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6)
2023(6035)
2022(5036)
2021(4235)
2020(3511)
2019(7954)
2018(7641)
2017(15368)
2016(7526)
2015(8567)
2014(8776)
2013(9069)
2012(8837)
2011(8211)
2010(8470)
2009(8018)
2008(7602)
2007(6853)
2006(6409)
2005(5939)
作者
(22834)
(19564)
(19434)
(18511)
(12352)
(9023)
(8874)
(7559)
(7198)
(6921)
(6873)
(6450)
(6355)
(6137)
(6059)
(6010)
(5754)
(5551)
(5447)
(5115)
(5031)
(4711)
(4678)
(4469)
(4431)
(4330)
(4047)
(3952)
(3932)
(3727)
学科
(66582)
经济(66556)
管理(19928)
地方(19731)
方法(18978)
(18060)
(17865)
贸易(17856)
(17237)
数学(16339)
数学方法(16305)
地方经济(14197)
(13366)
企业(13366)
业经(12236)
产业(11567)
中国(11413)
(11308)
(9387)
环境(8035)
关系(7890)
农业(7746)
经济学(7636)
(7283)
(7151)
(6723)
(6645)
结构(6582)
(6442)
金融(6442)
机构
学院(126155)
大学(123022)
(75263)
经济(74293)
研究(48120)
管理(44919)
理学(38028)
理学院(37638)
管理学(37296)
管理学院(37068)
中国(35004)
(28612)
经济学(25629)
(24625)
科学(24242)
(23748)
经济学院(22995)
财经(22918)
研究所(21143)
(20576)
中心(20071)
(18978)
(17197)
(16717)
财经大学(16507)
(16079)
北京(15663)
科学院(15176)
(14633)
业大(14364)
基金
项目(76229)
科学(60224)
研究(57887)
基金(55808)
(47148)
国家(46855)
社会(41158)
科学基金(39917)
社会科(39435)
社会科学(39429)
(29512)
基金项目(28770)
教育(23508)
资助(22997)
(22926)
自然(21808)
编号(21592)
自然科(21154)
自然科学(21149)
自然科学基金(20780)
(20333)
国家社会(18171)
发展(17893)
(17830)
经济(17691)
(17677)
重点(17154)
(17040)
成果(16907)
(15642)
期刊
(91364)
经济(91364)
研究(43786)
中国(21207)
(20831)
管理(18446)
经济研究(17370)
(15147)
(14851)
科学(14213)
学报(13879)
问题(13492)
业经(13427)
国际(13007)
财经(12470)
大学(11249)
(11220)
学学(11121)
技术(10918)
(10708)
金融(10708)
农业(10460)
世界(9651)
技术经济(9102)
商业(8180)
经济问题(7824)
统计(7587)
(7170)
贸易(7170)
经济管理(6729)
共检索到202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德贵  夏海兰  李兴昌  
本文基于产品周期理论、质量创新驱动模型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了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模仿创新并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目标产品,不仅能提高本国国民的社会福利,而且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但是,这也会拉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研发技术差距。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则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在分析产业内贸易测度、分类及其利益的基础上,探讨产业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并从产业内贸易总水平、垂直差异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型产业内贸易等角度实证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垂直差异性产业内贸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而水平差异性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起着阻碍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本文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与内部效应结合起来分析人力资本效应、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联系。贸易不仅通过人力资本规模的扩大,而且通过差异产品之间替代弹性的增强实现世界差异产品种类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产业内贸易引起的竞争效应和人力资本外部效应对最终产品部门、资本品部门和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的配置状况产生影响,并且还会通过这种渠道影响人力资本内部效应和经济的长期增长。人力资本效应对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正面影响,贸易的竞争效应对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而贸易对长期增长的确切影响则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比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宣烨  李思慧  
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利用修正后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我国1985-2007年间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这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产业内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培源  
贸易的知识扩散效应和贸易竞争的资源配置效应是长期内产业内贸易影响增长的最根本的两个方面。本文将包含贸易知识扩散程度参数的人力资本积累函数引入Bucci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把模型拓展到开放经济环境,在动态贸易均衡中考察这两种效应。研究发现:贸易的知识扩散效应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经济增长;贸易竞争效应使人力资本更多地配置到低效率的非竞争性部门,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知识扩散效应和贸易竞争效应的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比较结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于立新  杨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婧  周发明  兰勇  
运用GL指数和GHM法分析了1992~2006年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发现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要贸易方式,而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运用Eviews5.0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在长期内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短期内同样存在这种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给出了两者之间交互影响的具体特征描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军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两国各自的增长幅度和增长成因有所差异。在农产品资源禀赋分类的基础上,对中美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符合各自的要素禀赋特征;2001年~2011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中多数年份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致,而2006年~2009三个年度由产业内贸易引致的增长又以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增长需要提升双边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迅  李维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内产品同时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对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在回顾了传统计量方法的基础上 ,概括和推导出新的计量方法 ,并加以论证 ,进而归纳出当前最优的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最后 ,结合我国情况予以实证检验 ,并分析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德伟  李连芬  
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进而陷入贫困化增长。本文构建了一个研究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分析框架,从过度竞争角度分析了贫困化增长的原因,并从理论上予以证明。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当一国某一部门的企业数量过多时,将会导致该国福利恶化。因此,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选择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时,一定要注意产品结构的差异化,避免低端的过度重复建设,谨防陷入贫困化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瑞  
本文通过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分行业水平以及产业内贸易类型的量化分析,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中美产业分工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结合质量差异的分析可使产业内贸易水平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变化趋势。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存性在不断上升,庞大的贸易规模对美国的贸易格局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存性也在不断加大,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急剧扩大,夸大了中国在世界生产及贸易体系中地位的改善程度,也夸大了中国从这种格局变化中获益的程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谢康  徐丽玮  
21世纪前50年,我国经济发展至少面临三大瓶颈: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本文以人均GDP、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作为反映我国经济质量和经济结构的指标,以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反映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指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国民经济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指出要从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有效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优化我国产业内贸易,特别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进  巫雪芬  
文章利用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标、产业内贸易与贸易额和GDP之间的相关关系对"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推动四国贸易的主要是产业间贸易,中国与印度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最高,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额对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弹性系数最大,中国与俄罗斯双边产业内贸易对推动两国GDP的作用最为突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韦苏倢  李立民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中国西南部地区因其与东盟的地理毗邻优势,而与东盟的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双边的产业内贸易增长也较快,产业内贸易体现了贸易带来的动态利益。本文借助现有统计数据,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双边贸易总量的变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以及双边产业内贸易与人均GDP的相关性,从而揭示中国西南部地区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以期为我国西南部地区的产业贸易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宇  王铮  
本文在全球治理模型的基础上,模拟分析美国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对进出口产品均提高关税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美国有针对性地增加产品关税对美国经济增长并不有利,其贸易保护政策可能难以持续,而如果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对进出口产品均提高关税,将使得印度以及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受到较大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受到需求推动和生产技术推动,主导贸易保护只会进一步加剧矛盾,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和协同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