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2)
- 2023(10500)
- 2022(8908)
- 2021(8146)
- 2020(6735)
- 2019(15162)
- 2018(14900)
- 2017(28207)
- 2016(15791)
- 2015(17457)
- 2014(17442)
- 2013(17146)
- 2012(16095)
- 2011(14405)
- 2010(14572)
- 2009(13286)
- 2008(13388)
- 2007(12249)
- 2006(10709)
- 2005(9562)
- 学科
- 济(64755)
- 经济(64688)
- 管理(44698)
- 业(43779)
- 企(36242)
- 企业(36242)
- 方法(28252)
- 数学(24298)
- 数学方法(24006)
- 农(17737)
- 财(17429)
- 中国(16191)
- 业经(15873)
- 学(14218)
- 制(13186)
- 贸(12841)
- 贸易(12833)
- 地方(12779)
- 易(12473)
- 产业(12184)
- 农业(11735)
- 务(11502)
- 财务(11484)
- 财务管理(11449)
- 理论(11316)
- 技术(10936)
- 企业财务(10882)
- 银(10255)
- 银行(10200)
- 行(9609)
- 机构
- 学院(227387)
- 大学(225606)
- 济(91982)
- 经济(90090)
- 管理(82139)
- 研究(76889)
- 理学(70842)
- 理学院(69993)
- 管理学(68555)
- 管理学院(68167)
- 中国(59710)
- 科学(49635)
- 京(47413)
- 农(45056)
- 财(41810)
- 所(40571)
- 业大(37947)
- 研究所(36893)
- 中心(35863)
- 农业(35847)
- 江(35557)
- 财经(33444)
- 经(30302)
- 北京(29359)
- 经济学(28810)
- 范(28786)
- 州(28435)
- 师范(28314)
- 院(27239)
- 经济学院(26270)
- 基金
- 项目(150679)
- 科学(116706)
- 基金(108162)
- 研究(104673)
- 家(96799)
- 国家(95969)
- 科学基金(80825)
- 社会(66670)
- 社会科(63359)
- 社会科学(63341)
- 省(60371)
- 基金项目(57345)
- 自然(53235)
- 自然科(52035)
- 自然科学(52020)
- 自然科学基金(51172)
- 划(50382)
- 教育(48466)
- 资助(44595)
- 编号(41116)
- 重点(34506)
- 发(32813)
- 成果(32739)
- 部(32292)
- 创(31638)
- 创新(29592)
- 科研(29104)
- 课题(29064)
- 计划(28957)
- 国家社会(27859)
- 期刊
- 济(101240)
- 经济(101240)
- 研究(64890)
- 中国(46120)
- 学报(43260)
- 农(40152)
- 科学(36821)
- 财(33731)
- 大学(31962)
- 学学(30395)
- 管理(30102)
- 农业(26747)
- 教育(24063)
- 融(22952)
- 金融(22952)
- 技术(18965)
- 业经(17318)
- 经济研究(16933)
- 财经(16896)
- 经(14776)
- 业(14249)
- 问题(13573)
- 版(12722)
- 业大(11556)
- 技术经济(11456)
- 贸(11312)
- 商业(11293)
- 科技(11278)
- 统计(10574)
- 国际(10147)
共检索到338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连峰
市场经济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依靠价格机制下的杠杠效应,货币币值作为重要的价格信号之一,通过改变国际分工成本和要素相对价格来重新配置社会资源,进而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中的货币币值、国际贸易以及产业结构理论进行梳理,分析了包含国际贸易和FDI双重路径下的人民币币值波动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并提出了利用人民币币值变动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人民币 国际贸易 FDI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宁 郑玉坤
本文选取汽车行业作为研究样本,以2005年7月和2010年6月两次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背景,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对人民币币值变动可能产生的出口效应和结构调整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我国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符合我国整体战略利益。
关键词:
汇率 出口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达学
最近一个时期,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都在议论人民币是否会贬值的问题。依笔者之见,理论上人民币不应该贬值,操作上不允许人民币贬值,实践中也不需要对人民币人为贬值。一、理论上人民币不应该贬值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经济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利用外资结构和投向不合理、经常项目持续性赤字、短期债务失控等。这些问题导致固定的平价汇率高于均衡汇率,本币存在巨大贬值压力,但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雷继唐
人民币的汇价是以它所代表的商品价值量为基础,即以货币的综合购买力为基础,同时结合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货币市场变化趋势等因素加以确定。人民币对外汇价所反映的是相对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的对比关系,所以人民币的对外汇价不宜固定不变,而是应该随着两种货币综合购买力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人民币汇率到底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调整?制定人民币汇率时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越来越成为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此作些探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志昂 陈株剑
自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币值能否保持稳定已成为国际社会及国内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既取决于现行人民币的定值高低,取决于国际收支的发展变化,也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走向,取决于国际经济中各国相对地位的变化。只有综合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守淦
目前我国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其币值波动呈现出"剪刀差"的走势。本文对这种波动态势的特点、成因以及保持合理波动区间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人民币币值 币值波动 剪刀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长新
人民币币值内贬外升悖论探源河海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许长新由于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汇率水平合理与否已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判断正确与否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通货膨胀。人民币的贬值理论上应造成人民币汇率贴水,但新外汇管理体制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勇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近年来人民币日益为周边国家所接受,成为流通中硬通货。尤其港、澳回归之后,与祖国内地经济的不断融合,以及台湾经济与大陆关系的日益密切,以“两岸四地”为依托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将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 人民币国际化 区域金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光溪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2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我国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经多次政策微调之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巴曙松 黄少明
港币利率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呈现与美元利率趋同的趋势,是港币利率走势的基本趋势。但是,2004年11月港币呈现明显与美元利率背离的趋势,这实际上反映出当前港币估值中的一个重要的变化,这就是人民币因素开始影响并参与决定港币市场利率的形成和变动,其机制主要是联系汇率制度套息功能出现部分失灵;同时,港币估值基础客观上越来越受到内地经济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其机制主要是港币已逐渐担当人民币资产的替代货币角色。因此,应当针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港币的利率走势及其估值机制进行调整,以巩固和改进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
关键词:
联系汇率 利率背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炜瀚 杨良敏 徐铮
中国能否随着石油买方地位的不断提高,实现并不断扩大石油进口的人民币结算,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现实问题。本文构建理论框架就中国十大进口来源国对于美元、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的态度以及双边贸易差额情况进行逐一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同主要石油进口来源国以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具有很大的可行空间,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作用,进而将其作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石油进口 结算货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红雨 张金梅
本文在对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Baysian VAR模型,对引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弱化是引发人民币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国际资本短期出现大规模流出是造成人民币贬值最直接的原因;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引发货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在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预期因素对人民币贬值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显著。由于中国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必要条件,因而人民币贬值只具备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改善,人民币将会重新回归持续升值的轨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红雨 张金梅
本文在对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Baysian VAR模型,对引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弱化是引发人民币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国际资本短期出现大规模流出是造成人民币贬值最直接的原因;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引发货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在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预期因素对人民币贬值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显著。由于中国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必要条件,因而人民币贬值只具备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改善,人民币将会重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玉坤
本文选取了汽车行业作为研究样本,以2005年7月和2010年6月两次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背景,对人民币升值的出口效应和结构调整效应、特别是产业内的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实现维持通胀水平的长期稳定、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内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利益,超过了灵活汇率制度对出口的暂时影响。因而,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符合"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主线。
关键词:
汇率 出口 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