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9)
- 2023(10096)
- 2022(8782)
- 2021(8029)
- 2020(7022)
- 2019(16272)
- 2018(16088)
- 2017(31673)
- 2016(17206)
- 2015(19460)
- 2014(19407)
- 2013(19362)
- 2012(18332)
- 2011(16640)
- 2010(16574)
- 2009(15158)
- 2008(15140)
- 2007(13744)
- 2006(11749)
- 2005(10540)
- 学科
- 济(75038)
- 经济(74977)
- 管理(45286)
- 业(44363)
- 企(35257)
- 企业(35257)
- 方法(32951)
- 数学(28821)
- 数学方法(28557)
- 农(22060)
- 地方(19415)
- 中国(17395)
- 学(17338)
- 财(17178)
- 业经(16746)
- 农业(14444)
- 环境(13604)
- 贸(13378)
- 制(13376)
- 贸易(13372)
- 易(12887)
- 和(12033)
- 产业(11468)
- 技术(10961)
- 理论(10643)
- 务(10626)
- 财务(10607)
- 财务管理(10581)
- 融(10357)
- 金融(10354)
- 机构
- 学院(247653)
- 大学(247190)
- 济(100563)
- 经济(98310)
- 管理(93838)
- 研究(85995)
- 理学(81085)
- 理学院(80058)
- 管理学(78591)
- 管理学院(78122)
- 中国(63648)
- 科学(55921)
- 京(52795)
- 农(45382)
- 财(44295)
- 所(44214)
- 中心(40677)
- 研究所(40628)
- 业大(39282)
- 江(37955)
- 农业(35779)
- 财经(35539)
- 范(34439)
- 师范(34101)
- 北京(32890)
- 经(32108)
- 院(31150)
- 经济学(30748)
- 州(30272)
- 经济学院(28036)
- 基金
- 项目(169373)
- 科学(132876)
- 基金(122043)
- 研究(121642)
- 家(107335)
- 国家(106498)
- 科学基金(90446)
- 社会(76074)
- 社会科(72123)
- 社会科学(72102)
- 省(67573)
- 基金项目(66241)
- 自然(59359)
- 自然科(57810)
- 自然科学(57793)
- 划(56909)
- 自然科学基金(56766)
- 教育(54491)
- 编号(49329)
- 资助(48986)
- 成果(39347)
- 重点(39062)
- 发(38494)
- 部(36770)
- 创(35251)
- 课题(33868)
- 创新(32990)
- 科研(32786)
- 计划(31860)
- 国家社会(31156)
- 期刊
- 济(110752)
- 经济(110752)
- 研究(68749)
- 中国(45756)
- 学报(41199)
- 农(40222)
- 科学(38147)
- 财(34390)
- 管理(30868)
- 大学(30123)
- 学学(28465)
- 农业(27237)
- 教育(22830)
- 技术(20555)
- 融(19788)
- 金融(19788)
- 业经(19336)
- 经济研究(17468)
- 财经(17028)
- 问题(15449)
- 业(15204)
- 经(14780)
- 资源(13864)
- 图书(12861)
- 版(12699)
- 技术经济(12487)
- 科技(12021)
- 商业(11587)
- 理论(11461)
- 统计(11295)
共检索到358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鹏 王艳艳
产业共生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化图谱及稳定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并不一样。为了对产业共生网络的演化特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该文基于产业共生的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以上海市莘庄生态产业园为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年份的产业共生网络结构特征演化图谱分析。在此基础上,模拟并测度了选择性"攻击"情况下网络稳定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共生网络内的多元共生关系有利于企业集聚式发展,多中心嵌套式网络形态可以提高其稳定性,产业共生网络的自发演化具有滞后性,政府合理规划和指引有助于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华平
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和创新中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动态复杂网络系统,其形成与动态演化存在路径依赖。文章认为,在产业集群演化的过程中,其稳定性非常重要,可直接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期的动力机制与生成期动力机制相比具有更稳定的作用机制,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产业集群的抗风险能力;而在衰退期,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的稳定性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动态演化 路径依赖 稳定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萌 姜振寰 胡军
工业共生网络是生态工业园内企业生态合作的主要组织形式,能否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组织结构出发,将其运作模式分为依托型、平等型和嵌套型三种。运用生物学中描述不同种群共生现象的Logistic模型,求解不同运作模式下企业共生的稳定性条件。认为由于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不同,其面临的风险和具有的效率就不同,因而网络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各有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为实现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业共生网络 运作模式 稳定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顺利 周科平 胡小龙
矿区产业生态系统(MIE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产业生态系统(IE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矿区产业生态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障碍。本文提出了矿区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MTIES)概念,分析了MTIES结构、功能和效益上的失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行生态重组,优化"关键种"企业的年龄结构,推行矿区生态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管理等实现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的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左志平 张波
根据生态工业园和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实践总结出三种集群式供应链网络共生模式,即依托型共生模式、平等型共生模式、动静脉共生模式。运用Logistic模型,对不同集群式供应链网络共生模式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向生态工业园进化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树琪 董福好 褚清梅
利用云南省"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开局年产业发展数据,通过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税收负担、税收弹性、税收质量影响的计量分析,研究证实,地方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影响税源质量和税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方产业结构与税源结构存在背离,导致税收增长乏力;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建筑业等税源优势影响增强。从中长期看,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资源税等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度、稳定性需要调整,除深化分税制体制改革外,地方还应积极发展规模经济,巩固现有税源基础,构建差异化地方税源体系和地方税种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璐 李梦雅 王军 张伟 何晓峰
运用GIS对2000~2013年上海石化近岸海床冲淤特征、机制及海堤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海床大范围为淤积区,但金山深槽冲刷强度较大。其中,2000~2004、2004~2008年以冲刷为主,年均净冲刷速率为5.27cm和10.52cm;2008~2012年以淤积为主,年均净淤积速率为8.50cm;2012~2013年冲淤较稳定,稳定区占总面积的76.04%;(2)8个断面北岸及深槽中部(断面Ⅴ)地形较稳定,但在深槽西部(断面Ⅰ和Ⅱ)和东部(断面Ⅶ和Ⅷ)南侧冲刷;离岸15m以浅海床以淤积为主;(3)海堤稳定评估中,第六次围堤岸段稳定性较低。总之,海床的冲刷与金山涨...
关键词:
海床冲淤 海堤稳定性 上海石化 杭州湾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孙颖 孙晓光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从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两个角度分析军民融合产业政产学研合作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构建博弈模型观察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行为,结合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演化稳定策略的选择,并仿真验证了理论研究。结果发现:在市场机制下政府补贴、违约金和收益分配系数对军民融合企业和学研机构开展合作创新有显著影响,但作用机制不同;在政府监管下合理税率、行政处罚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合作创新的稳定性。此外,政府在与企业、学研机构博弈中获得了最大化额外的社会收益,这样的“利益诉求”将增加其参与合作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郭瞳瞳
文章基于网络协调视角,理论分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EISN)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披露情况及EISN协调关系,探究其影响生态效率、关系质量及整体绩效的作用路径。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贵州生态产业园为例,运用调查问卷和路径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深入研究共生网络内部运作规律,对于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升网络绩效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正向促进网络协调,显著加强网络关系质量,提高生态效率并提升网络整体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璐 杜娟 徐冬梅
受生产集约化和消费集中化的双重影响,我国农村电商产业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为判定我国农村电商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及其结构稳定性,本文以2004、2009、2014、2019年我国三大经济区的农村电商产业相关系数为核心研究指标,采用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变异系数对农村电商产业空间结构稳定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
空间集聚 农村电商 变异系数 结构稳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相雪梅 赵炳新
产业关联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无形资源,本文把产业关联从经济空间拓展到地理空间,基于产业网络核结构,研究了核心产业群的空间分布,提出了产业网络核的空间效应概念,并设计了衡量这一效应的指标体系。实例分析验证了这一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了产业政策制定的新视角,利于产业升级及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喻宏伟 齐振宏 徐为 陈凤琴
生态工业园的稳定发展是关系到生态工业园实践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经济学、战略管理以及新经济社会学等角度通过分析网络组织的目标、网络组织的战略决策、网络组织的利益协调分享机制、网络组织的融资协调、网络组织文化嵌入和社会资本构建等方面来系统地探讨生态工业园稳定性的网络维度框架。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稳定性 网络组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凌月 张啸虎 罗瀛
创新空间既有研究以企业视角、宏观尺度、静态观察为主,缺乏对城市尺度创新空间测度方法的探索,难以有效分析城市创新活动空间演化特征。在梳理创新空间相关研究基础上,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原理,改进并提出城市创新空间定量测度方法,并以专利申请数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对上海2000年至2015年间市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布和创新中心演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获取的接近70万条专利申请数据进行精确空间定位,发现16年间的历时性演化呈现快速交通导向下的均质化扩散和多中心结构趋向。基于不同创新主体的研究则揭示了企业、个人、行业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创新空间演化路径的影响。其中,依托工业园区发展的企业主导了创新活动的空间扩散,决定了创新空间格局的演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福象 马健 程志宏
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以上海市六大支柱产业为例并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计量检验,结果支持了这一基本判断。本文研究还发现,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嵌入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并最终在产业结构转换值、就业结构转换值、经济效益转换值、摩尔结构转换值以及结构熵指数等方面有所反映。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产业升级 摩尔指数 结构熵指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平南 宋静 阮国祥
文章从组织演化的视角提出战略网络组织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历史性等特征,而其稳定性表现为具有适应外部环境的良好的社会属性和保证效率和有效性的良好的经济属性。由于战略网络组织的独特性,其稳定性还表现为伙伴的匹配性、关系的协同性和成员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战略网络稳定性的判定标准和评价模型。
关键词:
稳定性 组织演化 协同 战略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