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3)
2023(6329)
2022(5320)
2021(4757)
2020(4008)
2019(9341)
2018(9067)
2017(18478)
2016(9434)
2015(10964)
2014(11012)
2013(11078)
2012(10776)
2011(9932)
2010(10028)
2009(9335)
2008(9641)
2007(8462)
2006(7412)
2005(6549)
作者
(28062)
(23801)
(23754)
(22344)
(15567)
(11227)
(10725)
(9108)
(9007)
(8589)
(8152)
(8088)
(7605)
(7529)
(7525)
(7405)
(6977)
(6897)
(6825)
(6738)
(6044)
(5903)
(5822)
(5479)
(5409)
(5275)
(5214)
(4888)
(4843)
(4646)
学科
(56366)
经济(56308)
方法(29247)
(28928)
管理(27274)
数学(25202)
数学方法(25051)
(24334)
企业(24334)
(19209)
贸易(19202)
(18554)
(11933)
业经(11845)
(11437)
地方(11304)
中国(10755)
产业(10274)
(9324)
理论(8573)
技术(7857)
农业(7777)
(7737)
(7341)
财务(7338)
(7330)
金融(7329)
财务管理(7322)
(7315)
企业财务(6978)
机构
大学(157109)
学院(155528)
(75874)
经济(74828)
管理(60748)
理学(53607)
理学院(53085)
管理学(52397)
管理学院(52130)
研究(50342)
中国(36008)
(32873)
(31254)
财经(27443)
科学(27423)
经济学(25718)
(25015)
(24154)
经济学院(23620)
(22019)
研究所(21942)
中心(21679)
(21270)
财经大学(20593)
业大(19872)
(19284)
师范(19128)
北京(19120)
商学(18176)
(18120)
基金
项目(102603)
科学(82701)
基金(77655)
研究(76024)
(66324)
国家(65858)
科学基金(57184)
社会(51977)
社会科(49701)
社会科学(49694)
基金项目(40736)
(38608)
自然(34928)
教育(34738)
自然科(34148)
自然科学(34138)
自然科学基金(33596)
资助(32361)
(32168)
编号(28896)
(24412)
成果(23536)
重点(23251)
(23230)
国家社会(22458)
(21911)
教育部(21767)
人文(21289)
创新(20474)
课题(19936)
期刊
(77837)
经济(77837)
研究(46171)
(23594)
中国(21897)
管理(21612)
学报(21291)
科学(20386)
(18439)
大学(16963)
学学(16230)
(15087)
财经(14515)
经济研究(14240)
(12801)
金融(12801)
农业(12767)
(12612)
业经(12550)
问题(12349)
国际(12327)
技术(11529)
教育(11404)
商业(9397)
世界(8656)
技术经济(8478)
统计(8002)
(7212)
(7017)
贸易(7017)
共检索到219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仇怡  
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广泛应用和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现象。改革开放20余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本文主要采用Grubel和Lloyd(1975)提出的测量产业内贸易指数的G-L公式,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来分析我国1980-2003年的产业内贸易状况,以揭示我国这段时期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特点,为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俊  
近20年来,产业内贸易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如何测量产业内贸易?第二,从理论的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第三,从实证的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产业内贸易理论体系仍未完善。因此,对产业内贸易的任何尝试性研究都可能具有潜在的重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少东  何琳  
中印两国在资源禀赋上具有相似性,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接近,然而对于中印两国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多以指数分析为主,没有深入挖掘中印两国产业内贸易发生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强弱。文章正是基于上述事实,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试图理清中印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基本脉络、原因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提升两国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促进两国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朴贤玉  
产业内部贸易是指两个国家间进行同一种产品的交易 ,是与产业间贸易相对的概念。产业内部贸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 ,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逐步增加。本文介绍了产业内部贸易出现的理论背景以及GL指标计算方法。然后根据中国的实际数据 ,用GL指标分析了中国产业内部贸易情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婧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近年来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通过产业内贸易相关指标分析了2000-2009年中韩两国服务业及细分行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并选取了中韩两国GDP增长率的差异(GDPG)、中国对韩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SG)、贸易不平衡程度(TD)、韩币对人民币汇率(ER)五个因素实证分析了其对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GL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并以垂直型为主,只有旅游、运输和通讯三个细分行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同时GDPG和FDI对GL有显著影响,TD对GL有较显著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韩立岩  胡颖  
本文对美国与其22个贸易伙伴国的保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度量,并且使用Grubel-Lloyd IIT指数,建立2002年~2006年面板数据模型对保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开放度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流与保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市场规模差异与保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人均收入差异、市场不平衡度和对外直接投资均对保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的实践与内涵,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本文认为,传统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比较优势所生产的最终产品。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深入发展,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深化为中间产品,跨国公司实现了其主导下的全球资源在各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中的最优配置,其中中国以加工贸易的模式参与了全球竞争,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发生了根本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建民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70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支,主要是研究与揭示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在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水平相近国家之间发生的同一产业部门内某一种产品双向流动的原因、性质、效果以及利益。学习与借鉴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于制定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改善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民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70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支,主要是研究与揭示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在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水平相近国家之间发生的同一产业部门内某一种产品双方向流动的原因、性质、效果以及利益。学习与借鉴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于制订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改善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着重要意义。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三种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国安  范昌子  
自中欧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快速进展。经过2004年东扩的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也成为了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近十几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中欧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为主,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正逐步向水平方向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鹏  
本文利用Kandogan方法测算东亚七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从贸易角度研究该地区的产业分工形态。认为是产业特征、要素禀赋及国内政策差异导致东亚地区各个产业分工形态迥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逐步取得主导地位。本文概述了世界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征和产业特征,指出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福利效应,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和特点,预测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方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军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两国各自的增长幅度和增长成因有所差异。在农产品资源禀赋分类的基础上,对中美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符合各自的要素禀赋特征;2001年~2011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中多数年份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致,而2006年~2009三个年度由产业内贸易引致的增长又以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增长需要提升双边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康宁  韩剑  
结合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根据《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将中国和新加坡双边贸易的4332类商品划分为173个产业,对中新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做出实证分析:中国和新加坡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且保持着产业内垂直贸易的特征;影响中新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发展中新两国产业内贸易对促进两国以及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