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2)
- 2023(3947)
- 2022(3359)
- 2021(3033)
- 2020(2534)
- 2019(5988)
- 2018(5828)
- 2017(11900)
- 2016(5862)
- 2015(6754)
- 2014(7071)
- 2013(6988)
- 2012(6655)
- 2011(6148)
- 2010(6248)
- 2009(5844)
- 2008(5991)
- 2007(5238)
- 2006(4647)
- 2005(4124)
- 学科
- 济(36530)
- 经济(36502)
- 业(18190)
- 管理(17026)
- 贸(16882)
- 贸易(16875)
- 企(16523)
- 企业(16523)
- 易(16333)
- 方法(16067)
- 数学(12634)
- 数学方法(12567)
- 业经(8973)
- 产业(8963)
- 地方(8677)
- 农(7164)
- 中国(6767)
- 理论(6678)
- 关系(6460)
- 出(6227)
- 学(6007)
- 财(5915)
- 技术(5731)
- 出口(5424)
- 出口贸易(5424)
- 口(5424)
- 结构(5382)
- 地方经济(5186)
- 和(4736)
- 制(4499)
- 机构
- 学院(97314)
- 大学(96634)
- 济(49891)
- 经济(49187)
- 管理(37967)
- 理学(33438)
- 理学院(33118)
- 管理学(32688)
- 管理学院(32543)
- 研究(31404)
- 中国(22002)
- 财(19715)
- 京(19273)
- 科学(16534)
- 经济学(16413)
- 财经(16362)
- 经济学院(14944)
- 所(14943)
- 经(14723)
- 研究所(13508)
- 江(13484)
- 贸(13041)
- 中心(12793)
- 财经大学(12043)
- 北京(11940)
- 范(11855)
- 师范(11805)
- 商学(11741)
- 商学院(11638)
- 业大(11497)
- 基金
- 项目(61726)
- 科学(49491)
- 研究(47179)
- 基金(45477)
- 家(38251)
- 国家(37971)
- 科学基金(32935)
- 社会(32266)
- 社会科(30848)
- 社会科学(30846)
- 基金项目(23982)
- 省(23879)
- 教育(20699)
- 自然(19227)
- 划(19093)
- 自然科(18776)
- 自然科学(18772)
- 自然科学基金(18484)
- 资助(18471)
- 编号(18439)
- 发(14912)
- 成果(14497)
- 部(14190)
- 重点(13873)
- 创(13631)
- 国家社会(13488)
- 发展(12988)
- 人文(12915)
- 展(12836)
- 教育部(12691)
共检索到140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琳
本文对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美双边贸易中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市场容量扩大、跨国公司价值链管理的需要以及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构筑均有利于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国关税税率的大幅削减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规模经济和贸易障碍对其则尚存消极影响。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垂直差异化 直接投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耀祥
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通过对1981-2006年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按技术含量高低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呈增长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产业内贸易中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之势,表明中美两国在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上的差距正在缩小。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分工 产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柳剑平 张兴泉
本文通过对中美产业内贸易以及贸易摩擦产业分布状况的分析发现,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的产业中,中美贸易运行得较为顺畅,贸易摩擦大多发生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的产业中。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的产业中,由于其进行结构调整所产生的调整成本较大,减少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所得,从而引发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强化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产业内贸易 调整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瑞
本文通过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分行业水平以及产业内贸易类型的量化分析,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中美产业分工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结合质量差异的分析可使产业内贸易水平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变化趋势。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存性在不断上升,庞大的贸易规模对美国的贸易格局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存性也在不断加大,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急剧扩大,夸大了中国在世界生产及贸易体系中地位的改善程度,也夸大了中国从这种格局变化中获益的程度。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中美经济 依存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迅 李维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内产品同时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对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在回顾了传统计量方法的基础上 ,概括和推导出新的计量方法 ,并加以论证 ,进而归纳出当前最优的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最后 ,结合我国情况予以实证检验 ,并分析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计量方法 贸易平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的实践与内涵,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本文认为,传统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比较优势所生产的最终产品。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深入发展,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深化为中间产品,跨国公司实现了其主导下的全球资源在各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中的最优配置,其中中国以加工贸易的模式参与了全球竞争,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发生了根本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建民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70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支,主要是研究与揭示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在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水平相近国家之间发生的同一产业部门内某一种产品双向流动的原因、性质、效果以及利益。学习与借鉴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于制定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改善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民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70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支,主要是研究与揭示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在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水平相近国家之间发生的同一产业部门内某一种产品双方向流动的原因、性质、效果以及利益。学习与借鉴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于制订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改善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着重要意义。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三种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炳才
产业间贸易理论是指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强调国家的优势差异原因的贸易理论,而产业内贸易理论是指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等强调规模经济等原因的所谓新理论。两者构成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完整体系,均可以解释一定的经济贸易现实,并可以指导各类国家的贸易实践和政策制定,但两者在理论特点和政策建议等许多方面又有较大不同。加强对两类贸易理论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贸易格局,把握国际贸易及其政策走势,指导中国对外经贸实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新安
中美贸易差额的变化及其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姜新安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贸易关系开始解冻;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于同年7月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此后.两国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从197...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世俭 王丽军
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的逐步强大,使美国政府逐步改变了对华政策.1971年4月1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决定分五个步骤来恢复中美贸易.同年6月10日,白宫公布对华非战略性项目贸易货单,从而宣告结束了20年之久的对华贸易禁运.1971-1978年中美贸易处于恢复阶段,发展很迅速,短短7年间中美贸易从零发展到9.91亿美元(按美方统计达到11.8亿美元).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同年7月7日,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贸易关系协定".协定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