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0)
- 2023(10111)
- 2022(7903)
- 2021(7299)
- 2020(6109)
- 2019(13646)
- 2018(13808)
- 2017(28367)
- 2016(15195)
- 2015(17127)
- 2014(17371)
- 2013(16966)
- 2012(15803)
- 2011(14402)
- 2010(14605)
- 2009(13918)
- 2008(13776)
- 2007(12652)
- 2006(11741)
- 2005(10886)
- 学科
- 济(66734)
- 经济(66672)
- 管理(46625)
- 业(46046)
- 企(36569)
- 企业(36569)
- 方法(24761)
- 中国(22284)
- 数学(21336)
- 数学方法(21116)
- 农(20571)
- 财(18480)
- 业经(17253)
- 制(15761)
- 地方(14586)
- 农业(13159)
- 贸(13090)
- 贸易(13081)
- 产业(12956)
- 易(12756)
- 银(12724)
- 银行(12711)
- 行(12222)
- 策(11888)
- 学(11713)
- 务(10915)
- 融(10888)
- 金融(10888)
- 财务(10881)
- 财务管理(10858)
- 机构
- 学院(225029)
- 大学(223864)
- 济(99053)
- 经济(97051)
- 管理(88120)
- 研究(75733)
- 理学(74726)
- 理学院(73954)
- 管理学(72911)
- 管理学院(72474)
- 中国(59822)
- 财(48739)
- 京(47453)
- 科学(42660)
- 财经(37640)
- 所(37372)
- 江(35034)
- 中心(34588)
- 经(33942)
- 研究所(33247)
- 农(32326)
- 经济学(30609)
- 北京(30368)
- 范(29239)
- 师范(28983)
- 业大(28420)
- 州(28017)
- 经济学院(27662)
- 财经大学(27592)
- 院(27272)
- 基金
- 项目(139005)
- 科学(110806)
- 研究(106775)
- 基金(100992)
- 家(85727)
- 国家(85019)
- 科学基金(73524)
- 社会(69227)
- 社会科(65755)
- 社会科学(65742)
- 省(53955)
- 基金项目(52457)
- 教育(48213)
- 编号(44951)
- 划(44774)
- 自然(44519)
- 自然科(43455)
- 自然科学(43444)
- 自然科学基金(42724)
- 资助(41237)
- 成果(38375)
- 发(31976)
- 部(31250)
- 重点(31063)
- 课题(30771)
- 创(28540)
- 国家社会(28538)
- 项目编号(27997)
- 性(27265)
- 教育部(27197)
- 期刊
- 济(114894)
- 经济(114894)
- 研究(72592)
- 中国(42699)
- 财(36028)
- 管理(33726)
- 农(30435)
- 学报(28917)
- 科学(27999)
- 融(26478)
- 金融(26478)
- 教育(23245)
- 大学(22561)
- 学学(20855)
- 业经(20665)
- 农业(20480)
- 经济研究(19616)
- 技术(19129)
- 财经(19002)
- 经(16477)
- 问题(16197)
- 图书(13724)
- 贸(13404)
- 理论(12452)
- 商业(12074)
- 技术经济(11582)
- 国际(11541)
- 现代(11339)
- 实践(11164)
- 践(11164)
共检索到348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克逸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和市场的一体化,我国已经加入WTO,面对开放的市场条件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如何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信息技术可以低成本扩散,而且具有边际收益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产业信息化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以及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化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宇 佟琳
产业结构升级是新常态下的重要命题。本文从分析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入手,提出产业结构升级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内在目标,并详细阐述了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最后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结构升级 财税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婷
文章采用2002-2014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矩估计方法,研究了信息化发展对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异化影响。得出的结论为:从全国层面看,信息化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有较好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第二产业却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中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第三产业却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纪玉山 周英 吴勇民
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决定论认为,经济的增长是产业结构转变的原因。作者根据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利用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这一结论进行了证伪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变迁并不是由经济的增长带来的,相反,产业结构的调整却是我国长期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为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比与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人均收入影响论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丽丽 周丹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既有市场的内生动力,也存在政策的扭曲。未来需求方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挖掘供给方技术进步的推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OECD在相关方面的税收经验,针对我国的情况提出了改善税收等政策扭曲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税收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戴罗仙 黄娜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偏差问题仍然突出,而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未能达到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与三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优化升级目标都存在不一致性,致使产业结构偏差无法得到纠正,因此,实行间接优惠为主、产业优惠为主的产业导向型税收优惠政策,实现内外资企业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一致性,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税收优惠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贵 苏志炯
产业信息化的主体是企业,只有企业高度信息化,产业信息化才有坚实的基础。针对我国产业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减少产业成本,加快产业成长步伐。
关键词:
产业信息化 产业成本 政策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海峰
我国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问题,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依据有关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提出我国应以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其自身的发展及对其他产业的扩散效应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并给出了实施这一战略的传导机制及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信息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和局域空间自相关的LISA地图,检验了我国各省域信息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并利用201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信息化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出研究结论:(1)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皆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二者呈现出区域聚集特征;(2)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冲击效应,表明信息化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具有明显促进作用;(3)科研水平、金融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外贸水平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信息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和局域空间自相关的LISA地图,检验了我国各省域信息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并利用201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信息化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出研究结论:(1)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皆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二者呈现出区域聚集特征;(2)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冲击效应,表明信息化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具有明显促进作用;(3)科研水平、金融化水平、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纪成君 孙晓霞
针对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否相互影响的问题,基于我国2005—2016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此来研究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三者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各自都存在较强的惯性;信息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都具有持久性;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升级对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持久;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具有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