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7)
- 2023(13470)
- 2022(11098)
- 2021(10084)
- 2020(8241)
- 2019(19136)
- 2018(18796)
- 2017(35678)
- 2016(18575)
- 2015(20398)
- 2014(20276)
- 2013(19976)
- 2012(18555)
- 2011(17042)
- 2010(17520)
- 2009(15934)
- 2008(15533)
- 2007(14029)
- 2006(12668)
- 2005(11676)
- 学科
- 济(89468)
- 经济(89411)
- 管理(53119)
- 业(52752)
- 企(43466)
- 企业(43466)
- 方法(32080)
- 数学(27621)
- 数学方法(27043)
- 地方(26965)
- 中国(26601)
- 农(22718)
- 业经(21699)
- 技术(20709)
- 学(15667)
- 地方经济(15541)
- 农业(15466)
- 贸(14785)
- 贸易(14767)
- 融(14284)
- 金融(14281)
- 制(14204)
- 易(14149)
- 产业(14138)
- 银(14043)
- 银行(14023)
- 财(14001)
- 理论(13955)
- 行(13702)
- 技术管理(13614)
- 机构
- 学院(263591)
- 大学(260106)
- 济(110066)
- 经济(107794)
- 管理(101904)
- 研究(93469)
- 理学(86919)
- 理学院(85912)
- 管理学(84201)
- 管理学院(83686)
- 中国(71070)
- 科学(56733)
- 京(56440)
- 财(47829)
- 所(47166)
- 研究所(42590)
- 江(42244)
- 中心(42237)
- 农(40877)
- 财经(36954)
- 业大(36763)
- 范(36435)
- 北京(36246)
- 师范(36079)
- 院(34660)
- 州(34197)
- 经(33297)
- 经济学(32995)
- 农业(31364)
- 技术(30268)
- 基金
- 项目(175632)
- 科学(139790)
- 研究(130733)
- 基金(124663)
- 家(108605)
- 国家(107741)
- 科学基金(93157)
- 社会(83275)
- 社会科(79247)
- 社会科学(79233)
- 省(72630)
- 基金项目(64934)
- 教育(59897)
- 划(59698)
- 自然(58443)
- 自然科(57196)
- 自然科学(57184)
- 自然科学基金(56137)
- 编号(52541)
- 资助(50539)
- 发(44132)
- 成果(42195)
- 创(41609)
- 重点(40267)
- 课题(38566)
- 创新(38057)
- 部(36929)
- 发展(35714)
- 展(35133)
- 国家社会(34271)
- 期刊
- 济(129453)
- 经济(129453)
- 研究(80812)
- 中国(62623)
- 管理(43426)
- 农(38367)
- 科学(37455)
- 学报(37036)
- 教育(36119)
- 财(34442)
- 大学(28932)
- 技术(28281)
- 学学(26853)
- 农业(26453)
- 融(25832)
- 金融(25832)
- 业经(23214)
- 经济研究(21108)
- 财经(17615)
- 问题(16111)
- 科技(15471)
- 经(15434)
- 技术经济(15205)
- 业(15128)
- 策(14652)
- 统计(14510)
- 商业(13500)
- 图书(12968)
- 坛(12882)
- 论坛(12882)
共检索到414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正中 高常水
产业创新平台是创新要素集成并引起产业变革,导致创新成果外溢及产业化的系统性形态,先导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群体化、群体间的协同进化与共生的系统。产业创新平台催生先导产业集群并进而贡献于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产业创新平台体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快速转型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产业创新平台 先导产业集群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龚丽敏 江诗松 魏江
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时却面临究竟该如何干预的政策困境。本文关注政府支持的产业集群创新平台,通过对浙江两个产业集群的比较案例研究,我们发现了产业集群特征、创新平台治理模式和创新平台功能定位的一般匹配模式。具体而言,产业集群的种群特征影响创新平台的治理模式,创新平台的治理模式和集群技术体制一同影响创新平台的功能定位。本研究的贡献包括:(1)提出了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分类学;(2)通过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创新实践丰富了集群的知识基础理论;(3)指出了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升级可以综合采纳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建设创新平台的战略。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平台 治理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崴伟 金雪军
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发展与升级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网络创新范式的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于产业集群内部与外部拥有完善的创新网络,并通过对中国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产业创新平台的案例研究,探讨如何构筑产业创新平台来构建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从而实现产业集群创新。
关键词:
创新网络 产业创新平台 集群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磊 谭清美 陆菲菲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世界产业变革的主流模式,并产生许多创新相关概念。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这些概念相互交叉但又不尽相同,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厘定标准。与国外相比,虽然中国产业创新、创新平台研究起步较晚,但最先定义了产业创新平台。随着"互联网+"和"工业4.0"在全球兴起,为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提供了明确导向,未来将与中国特色"互联网+"和"工业4.0"的实施工具——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生产力,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此,针对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下产业创新平台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进行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少军
中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双重任务。本文首先指出中国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其次,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运用商务成本理论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在国内不同区域之间转移的条件。最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产业外移到其它国家,中国应该立足于在位优势和大国优势构建国内价值链,以充分发挥学习曲线的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费钟琳 黄幸婷 曹丽
产业创新平台是在一定区域内围绕特定产业从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提供相关创新服务的知识基础设施。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思想,根据不同属性参与主体的组合发展了新的产业创新平台治理模式分类方法。通过对特定类型产业创新平台产品和服务属性及其受益排他性和消费竞争性的差异比较,明确不同类型治理模式的内涵特征,为未来研究不同产业领域创新活动在知识来源、专有条件、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做了理论准备;为选择与平台创新活动需要相适应的治理模式,提升产业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费钟琳 黄幸婷 曹丽
产业创新平台是在一定区域内围绕特定产业从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提供相关创新服务的知识基础设施。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思想,根据不同属性参与主体的组合发展了新的产业创新平台治理模式分类方法。通过对特定类型产业创新平台产品和服务属性及其受益排他性和消费竞争性的差异比较,明确不同类型治理模式的内涵特征,为未来研究不同产业领域创新活动在知识来源、专有条件、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做了理论准备;为选择与平台创新活动需要相适应的治理模式,提升产业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向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认为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以数字化、网络化和人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屠建飞 冯志敏
通过对模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集群内企业协作的技术创新链,分析了技术创新链的结构、模型和特点,构建了以技术创新链为基础的模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并给出了模具城技术创新平台的实例分析。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模具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磊 谭清美 陆菲菲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世界产业变革的主流模式,并产生许多创新相关概念。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这些概念相互交叉但又不尽相同,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厘定标准。与国外相比,虽然中国产业创新、创新平台研究起步较晚,但最先定义了产业创新平台。随着“互联网+”和“工业4。0”在全球兴起,为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提供了明确导向,未来将与中国特色“互联网+”和“工业4。0”的实施工具——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生产力,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此,针对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下产业创新平台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进行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广雄
文章基于系统论角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综合序参量、耦合机制和耦合协调类型等方面来描述这一复合系统耦合机制模型及时空协调性规律,探讨了加强系统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转移 耦合 时空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凤
文章在对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理论和区域创新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厘清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通过理论归纳,对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机制进行阶段性分析,以获得两者互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已掌握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立足于中原城市群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分析;以中原城市群为案例,探讨中原城市群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对策研究;对理论分析和量化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观点,以期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耦合模型 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牧南 杨建梅
文章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产业集群创新平台构建理论。该理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知识管理在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培育以及产业集群演化等领域的作用。另外,构建统一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在降低单个企业知识管理成本、提高集群内各要素之间交互效率,以及提高科研转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管理 创新平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丽 赵峰
资源型城市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系统脆弱,资源过度开采后会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为了解决该问题,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进行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走上了区域创新发展道路。基于此,创新性提出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平台点极发展模式,界定了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平台点极发展模式的内涵,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平台点极发展模式评价体系,并采用正态云模型,以大庆市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朱伟珠 李春发
区域技术创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研究两者的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变特征,对探讨如何促进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全局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2004-2013年)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借助Geo Da空间分析软件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两者的高水平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呈线状分布。自东向西即从东南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