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3)
2023(8061)
2022(6658)
2021(5817)
2020(4738)
2019(10516)
2018(10276)
2017(19466)
2016(10252)
2015(11449)
2014(11529)
2013(11632)
2012(11306)
2011(10400)
2010(10627)
2009(9677)
2008(9455)
2007(8874)
2006(8021)
2005(7513)
作者
(31196)
(25900)
(25781)
(24313)
(16433)
(12127)
(11640)
(10115)
(9794)
(9448)
(8920)
(8524)
(8365)
(8292)
(8165)
(7975)
(7742)
(7411)
(7410)
(7359)
(6687)
(6419)
(6399)
(5969)
(5861)
(5833)
(5794)
(5738)
(5291)
(5185)
学科
(55783)
经济(55743)
管理(30792)
(30509)
(22633)
企业(22633)
地方(20590)
中国(18253)
(16363)
技术(15572)
方法(14591)
业经(14501)
地方经济(12137)
数学(12037)
数学方法(11979)
农业(11633)
产业(11473)
(10347)
(9794)
(9463)
金融(9463)
(8922)
银行(8907)
环境(8903)
(8808)
(8721)
(8706)
贸易(8695)
技术管理(8597)
(8516)
机构
学院(153697)
大学(149509)
(69313)
经济(67931)
研究(58439)
管理(57677)
理学(48213)
理学院(47656)
管理学(47071)
管理学院(46754)
中国(44029)
科学(33994)
(33218)
(30572)
(29928)
研究所(26667)
中心(26257)
(25652)
(25326)
财经(22796)
北京(21732)
(21611)
师范(21408)
经济学(21132)
(21054)
业大(20875)
(20534)
(20497)
农业(19606)
(19044)
基金
项目(97224)
科学(77037)
研究(75361)
基金(67760)
(58249)
国家(57731)
科学基金(49190)
社会(48878)
社会科(46602)
社会科学(46596)
(40777)
基金项目(35458)
(32683)
教育(32629)
编号(30451)
(29052)
自然(28200)
自然科(27517)
自然科学(27515)
自然科学基金(27015)
资助(26689)
成果(24641)
发展(24094)
(23661)
课题(22492)
重点(22378)
(21775)
(20792)
创新(20431)
国家社会(20353)
期刊
(88083)
经济(88083)
研究(50934)
中国(38913)
(25572)
管理(23732)
(22212)
科学(20844)
学报(19894)
教育(19281)
农业(17951)
技术(17245)
(16683)
金融(16683)
业经(16023)
大学(15560)
学学(14585)
经济研究(14138)
问题(11403)
财经(11272)
技术经济(10094)
(9966)
(9387)
科技(9253)
(8634)
论坛(8634)
(8371)
商业(8261)
世界(8196)
现代(7726)
共检索到253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月龙  周立新  张卫国  
建立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三阶段博弈模型,基于政府视角研究了以企业研发投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共性技术支持合同的最优设计问题,并分析了合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足够多的政府预算是共性技术研发最优合同存在的前提,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随着政府预算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增长速度比政府支持投入的增长速度更快;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与共性技术市场化预期收益、企业及政府投入对共性技术研发成功的影响系数正相关,与双方单位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月龙  王琳  
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外包博弈模型,从政府视角研究以共性技术产出最大化为目标的最优政府支持性研发外包合同,并对最优外包合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足够多的政府预算是共性技术政府支持性最优研发外包合同存在的前提,最优合同条款随政府预算的增大而增多,企业保留收益增大倒逼政府预算增加;企业最优知识技术投入与共性技术价值系数以及从研发中分享的收益份额正相关,与政府支付的固定研发费用负相关;政府最优知识技术投入与固定研发费用及单位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企业最优投入与政府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与政府投入对研发成功的贡献系数正相关,且企业最优投入随其研发能力的增强而加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预算、项目前景及支持性资源分配3个方面提出共性技术研发外包合同实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元建  陈强  
本文对政府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遴选流程和组织架构进行设计。第一,分析国内相关文献,梳理共性技术的遴选方法,并简介美国、英国关于遴选程序、组织架构、方法等的实际做法。第二,对共性技术遴选流程进行设计,提出基于不同的政策目标,采用不同的共性技术遴选方法,并提出通过特征分析、优先度排序、必要性评估三个环节,对共性技术开展精细化遴选。第三,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的基本模式对遴选工作的组织架构进行设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楠  耿殿贺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之间共性技术的研发博弈,指出如果没有外界干预,企业和高校都不会主动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基于政府介入博弈后纳什均衡的改变,指出政府补贴是促进共性技术研发的有效方式,同时给出确定政府补贴的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佩  费方域  
以往研究政府对共性技术资助的绝大部分研究都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缺乏从政府资助对研发企业研发收益和风险影响的微观研究,并且到目前为止关于政府资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是具有互补还是替代效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企业进行共性技术开发和商业化的一个三阶段模型,从政府资助共性技术研发对研发企业收益和风险影响的微观角度研究了政府资助对共性技术研发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识别了共性研发失灵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政府对共性技术研发企业资助效果的作用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文章就政府资助共性技术研发的模式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元建  陈强  
从理论、制度和实践三个视角,研究美国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发的政策演进,并得出启示。首先,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将美国科技政策的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认为美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末介入民用共性技术研发;第二,梳理美国学术界关于共性技术的理论研究成果;第三,研究美国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发的ATP计划(先进技术计划)的法律制度及其变迁;第四,基于数据分析,指出共性技术政策实践,与理论解说和立法初衷存在偏差,比较、分析不同联邦机构对ATP计划的评价差异。最后,从共性技术理论研究和政策设计的角度,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波  彭瑾  康俊俊  
以政府购买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服务为选题,结合陕西省省情,提出了在国内建立关于共性技术研发的政府购买服务运行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简要分析了为顺利推行政府购买共性技术服务,关键是要解决购买什么、向谁购买、如何购买共性技术等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福前  张平  
本文研究共性技术研发(R&D)中政府的作用问题,对如下问题做出了回答:为什么政府要参与共性技术(R&D)?政府如何有效地参与到共性技术R&D中来?共性技术R&D中的合作行为会给技术研发带来什么影响?共性技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共性技术R&D中存在的"搭便车"行为会使得私人对共性技术R&D投资不足,这就为政府介入共性技术R&D提供了空间。共性技术R&D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通常会带来效率损失,政府采取"成本分担、利益共享"策略能很好地减轻此类效率损失。合作行为能使共性技术R&D中的"搭便车"这种给研发者带来负外部性的行为内部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郑月龙   刘思漫   白春光   张月月  
引入信息技术支持,将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及政府构成的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分为产出导向与过程导向情形,运用微分博弈分析两种情形下主体决策、收益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两种情形下产出弹性增量较小(大)时,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研发努力水平与收益系数正(负)相关,与双方努力成本系数及技术淘汰率负(正)相关,监控成本的影响与此类似;收益系数较大(小)时,双方努力水平与产出弹性及其增量正(负)相关;产出弹性增量较小时,双方努力水平和研发收益在产出导向情形更大,反之需考虑监控成本与高校院所努力成本系数的比值;成本补贴系数在过程导向情形下更小,当产出弹性增量较小或较大时政府收益在产出导向情形下更高,否则过程导向情形更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余泳泽  周茂华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借助1996-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整体较低,均值仅为0.268,但是呈稳步增长趋势。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之间的研发效率差异较大。制度环境、企业规模和企业在技术消化吸收经费上的支出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有正向影响,而政府政策支持没有使研发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变动对研发效率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纪珍  
产业共性技术为多项其它技术提供基础,具有宽广的应用范围和众多的技术使用者,由此决定了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存在双重失灵: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在共性技术供给过程中要同时解决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月龙  王琳  杨涛  
在信息不对称下,通过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利益分配博弈模型,首次运用纳什谈判解研究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利益分配最优合同设计问题,剖析最优合同及预期净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致使共性技术合作研发产生无谓损失;合作双方的谈判力仅正向影响研发双方的转移支付;利益分配比例随企业对研发成功的贡献水平的增大而变大,贡献水平通过分配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正向影响企业研发努力程度;双方研发努力程度随着自身单位努力成本及共性技术后续商业化难度减小而增大,随共性技术预期研发收益增大而增加;合作研发预期净收益与预期研发收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春林  聂银菊  李慧  
构建政府作用、知识共享与航空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绩效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作用对航空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协同研发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知识共享在二者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亮  马颖  
文章阐述了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共生理论及其解决共性技术研发的可行性,分析了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福全  李纪珍  顾淑林  陈浩  彭春燕  万劲波  
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理解共性技术,如何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这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话题。为此,我刊特组织了此次专题笔谈,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国共性技术研发中的问题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