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9)
2023(14431)
2022(12386)
2021(11572)
2020(9512)
2019(21923)
2018(21979)
2017(41813)
2016(22930)
2015(25705)
2014(25976)
2013(25637)
2012(23980)
2011(21806)
2010(22085)
2009(19996)
2008(19665)
2007(17487)
2006(15445)
2005(13968)
作者
(68283)
(56506)
(56215)
(53266)
(36169)
(27057)
(25578)
(22336)
(21540)
(20481)
(19283)
(19054)
(18028)
(17995)
(17466)
(17443)
(16737)
(16693)
(16125)
(16076)
(14195)
(14071)
(13734)
(12858)
(12728)
(12672)
(12604)
(12519)
(11542)
(11229)
学科
(99471)
经济(99374)
管理(62608)
(61053)
(49827)
企业(49827)
方法(40079)
数学(33494)
数学方法(33040)
中国(28220)
(26653)
地方(26077)
业经(23861)
(21745)
(20385)
农业(18128)
理论(17370)
(16607)
(16590)
贸易(16577)
(16086)
技术(16037)
(15968)
环境(15423)
(15353)
银行(15305)
(14890)
金融(14887)
(14725)
地方经济(14512)
机构
学院(328689)
大学(328159)
(129328)
管理(128286)
经济(126306)
研究(114895)
理学(110201)
理学院(108917)
管理学(106972)
管理学院(106386)
中国(84481)
科学(72575)
(72334)
(58909)
(57782)
(55128)
研究所(53643)
中心(51112)
业大(49557)
(49249)
北京(46466)
财经(45752)
(45714)
师范(45262)
农业(42993)
(41869)
(41374)
(40755)
经济学(37857)
技术(36421)
基金
项目(220965)
科学(172195)
研究(163389)
基金(156276)
(136098)
国家(134889)
科学基金(114904)
社会(100177)
社会科(94828)
社会科学(94807)
(88513)
基金项目(83028)
教育(74447)
自然(74092)
(73823)
自然科(72295)
自然科学(72279)
自然科学基金(70948)
编号(67676)
资助(64684)
成果(55551)
(51413)
重点(49694)
课题(47844)
(47547)
(46152)
创新(42933)
科研(41613)
项目编号(41406)
发展(41006)
期刊
(149626)
经济(149626)
研究(99132)
中国(66671)
学报(52267)
(50937)
管理(48533)
科学(48327)
教育(42324)
(41979)
大学(38846)
学学(36262)
农业(35756)
技术(30205)
(28302)
金融(28302)
业经(25799)
经济研究(23128)
财经(21684)
图书(19371)
问题(19328)
(18577)
(18479)
科技(16760)
技术经济(16396)
理论(16021)
现代(15223)
商业(14984)
实践(14691)
(14691)
共检索到493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珍珍  鲍星华  
文章从共生的起源以及共生的哲学涵义出发,探讨产业共生的内涵、产业共生模式的差异以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从中总结出产业共生的内涵包括自组织演化、共同进化、合理分工及合作竞争机制,并且这四个方面存在着内在本质的联系。共生在工业生态领域、企业管理领域、技术创新领域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业共生理论是未来研究中的一大热门话题,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在已有的共生模式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模式,将产业共生理论与演化经济学等结合起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敏  
物流产业是一个具有明显规模效益的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兼顾规模效益和竞争效益,这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来实现,而不能单纯依赖市场自发的调节机制。目前我国物流服务的低端市场过度竞争十分严重,高端市场发育不成熟,物流产业整体效益低下。因此应及时调整我国的物流产业组织政策,特别要在市场进入与退出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法规,以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哲  
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新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学斌  赵志锋  陈林  安慧  李国旗  刘秉儒  
甘草是我国两千多种草药中用量最大的一种传统中药材。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甘草的第一产区,尤其以宁夏、新疆、内蒙所产"西正"甘草久负盛名。甘草的药用价值及其强大的市场需求,致使野生甘草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论述了宁夏甘草的分布、资源现状及人工甘草发展形势,分析了宁夏甘草产业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凌  张亚男  
产业集群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沿海部分省市初步形成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文章结合重庆产业集群的现状,与浙江产业集群进行了比较,得出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进而对重庆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珊珊  鹿永华  林德荣  王萍萍  
蓝莓是开发前景广阔并价值较高的新兴小浆果。分析了中国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蓝莓产业在发展中品种筛选落后、栽培管理技术不完善、龙头企业拉动力不强和加工技术不成熟,以及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据此,针对问题提出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完善栽培管理技术;加强龙头企业的推动力,以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意识等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关冬梅  林海  颜冰  
文章首先对广东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认为目前正经历一个大的发展时期。对于广东创意产业如何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系统基模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系统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分析各个因素之间是如何影响,分析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杠杆解"。最后,文章建立了3个系统基模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宏  杜桂娟  
本文分析了我国苜蓿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如何发展我国苜蓿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承彬  蔡雪雄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言,文化是基础,创意是核心,产业化是方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文化资源利用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投融资、产业链、产业集聚、政策扶持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最后,从投融资、政策支撑、人才支持、产权保护、对外交流等方面提出发展扶持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勇燕  郭丽峰  
物联网产业是当前重大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形势。在对物联网产业的内涵、体系结构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基础上,基于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形势,重点分析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在标准规范、核心技术、稀缺资源、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瓶颈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波  刘凤勤  
本文在分析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不足,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侯梦婷  胡家香  刘爱军  
可食用昆虫作为食品的开发潜力巨大、营养价值高、环境污染低,但同时也面临消费者接受程度偏低、立法保障不健全、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和食品加工技术薄弱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食虫国家昆虫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昆虫食品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即加强昆虫食品宣传力度和科研投入力度,完善昆虫食品配套的法律法规,学习先进昆虫食品深加工技术,严格把控昆虫食品加工操作各环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瑶  崔宇杰  张延丰  
目的:文章在分析国内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各地区健康产业发展水平的收敛性进行分析,为更好的促进各地区健康产业均衡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基于全国工商企业注册信息数据,采用可视化方法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借鉴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收敛、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3种方法检验各地区健康产业发展水平的收敛特征。结果:(1)从健康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各地区健康产业发展在总量和结构上差异明显;(2)从健康产业发展收敛性来看,国内健康产业发展水平整体上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收敛,只存在短期的条件收敛,且这种收敛趋势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结论:建议政府应综合考虑地区健康产业发展的差异化特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差异化的健康产业政策,推动我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春香  
我国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整体发展水平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增强、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继续完善等。但是,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很低,而且我国的龙头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结合仍较松散。因此,要继续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带动能力,并进一步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和发展多元服务组织及大力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和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