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75)
2023(19977)
2022(17260)
2021(15681)
2020(13407)
2019(30595)
2018(30143)
2017(57880)
2016(31796)
2015(35609)
2014(35437)
2013(35127)
2012(32342)
2011(29122)
2010(28915)
2009(26335)
2008(25787)
2007(22817)
2006(19518)
2005(16891)
作者
(94605)
(79387)
(78693)
(74737)
(50090)
(38230)
(35672)
(31201)
(29798)
(28092)
(26660)
(26580)
(25068)
(24757)
(24559)
(24440)
(24366)
(23572)
(22685)
(22635)
(19891)
(19387)
(19049)
(17881)
(17877)
(17517)
(17471)
(17431)
(16032)
(15883)
学科
(128646)
经济(128502)
管理(91694)
(87267)
(72201)
企业(72201)
方法(62367)
数学(54763)
数学方法(54098)
(34331)
(33996)
中国(31382)
(29178)
业经(28713)
(26940)
贸易(26933)
(26211)
地方(25251)
农业(22875)
(21764)
财务(21684)
财务管理(21635)
(21592)
环境(21433)
技术(20644)
企业财务(20475)
理论(19744)
(19722)
(18013)
银行(17927)
机构
大学(456556)
学院(455225)
(180608)
管理(178339)
经济(176889)
理学(156056)
理学院(154315)
管理学(151351)
研究(151322)
管理学院(150567)
中国(109902)
科学(98267)
(95785)
(83380)
(80598)
(77131)
业大(74884)
研究所(71029)
中心(69508)
农业(66371)
财经(66075)
(65103)
(60166)
北京(59408)
(57796)
师范(57063)
经济学(55007)
(54801)
(52637)
经济学院(50182)
基金
项目(321597)
科学(251062)
基金(233626)
研究(225233)
(207180)
国家(205552)
科学基金(175208)
社会(141615)
社会科(134409)
社会科学(134371)
(126490)
基金项目(124231)
自然(117673)
自然科(114983)
自然科学(114947)
自然科学基金(112881)
(107007)
教育(103299)
资助(96845)
编号(89873)
重点(72633)
成果(71020)
(69914)
(68291)
(66647)
科研(62840)
创新(62329)
课题(61705)
计划(61221)
教育部(59168)
期刊
(185069)
经济(185069)
研究(122871)
学报(81946)
中国(78168)
(74259)
科学(70865)
(61400)
管理(61326)
大学(60312)
学学(57313)
农业(51008)
教育(42505)
技术(38041)
(34716)
金融(34716)
财经(31413)
业经(31346)
经济研究(30338)
(26910)
(26907)
问题(24851)
(23051)
科技(23020)
统计(22255)
图书(22171)
技术经济(21963)
业大(21180)
(20833)
理论(20581)
共检索到638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原嫄  席强敏  李国平  
碳排放逐步升高是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区域经济崛起的必然结果。论文的理论研究说明,产业关联水平反映了区域发展过程中产业多样化和分工细化的程度,相较于产业结构,产业关联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示意义更深刻。那么,产业关联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特征及其趋势将更接近于碳排放在经济发展驱动下的演进规律。因此,论文采用欧盟27国投入产出数据,在测算不同类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水平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类型制造业所对应的特征服务业类型,进而应用经济计量学工具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关联度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作为发达经济体,欧盟的制造业与服务业整体间产业关联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负效应;第二,低端、中端和高端制造业与各自对应特征服务业类型间产业关联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均较为显著,其强度呈现随制造业水平升级而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三,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分配性服务业间产业关联度的提高是实现区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并逐步下降的重要动力,而中端制造业与其对应特征服务业关联度提升对碳排放的正向效应将高于低端制造业主导时期。因此,结合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可以发现,碳排放的演化具有规律性特征,而以产业关联度入手的分析能够提供操作性更强的参考。目前,中国应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结构的过程中,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及其与制造业的关联水平,并采取积极措施降低交通运输业等分配性服务业的能耗强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原嫄  席强敏  李国平  
碳排放逐步升高是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区域经济崛起的必然结果。论文的理论研究说明,产业关联水平反映了区域发展过程中产业多样化和分工细化的程度,相较于产业结构,产业关联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示意义更深刻。那么,产业关联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特征及其趋势将更接近于碳排放在经济发展驱动下的演进规律。因此,论文采用欧盟27国投入产出数据,在测算不同类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水平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类型制造业所对应的特征服务业类型,进而应用经济计量学工具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关联度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原嫄  李国平  
产业关联水平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驱动力,因而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产业关联度逐步受到广泛关注。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欧盟27国累积投入产出表对各产业关联度进行测算,建立产业关联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的理论影响模型,进而应用计量经济工具对产业关联度的影响效应及强度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模型动态均衡分析证实了产业关联度的提升对于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水平具有正向效应;第二,高端制造业主要与生产性、分配性服务业关联,中端制造业主要与分配性服务业关联,低端制造业主要与分配性、消费性服务业关联;第三,在不同制造业分类背景下的计量分析显示,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产业关联度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由缓和增长至快速推动、最终进入稳定趋缓状态。结合中国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认为,应在重视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大力推动高端、中端制造业及其对应特征服务业类型的关联度,这将为中国经济实现平稳、持续增长提供更为坚持的保障。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兴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纠正资源错配。国民经济中投入产出关联存在放大资源错配损失的可能,因此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建立了模型分析框架,探讨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损失效应的放大机理,分析三种经济类型中放大机制的异同,并使用中国1995—2011年17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入产出关联会放大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损失,平均而言,能够使产出损失放大2~3倍;从经济类型看,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强,而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弱;不同行业部门对总体经济损失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且处于动态变化中。总体而言,我国投入产出关联的损失放大系数合计值在不断上升,表明我国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造成损失的放大机制在不断增强。政府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若改善重点行业的资源错配状况,可以取得较大的经济绩效。研究结论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类型应逐渐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过渡,以弱化投入产出关联对错配损失的放大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邸玉娜  
欧盟碳泄漏的量化研究是全球减排责任分配的依据,是欧盟征收碳关税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实践自主贡献的重要指引。文中基于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1995-2011年欧盟对中国碳泄漏的产业分布、总体规模;欧盟对世界主要国家碳泄漏流向以及中国各产业对欧盟碳泄漏的敏感程度。测度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碳泄漏规模呈现上升趋势,其中60%以上的碳泄漏分布在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其他非金属矿物、水路运输、化学制品及航空运输等5个产业。从世界13个主要经济体国家看,欧盟对中国的碳泄漏量占其对世界碳泄漏总量的比重下降最快:从1995年的20.12%下降到2011年的7.41%,排名从第2位下降到第6位。虽然碳泄漏率即敏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大丰  
我国的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建立在碳生产率基础上的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可以降低碳排放,但是由于经济系统存在复杂的产业关联,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构成较大的冲击。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既要考虑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又要考虑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力。运用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碳排放的影响力系数,综合考虑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碳排放的影响力,指出既可以降低碳排放、又可以保持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剑波  郭风  
中国对外贸易碳排放问题已经被诸多学者从不同层面进行了研究,但还尚未涉及到从总体、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碳排放竞争力水平问题。笔者借鉴贸易竞争力(TC)指数分析法,构建起对外贸易碳排放竞争力指数,并运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分别从总体、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测度和剖析中国对外贸易碳排放的竞争力水平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总体对外贸易碳排放竞争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同产品部门的贸易碳排放竞争力指数不同,这意味着有的产品部门贸易碳排放竞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同斌  高铁梅  
本文基于美、英、日、中、印、巴六国投入产出数据,采用结构分解模型的测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和消费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出的贡献程度远小于其他发达国家,但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驱动型"特征明显,净出口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呈现出"一枝独秀"局面。本文采用非完全假设抽取法的测度结果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后向关联最大且逐步增强。相比发达国家,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工业行业效率的提升最为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任静一  
本文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为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存在紧密的后向关联关系,且关联度呈上升态势;同时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也存在前向关联关系,但前向关联度呈下降态势。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对少数几个产业产品的消耗度较高,所以必须优化上海的产业结构。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在增强,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却大大减弱;产业感应度也大幅下降,表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并未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真正融合对接。另外,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受消费的影响较大,是典型的"消费依赖型"产业,出口和投资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有减弱态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王明雁  
在对流通业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的前提下,以历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流通业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相关指标,对流通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历年相关数据,揭示流通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的演变趋势。从产业关联视角看,流通业在中间需求结构方面呈现出中间产品属性逐渐减弱、最终消费属性逐渐增强的趋势,但目前其中间产品属性仍高于最终消费属性;在中间投入结构方面的演变趋势呈现出行业分化的态势,批发和零售业的中间投入率逐渐递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冯小康  
文章基于我国1987、1992、1997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和历年的生产者服务业细分行业,运用完全消耗系数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的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信息化阶段正在逐步深入。相比于美国,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而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却偏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建平  谭庭  李园园  贺腊梅  
借鉴区域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构建旅游产业关联效应结构性分解模型,测算并分析2002、2007与2012年中国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变化特征及内在结构。研究发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在整体上呈上升态势,但体现产业关联机制"能力"的旅游业关联总效应相对较小;溢出效应是旅游业关联总效应变化的关键,对其他产业的拉动能力明显,而乘数效应是其他产业关联总效应变化的核心,其他产业对旅游业的溢出性影响较弱;不同旅游业子部门中住宿、餐饮等部门的内生发展能力显著,交通、购物、游览及其他部门则相对不足,游览、交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段先盛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技术(SDA)方法,通过对产业份额及其变化值的分解,构建了分析中间生产和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中国1995年、1997年、2000年、2002年和2005年的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实证分析了中间生产和最终需求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发现最终需求的产业分布结构已取代中间生产结构,成为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第一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坤  殷朝华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现了巨大的量的积累,但随着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对质的提升需求越来越迫切。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供给侧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产业关联性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利用我国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投入产出表相关参数和网络结构模型相关参数研究我国产业关联性及其经济影响,以期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必好  黄浩杰  
产业内水平分工能够提高岗位设置精细化,优化加工制造部门与专业科研部门之间要素组合。以阿西姆格鲁垂直一体化和技术模型为基础,利用全国7次投入产出调查动态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制造部门前向水平分工,依靠购买专业科研部门技术创新要素,增加物质要素和创新要素数量,但加工制造部门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削弱;加工制造部门后向水平分工,将会加大独立研发力度,依靠自身力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