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1)
- 2023(13127)
- 2022(11342)
- 2021(10865)
- 2020(8993)
- 2019(21068)
- 2018(20770)
- 2017(40003)
- 2016(21190)
- 2015(24200)
- 2014(23947)
- 2013(23947)
- 2012(22041)
- 2011(19981)
- 2010(19803)
- 2009(18044)
- 2008(17573)
- 2007(14921)
- 2006(13037)
- 2005(11449)
- 学科
- 济(92148)
- 经济(92046)
- 管理(57505)
- 业(56588)
- 企(46385)
- 企业(46385)
- 方法(42038)
- 数学(36206)
- 数学方法(35896)
- 中国(25559)
- 贸(25426)
- 贸易(25412)
- 易(24712)
- 农(23637)
- 业经(20148)
- 财(19318)
- 地方(18295)
- 学(17740)
- 农业(15363)
- 制(14928)
- 和(14249)
- 技术(14097)
- 环境(13797)
- 理论(13595)
- 产业(13308)
- 银(12469)
- 银行(12436)
- 融(12367)
- 金融(12366)
- 划(12053)
- 机构
- 大学(307030)
- 学院(303237)
- 济(132951)
- 经济(130580)
- 管理(122175)
- 研究(106781)
- 理学(106395)
- 理学院(105268)
- 管理学(103761)
- 管理学院(103237)
- 中国(78163)
- 京(65751)
- 科学(63097)
- 财(55400)
- 所(52519)
- 研究所(48259)
- 中心(46454)
- 财经(45576)
- 农(44652)
- 业大(42868)
- 北京(42129)
- 经(41723)
- 经济学(40858)
- 江(40783)
- 范(39490)
- 师范(39191)
- 院(38750)
- 经济学院(37039)
- 农业(35019)
- 财经大学(34097)
- 基金
- 项目(210529)
- 科学(166298)
- 研究(156503)
- 基金(154736)
- 家(134882)
- 国家(133566)
- 科学基金(114172)
- 社会(100350)
- 社会科(95286)
- 社会科学(95261)
- 基金项目(82037)
- 省(78797)
- 自然(72404)
- 自然科(70706)
- 自然科学(70690)
- 教育(69868)
- 自然科学基金(69451)
- 划(66946)
- 资助(63916)
- 编号(62604)
- 成果(50858)
- 部(47701)
- 重点(46699)
- 发(45811)
- 创(43942)
- 课题(42585)
- 国家社会(42039)
- 教育部(41240)
- 创新(41026)
- 人文(40172)
- 期刊
- 济(140591)
- 经济(140591)
- 研究(92582)
- 中国(53337)
- 学报(45262)
- 管理(44623)
- 科学(43520)
- 农(40705)
- 财(38695)
- 大学(34652)
- 学学(32490)
- 教育(30441)
- 农业(29384)
- 技术(24586)
- 经济研究(24288)
- 融(22641)
- 金融(22641)
- 业经(22083)
- 财经(21779)
- 贸(20431)
- 问题(19575)
- 经(18794)
- 国际(17924)
- 业(16081)
- 世界(16078)
- 图书(15924)
- 技术经济(14882)
- 科技(14838)
- 理论(14357)
- 现代(13691)
共检索到440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史智宇
本文运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大量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逐步从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因,并分析了影响我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本文最后对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宏波
本文在归纳、整理以往多种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较为全面、科学的产业内贸易评价体系,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主要5个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各种指标的测算,合理判断和比较了目前两地区服务业整体、部门间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并为今后如何加快该地区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提供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产业内贸易 中国 东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燕 邓荣荣
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运用Grubel和Lloyd(1975)与Greenaway,Hine和Milne(1994)的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行界定,并使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定因素有国家要素丰裕度差距、可持续发展差距和平均市场规模,而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产业特定因素因国家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秀莲
根据服务贸易的特征,本文将服务贸易互补性分为产业间贸易互补性与产业内贸易互补性,并依此改进了贸易互补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类型和互补水平,发现总体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服务贸易有一定的互补性,并且不管是何种互补类型,其互补性都动态上升。从国家来看,中国与东盟发达国家在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上产业间互补度最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互补度最高;与东盟新、老成员国互补度最高的都是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但涉及的服务部门不相同;从服务部门看,在保险、专有权与特许经营部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以产业间互补为主;在运输、旅游、金融等部门服务贸易以产业内互补为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创伟 谭娜 何传添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文章使用引力方程及分位数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异质性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平均而言,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盟国家当年的出口将会增加0.53%,进口将会增加0.62%。并且,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当贸易额相对较低时,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创造效应;但当贸易额相对较高时,贸易创造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寻求型是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投资动机,东盟国家丰富的资源禀赋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未发现显著的效率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在考虑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入滞后期、使用面板数据以及能源行业产出等因素后,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素霞 蒋茵 刘民权
一、引言全球化几乎是讨论发展、贸易和国际经济政治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迈克尔P.托达罗,2009),而国际贸易又是全球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全球经济在20世纪后半期得到了显著的扩张,其中一个显著的促进因素就是贸易和资本市场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极大地促进了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然而贸易自由化是通过经济增长促进了贫困的缓解还是加剧了贫困的发生、加剧了不平等,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主题之一。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认为贸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娟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现实结构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提供了实证素材和趋势分析。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服务贸易 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晓合 胡忠平
从上海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入手,使用贸易结合度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上海与东盟双边贸易正逐步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以及扩大双边贸易与经济合作潜力巨大的结论。
关键词:
上海 东盟 贸易结合度 双边贸易结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成亮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协议的达成,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经贸往来日益加深,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中国与东盟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各方越来越重视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环境产品进出口额变化、产品结构及市场分布,并探讨了发展环境产品贸易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非关税壁垒、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及贸易模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最后针对如何扩大中国与东盟环境产品贸易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 环境产品 贸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欣 王子泰 陈宇豪
文章以2002—2016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创意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文化产品出口潜力。结果显示,传统因素如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等仍然是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贸易自由度、国民宽带使用量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产品出口产生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间文化贸易效率整体较高,存在一定的贸易潜力,说明自贸区建设对双边文化产品贸易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峰 周文帅
中国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中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规模最大和增幅最快的国家,但在国际竞争力的四大指数中却逊色于菲律宾;中国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规模上,而菲律宾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效率上;与爱尔兰、印度等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的强国相比,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得益于全球服务外包,中国政府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支持,中国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兴红 杨泽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使研究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按照双方的经贸规模、贸易结构特点和相互投资水平,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分成三组,分别从双方的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经贸关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蓝庆新 郑云溪
产业内贸易是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中国-东盟区域产业内贸易发展必然带动成员国贸易结构调整,夯实经贸交流基础。目前,双边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水平发展较低;在产业内贸易发展过程中,垂直异质型贸易发展较快,且呈现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采取改善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志雄 王新哲
中国与东盟矿物产品贸易表现出产业间贸易特征,有向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趋势。双边产业内贸易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业规模差异、经济开放度差异,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东盟矿业产品贸易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加强政治互信,发挥政府在经济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对东盟国家矿业的投资,以产业投资促贸易发展;三是正确处理竞争,更大程度发挥互补;四是加强自主研发,提高产品利用率。
关键词:
矿物产品 产业内贸易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巧娟 李淑贞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0年大体上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且其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11%增长到2010的16%,东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运用格鲁贝尔-洛伊德(G-L)指数和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对2001—2010年中国和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而且贸易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保持平稳中有所上升。最后,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