
- 资助(76260)
- 成果(63700)
- 重点(58742)
- 创(58546)
- 发(57706)
- 部(57396)
- 课题(54494)
- 创新(54040)
- 国家社会(50573)
- 业(50206)
- 科研(49433)
- 期刊
- 济(190037)
- 经济(190037)
- 研究(115925)
- 中国(82894)
- 财(63939)
- 农(63308)
- 管理(62648)
- 学报(59828)
- 科学(56873)
- 大学(45339)
- 农业(43123)
- 学学(42555)
- 教育(41997)
- 技术(38601)
- 融(36518)
- 金融(36518)
- 业经(33117)
- 财经(30681)
- 经济研究(28967)
- 经(26596)
- 业(26371)
- 问题(25063)
- 技术经济(23043)
- 科技(20843)
- 贸(19538)
- 图书(19298)
- 统计(19167)
- 现代(19125)
- 版(19058)
- 商业(19050)
共检索到608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从构成和影响因素两个维度,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主客观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K-CF模型。以成都高新区89家科技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K-CF模型对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和K-CF模型能较为科学地得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水平及各企业知识优势在系统中所处位置,能发现导致系统知识优势不佳的相关因素,帮助领导者和决策者改善知识优势状况,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云飞 刘博
新经济已成为城市乃至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提升综合实力的不竭动力,创新生态系统则是实现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的不完备性会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障碍。以成都市为例,利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先对成都新经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现状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再对比“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探究成都新经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完善途径。研究发现,成都新经济创新生态系统存在政策执行力度不足、高端人才集聚性较弱、资本活力较低以及孵化器市场化业务能力较差的问题;完善途径为在前期以政府为系统核心进行各要素整合与协调,在中后期以市场化孵化器为核心实现各要素统筹入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润斌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选择。南宁高新区具有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良好经济条件、创新环境和平台基础。文章认为,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重点是要以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制度设计;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增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知识优势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被竞争对手破解、模仿和追赶。以成都高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高新片区18个行业、278家机构为实证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炼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模型拟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因素、过程能力因素、社会资本、利益因素和外部环境等5个因子15项指标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知识优势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知识优势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被竞争对手破解、模仿和追赶。以成都高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高新片区18个行业、278家机构为实证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炼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模型拟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因素、过程能力因素、社会资本、利益因素和外部环境等5个因子15项指标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知识优势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妍
制造业产业安全事关国家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论文在对国内外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基础上,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产业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能力、产业恢复能力、产业控制力"提出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五因素模型"。采取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指标进行设置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计算2006—2016年评价数据。实证显示中国制造业安全状态有所改善,且总体呈现好转趋势,但处于"安全"的边沿状态。需要从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战略角度维护制造业安全,引导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确保制造业的自我恢复力和对产业的控制力,从制造大国迈进制造强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黎璞 宋娟
能否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识别导致创新盲点的关键因素并有效规避,是创新成功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创新盲点识别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存在较大缺口。通过构建创新盲点识别指标体系,以南北车"中华之星"和CRH380A为系统创新的数据样本,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创新盲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盲点的形成主要在于创新生境、政府部门、供应商、核心企业、配套互补商及用户/购买者创新合作的非耦合性;创新盲点识别指标体系具有可信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生态进化理论和混沌理论,结合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特征,分析其知识优势(专有性、成本领先和利益领先)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即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点—链—网"立体演化过程,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演化分为生命周期阶段、生态进化阶段和混沌共生阶段;并以苹果、三星和华为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结合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对上述演化阶段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知识优势的演化体现了酝酿、成长、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过程;知识优势链的演化包括遗传、衍生、变异和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顾
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建创新生态体系的重要战略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力。国家高新区是发展众创空间的核心载体,在众创空间发展背景下,其应打通创新资源流通渠道和突破制度壁垒,促进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对接;加快创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构建以完备产业链为基础的创新链条,形成国家高新区持续优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玉雯 张青芬
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提升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是将国家高新区培育成为质量卓越的绿色增长极的重要途径。基于共生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我国129家国家高新区为研究样本,采用DEMATEL方法对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的17个测度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从中筛选出关键条件因素,运用fs QCA方法挖掘影响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的前因构型,从组态视角探析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的关键路径。研究发现:(1)具有多样共生性的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主体、绿色创新资源和绿色创新环境共同形成可持续绿色创新模式,对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具有重要影响;(2)驱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形成高能级的3条路径分别为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主体辐射带动型路径、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资源优势引领型路径和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主体—绿色创新资源—绿色创新环境协同驱动型路径。可见,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具有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促进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对于增强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能力以及协同提高绿色创新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腾 张钟元 郑飞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效应推动了创新生态系统演进,但影响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效应的机制尚未清晰。针对该研究缺口,应用295家高技术企业调查问卷数据,构建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探究创新生态系统影响反向知识溢出效应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的三个特征维度可通过知识集成能力影响反向知识溢出,且外部竞争程度在创新生态系统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多个路径中发挥调节作用。基于此,政府应扩大创新开放程度,促使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分别向行业探路者和技术试验场进行转型;根据本地创新生态系统现状,设定合理的系统惯例程度,协调系统内二元学习行为;打造“外紧—内松”的系统竞争环境,构建“核心—非核心”共生型集群网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蔡杜荣 于旭
近年来,企业创新的成败越来越依赖于它们所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哪些因素影响了创新生态系统成长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话题。基于新近的“架构者”理论,文章探究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新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架构者”及其对生态系统其他企业的影响,试图揭示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化机制。通过案例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文章发现:(1)在新生期,政府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架构者”,其政策效应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动力;(2)在成长期,先驱企业取代政府成为“架构者”,其通过对其他企业产生“跟随效应”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创新产出增加;(3)在成熟期,作为“架构者”的先驱企业对其他企业创新溢出存在“乘数效应”。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该根据创新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识别相应的“架构者”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从而发挥它们创新的带动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雪芹 高梓雅 徐亮
扩张期企业的战略重点为构建以自身技术产品为核心的企业创新生态,并成为这一时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对扩张期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战略及影响竞争优势的逻辑进行解析。研究发现,价值主张、平台赋能、网络配置和协同进化构成了扩张期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特质,生态特质有利于在新关系、新资源和新能力方面激发形成协同共生能量,而协同共生能量则有利于产生创新生产与创新应用的共生整合优势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知识优势的获取是提升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下的知识优势分为专有性、成本领先和利益领先3个维度,影响因素分为知识、能力、社会资本、利益和外部环境5个因素;建立影响因素-知识优势-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实证验证了知识优势由3个类型维度构成;5个影响因素与3类知识优势全部或部分显著正相关;3类知识优势与创新绩效全部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深入挖掘潜能、提升知识管理能力、形成高价值知识优势,实现卓越创新绩效提供管理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苏京春 孙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本文从对经济生活实践中多方现象总结而成的"理性预期失灵"原理出发,首先对需求方和供给方等市场主体有可能受到的理性预期失灵因素作出论述;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阶段界定科技金融市场,并对该市场中存在的理性预期失灵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理性预期失灵原理分析认识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科技金融"四个一"模式的内容和实质,并力求"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该模式进行精髓提炼,引出能够得以推广的范式中的有效核心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