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9)
2023(9447)
2022(8064)
2021(7634)
2020(6215)
2019(14031)
2018(13675)
2017(25520)
2016(13364)
2015(14686)
2014(14467)
2013(14247)
2012(12985)
2011(11985)
2010(12337)
2009(11354)
2008(11242)
2007(10358)
2006(9276)
2005(8294)
作者
(38983)
(32933)
(32739)
(30740)
(20824)
(15402)
(14457)
(12407)
(12135)
(11770)
(11144)
(10984)
(10687)
(10327)
(10156)
(10148)
(9794)
(9450)
(9326)
(9293)
(8115)
(8097)
(7882)
(7639)
(7409)
(7401)
(7305)
(7105)
(6501)
(6460)
学科
(55689)
经济(55632)
管理(48858)
(47969)
(42636)
企业(42636)
方法(20661)
技术(17840)
业经(16228)
(16071)
数学(15848)
数学方法(15648)
中国(14685)
地方(13666)
技术管理(12315)
环境(12282)
(12278)
(11538)
(11530)
产业(11417)
农业(11022)
理论(10838)
(10678)
(9870)
(9217)
(9212)
银行(9199)
(8893)
(8632)
贸易(8624)
机构
学院(200348)
大学(199022)
管理(82745)
(80940)
经济(79304)
理学(72190)
理学院(71372)
管理学(70254)
管理学院(69873)
研究(66313)
中国(49131)
(41950)
科学(40790)
(34918)
(32101)
(30749)
中心(30036)
(29851)
研究所(29494)
财经(28505)
业大(28123)
(27388)
师范(27111)
北京(26087)
(25690)
(24632)
(24273)
经济学(23334)
农业(23088)
商学(22722)
基金
项目(137512)
科学(111870)
基金(101606)
研究(101024)
(88691)
国家(87975)
科学基金(76970)
社会(66007)
社会科(62766)
社会科学(62753)
(54789)
基金项目(54634)
自然(50021)
自然科(48849)
自然科学(48837)
自然科学基金(48059)
(45929)
教育(45866)
编号(39407)
资助(38782)
(34473)
成果(31345)
创新(31128)
重点(31126)
(30686)
(29821)
课题(27999)
国家社会(27228)
(25775)
教育部(25749)
期刊
(92900)
经济(92900)
研究(55164)
中国(40508)
管理(34615)
科学(30173)
学报(27879)
(26938)
(25538)
教育(22233)
大学(21784)
学学(20400)
农业(18756)
技术(18105)
业经(17181)
(15583)
金融(15583)
财经(13839)
经济研究(13515)
科技(12447)
(12121)
问题(11617)
技术经济(10926)
(10591)
商业(10132)
现代(10118)
资源(9698)
(9547)
论坛(9547)
(9299)
共检索到291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劲松  宋娟  陈晓红  
架构者变迁及其战略行为演变如何促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进?本文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为对象,采用纵向案例方法探究这个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不同阶段,"架构者"动态变迁,不同架构者战略行为及其作用机制不同;同一架构者不同时期战略行为和作用机制也不同。新生期,政府作为"架构者",通过行政干预自上而下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雏形。扩展期和提升期,政府角色跨层次分离:向上成为宏观制度构建者,通过不断减弱的行政管理、增强的产业政策和科技资金资助,作为外部力量推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向下作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参与主体——关键用户,促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成熟期核心企业成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架构者,自底向上推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本研究从中观产业层次拓展了创新生态系统战略和架构演进研究,深化并丰富了大型复杂产品产业中政府角色和作用机制研究;为政府、企业培育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李盈  
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探索性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华为构建的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持续追踪1996—2022年系统“架构者”的资源编排行为及产生的资源编排结果,进而揭示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进机理。结果表明:“架构者”通过资源连接和资源积累行为,搭建系统架构,形成系统雏形;在此基础上,“架构者”通过资源束集和资源转化,拓展系统结构,优化系统功能;最后,“架构者”通过资源赋能和资源拓展推动系统走向成熟。研究对于核心企业通过资源编排推动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升级,进而产生颠覆性创新成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蔡杜荣  于旭  
近年来,企业创新的成败越来越依赖于它们所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哪些因素影响了创新生态系统成长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话题。基于新近的“架构者”理论,文章探究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新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架构者”及其对生态系统其他企业的影响,试图揭示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化机制。通过案例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文章发现:(1)在新生期,政府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架构者”,其政策效应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动力;(2)在成长期,先驱企业取代政府成为“架构者”,其通过对其他企业产生“跟随效应”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创新产出增加;(3)在成熟期,作为“架构者”的先驱企业对其他企业创新溢出存在“乘数效应”。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该根据创新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识别相应的“架构者”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从而发挥它们创新的带动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省  
文章在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脉络梳理的基础上,从定义、特征和维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将边界维度解析为组织差异化、价值差异化和功能差异化;将要素维度解析为产学研协同、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平台资源;将动力维度解析为制度导向、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据此构建了技术共享网络平台型、终端设备一体化型和开放式跨界整合型三种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并结合Google、Roadtohealth和浙大网新集团三个案例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模式;文章最后建议企业不但要明确自身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也要洞察所处创新生态系统的前景;政府不但要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更要着力于培养优良创新文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雪芹  张贵  高梓雅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演变的核心在于不同生命阶段创新目的的实现和不同目的之间的衔接转换。在解析企业的创新生态战略基础上,基于“创新目的性—主导战略—适配机理—竞争优势”的演变逻辑,构建生命周期内创新生态战略演变框架。分析发现:企业初创期重点嵌入依附一个外部支持性创新生态而实现更好的创新内能积累,以获取孵化生长优势;扩张期重点构建主导一个企业生态系统而协同创造更大价值,以获取共生整合优势;成熟期重点推进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重构而实现更好的外部环境适配,以获取变革再造优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戈兴成  季璐  
促进数字经济产业与创新生态系统深度耦合、实现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经济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分析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和演化阶段,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数字经济产业聚集、数字经济产业群落、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之后,按照“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更新期”的演化路径,由低级化向高级化不断演化,维持着系统的稳定。因此,应通过加强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系统主体结构以及构建系统发展政策体系等推动数字经济创新生态系统有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运生  
创新生态系统是由高科技企业以技术标准为创新耦合纽带,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基于构件/模块的知识异化、协同配套、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技术创新体系。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战略由专利许可、协作R&D、技术标准推广合作3个子战略构成,其中专利许可子战略包括专利交叉许可、专利单边许可、后发制人许可、免费许可四种基本模式,协作R&D子战略包括配套型、平台型、经济型协作R&D 3种基本模式,技术标准推广合作子战略包括行政型、市场型、联盟型技术标准推广合作3种基本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锦程  方卫华  
在政策变迁视角下构建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环境”演化分析框架,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为技术探索、示范推广、快速发展、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基于1991—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联合申请数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专利合作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迁与创新生态系统演变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电力公司逐渐成为网络中的核心节点,研究机构和高校成为次要核心节点;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共生的广度提升而深度降低,中心性和生态位变动较小,在技术上的应变性一直较强。对此应当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遵循产业规律;鼓励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多方深度参与的技术创新网络;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兼并重组;布局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助力国际技术竞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子洋   尹聪慧   张奔  
颠覆性技术对现有社会技术体制变革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其所在的创新生态系统,如何通过创新生态系统来实现对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培育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从逻辑、空间和时间维度构建多维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模型,通过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和运作揭示颠覆性技术的实现过程。以新能源汽车这一代表性颠覆性技术为例,基于该理论模型从行为主体(架构者、行动者)和运作机制(网络化)两个层面进行实践研究,主要分析以下问题:(1)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架构者”变迁及其战略行为,揭示不同的生态位阶段,主导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架构者特征;(2)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网络演化,探究随着生态位跃迁,创新生态系统的网络结构、行动者及其之间学习过程呈现的演化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培  刘世静  
学术界对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聚焦于互补者所具备的不同互补性关系对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机制,基于赋能理论视角,选取以JD集团为核心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及互补者K1和K2作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探索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与互补者之间的互动演化以及赋能过程,并通过互补者类型区分揭示赋能过程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核心企业的生态价值主张伴随数字平台的升级迭代不断清晰化和明确化,其动态演化性影响互补者数字创新结果;基于数字创新基础差异性的迁移型和原生型两类互补者表现出不同的互补关系演进路径,前者拥有一定的数字产品开发能力,与核心企业的关系是从双向唯一互补性关系逐步演变为唯一互补和超模互补共存的关系,而后者与核心企业则是从单边依赖的单向唯一互补性关系逐渐演化成双向唯一互补性关系、再到唯一互补和超模互补共存的关系;互补性关系具有动态演进性和差异性,影响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赋能过程,逐渐从核心企业单边输出式赋能转向生态多边共创式赋能。因此,核心企业基于数字平台搭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要重视不同演进阶段赋能机制的特点以有效激发互补者创新,各类企业要拥抱数字创新以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武建龙  王野  王志浩  黄静  
[目的/意义]科学揭示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路径和演进动力,可为我国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快速构建、成长和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然而目前对于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专门研究鲜有涉及。[方法/过程]运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思想,采用解释性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TD产业联盟3G、4G创新与发展历程考察,探究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路径分为代际演进路径和代内演进路径,代际演进是新旧创新生态系统更替,其演进动力来源于突破性创新驱动力、隐性需求拉动力、创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沈蕾  张悦  赵袁军  
创意的无边界性使得学者对创意产业的研究从产业链视角转入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本文根据创意产业及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内容,明确给出了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并采用知识图谱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构建了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知识演进体系。根据该研究体系,本文从知识管理、开放式创新,创新动因及价值创造四个方面对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回顾,并结合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对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系统性梳理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脉络,对国内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俊鹏  石秀  
将汽车产业与创新生态系统相结合,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总结归纳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因素,并对其中的经济、政府、市场、自然资源、人才、技术、资金七个维度的因素选取衡量指标,收集2006—2017年的产业数据,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分析各因素对我国汽车产业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系统演进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市场经济、人才支持、政府扶持,且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人才支持、市场经济、政府扶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绍波  
创新生态系统是核心创新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同行业竞争对手及产品服务的其他相关配套提供主体所构成的相互依赖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组织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技术配套的专用性、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以及技术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等原因,很容易滋生机会主义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包括协商机制、声誉机制、信息披露和平台开放机制及信任机制等几个方面,通过几种治理机制的综合运用可以达到克服机会主义行为、提高知识共享意愿的治理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航  
当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和实现产业结构成功转型的强大引擎。目前已有研究仅指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从政府扶持、加大投入、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等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已有政策性研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缺乏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章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切入,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并从创新集群发展、协同创新、创新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