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8)
2023(13491)
2022(11560)
2021(10674)
2020(8963)
2019(20768)
2018(20878)
2017(40919)
2016(21810)
2015(24753)
2014(24987)
2013(24813)
2012(22582)
2011(20573)
2010(20919)
2009(19126)
2008(18307)
2007(16056)
2006(14170)
2005(12452)
作者
(63722)
(52933)
(52685)
(50291)
(33776)
(25226)
(23855)
(20886)
(20115)
(18893)
(17945)
(17828)
(16853)
(16802)
(16373)
(16068)
(15776)
(15339)
(15040)
(14968)
(13149)
(13060)
(12820)
(12117)
(11853)
(11740)
(11607)
(11363)
(10698)
(10174)
学科
(113136)
经济(113043)
管理(62411)
(57885)
(48699)
企业(48699)
方法(47116)
数学(41455)
数学方法(40784)
地方(25210)
(23768)
中国(23757)
业经(22870)
(21577)
(19415)
理论(16548)
农业(15959)
地方经济(15905)
(15482)
(15480)
(15192)
贸易(15183)
环境(14822)
技术(14618)
(14610)
产业(14586)
(12741)
(12672)
金融(12670)
(12361)
机构
大学(319927)
学院(319820)
(136456)
经济(133705)
管理(129598)
理学(112905)
理学院(111706)
管理学(109607)
管理学院(109041)
研究(106307)
中国(76885)
(67651)
科学(65029)
(57331)
(52714)
研究所(48139)
中心(47008)
财经(46780)
(46144)
业大(45848)
(45274)
北京(42932)
(42344)
经济学(41463)
(41145)
师范(40808)
(38429)
(37007)
经济学院(37005)
农业(35871)
基金
项目(217900)
科学(171729)
研究(159683)
基金(157813)
(136286)
国家(135222)
科学基金(117099)
社会(101231)
社会科(96117)
社会科学(96088)
(85448)
基金项目(83474)
自然(75799)
自然科(74032)
自然科学(74020)
教育(72932)
自然科学基金(72647)
(70983)
资助(66415)
编号(64874)
成果(51785)
重点(48293)
(47478)
(47311)
(45092)
课题(44615)
创新(41994)
国家社会(41246)
教育部(41090)
科研(40986)
期刊
(152739)
经济(152739)
研究(95269)
中国(55391)
管理(49236)
学报(46405)
科学(44583)
(41662)
(41538)
大学(35639)
学学(33724)
教育(32687)
技术(30434)
农业(29341)
经济研究(25566)
业经(23993)
(23705)
金融(23705)
财经(23015)
(19803)
问题(19323)
技术经济(18219)
统计(16945)
图书(15631)
理论(15420)
科技(15294)
(15222)
商业(14987)
现代(14772)
(14736)
共检索到461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靖添  汪安佑  王泉文  
针对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等严重问题,我国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文章从目标层面、方法手段层面和区域空间层面对循环经济运行机理进行三维立体研究,提出了产业共生循环经济广义型模式:发展产业共生循环经济要在技术条件支撑力、市场配置内生力、政策调控牵引力、行政手段控制力和法规体系约束力的"五力"的共同支撑下,以现有的企业、园区、地区层面为基础,进一步向省区和跨省域的更大区域发展;以实现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技术创新为目标,进一步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福利水平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国秋  黄小勇  贾扬蕾  
通过把循环共生经济理念嵌入到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中,形成了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的四种模式:包装物生产商、包装物使用商、行业统一回收和第三方负责回收。通过比较发现,POMT生产商回收模式信息反馈容易、快速,但物流成本高,无法解决"孤儿产品",适合于生产商规模较大的企业;PUT包装商模式信息反馈也比较容易、快速,物流成本也较高,但无法解决"孤儿产品",适用于使用商规模较大的企业;IROT行业联合组合模式可以解决"孤儿产品",而且回收物流成本比较一般,但是信息反馈不易,会较大地影响企业形象;TPT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物流成本较小,能够解决"孤儿产品",但是信息必须通过契约获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安佑  王靖添  
煤炭发电产业每年有大量废渣量,占用大量耕地并需支付大量环保费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煤炭发电产业废渣问题成为全国各地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乌兰水泥集团公司作为实例,分析了电力—水泥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主要启示和建议为:①电力—水泥产业共生模式值得推广;②因地制宜,建立循环经济基地;③产业循环链的设计是关键;④不断进行循环利用技术研究;⑤拓展融资渠道;⑥引进人才,加大培训力度;⑦建设循环经济信息系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纯红  郝家龙  
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构建中的借鉴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促进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对产业集群的构建须进行理论创新,超越传统的模式,借鉴循环经济的思想,根据区域的综合比较优势来抉择产业集群,并以被组织的模式来积极推动产业集群的理性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正平  郑小保  江六一  
作为国家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城市,有必要对铜陵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特色、发展成效及经验加以总结、提炼,为同类型城市转型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新动力,为全国其他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借鉴。本文以铜陵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为研究对象,在铜、硫、石灰石等产业链物质流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循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研究了以资源产业链为特征的循环经济"铜陵模式"。概括地说,企业减量化,行业的耦合,能量的梯级利用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体现了"铜陵模式"的核心思想。循环经济"铜陵模式"的研究,既立足于现有产业,又高于现有产业,紧紧围绕现有产业优势,以循环经济新的生产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融入到铜陵市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恩柱  
长期以来,传统会计的会计模式都是在现行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会计仅仅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加以研究,只考虑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而忽视其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解决目前可持续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的“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快速发展给现行会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循环经济的特点、循环经济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我国近期制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总目标,系统地分析了现行会计模式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局限性及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延荣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范式从概念的提出到理论架构的基本形成经过了探索和争鸣的过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融合、发展与传播,循环经济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作者在总结国内外专家提出的循环经济“3+1”的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循环经济运行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祝平  欧阳强  
先进的文化模式是一种独特且重要的资源,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认识和处理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构建先进的循环经济文化模式,并应用文化资本与文化成本范式来对文化现象进行经济解释,又是特别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我国的循环经济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发扬,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世界循环经济理念的吸收和创新。本文以文化模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起点,从循环经济和文化模式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循环经济文化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先进循环经济文化模式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之浚  
本文在分析人与自然关系所经历的阶段、产业经济发展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经济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全新经济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和谐思想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贵富  
系统阐述了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分析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的“5+1”模式;建立了循环经济“5+1”循环模式的结构模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袁晓江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和重视政治经济学问题研究,2015年11月23日,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谭伟  周立云  
本文从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转型的背景入手,阐述了以任中为主的经济责任审计转型的意义。从流程再造和流程优化"双流"的视角出发,提出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转型的思路与方向;围绕"双流"融合模式的应用策略、应用选择、应用架构等问题,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转型的模式、主要路径及若干具体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健  周慧  
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转变需要新区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产业的生态化,文章首先阐述了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内涵,而后分析了滨海新区在优势产业及其他产业两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构建了滨海新区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总体架构,并对该模式的内容和特色作了具体阐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建国  杨育  刘爱军  刘娜  王家天  刘姣姣  
在分析单个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构建了化工一体化项目风险系统概念模型;并针对化工一体化中存在的风险,建立了一体化动态协同策略及其发展与衰退模式,进一步提出了实践一体化模式的宏观与微观政策,为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