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1)
- 2023(8343)
- 2022(6695)
- 2021(5851)
- 2020(5076)
- 2019(11163)
- 2018(10987)
- 2017(21913)
- 2016(11394)
- 2015(12859)
- 2014(12468)
- 2013(12688)
- 2012(11510)
- 2011(10037)
- 2010(10304)
- 2009(9870)
- 2008(10281)
- 2007(9415)
- 2006(8228)
- 2005(7666)
- 学科
- 业(76690)
- 企(72823)
- 企业(72823)
- 济(61959)
- 经济(61897)
- 管理(54463)
- 业经(28169)
- 方法(24426)
- 财(21994)
- 农(20679)
- 务(18169)
- 财务(18163)
- 财务管理(18156)
- 技术(17597)
- 企业财务(17200)
- 数学(16181)
- 数学方法(16133)
- 农业(16066)
- 策(12931)
- 划(12659)
- 企业经济(12643)
- 和(12438)
- 产业(12086)
- 制(11942)
- 中国(11885)
- 经营(11607)
- 理论(11545)
- 技术管理(11018)
- 地方(10573)
- 贸(10332)
- 机构
- 学院(176541)
- 大学(166629)
- 济(83361)
- 经济(82212)
- 管理(77940)
- 理学(66956)
- 理学院(66454)
- 管理学(65999)
- 管理学院(65664)
- 研究(51492)
- 中国(41881)
- 财(37142)
- 京(33862)
- 财经(29526)
- 江(27412)
- 科学(26802)
- 经(26597)
- 农(26261)
- 所(24833)
- 经济学(24303)
- 商学(23529)
- 商学院(23332)
- 中心(23307)
- 业大(22482)
- 经济学院(22055)
- 经济管理(21899)
- 研究所(21883)
- 财经大学(21334)
- 州(21305)
- 北京(21036)
- 基金
- 项目(109784)
- 科学(90153)
- 研究(84992)
- 基金(81337)
- 家(67830)
- 国家(67150)
- 科学基金(61340)
- 社会(57586)
- 社会科(54862)
- 社会科学(54850)
- 省(45158)
- 基金项目(43475)
- 自然(37637)
- 自然科(36803)
- 自然科学(36798)
- 教育(36440)
- 自然科学基金(36272)
- 划(34761)
- 编号(33867)
- 资助(31776)
- 业(30906)
- 创(27546)
- 发(25481)
- 成果(25179)
- 创新(24546)
- 部(24039)
- 重点(23807)
- 国家社会(23803)
- 制(23421)
- 人文(22300)
共检索到264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显君
关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主流理论是一种由内向外,主要集中于成本和全面质量管理(TQM)、营销及研发的战略思考模式,尽管外部环境分析作为必要的假设,但忽略了企业所在的行业不断发生“价值转移”现象或规律。本文提出,研究和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首先研究产业的价值转移规律,否则即使对产业竞争结构和内部资源把握得再准,也难以使企业获得充分的价值和持久的竞争优势。在这一思想引导下,本文分析了产业价值转移现象,并就企业如何基于产业价值转移制定竞争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价值转移 竞争优势 竞争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晓霞 李庆杨
随着对产业集群研究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集群内企业已成为一个更深入的视角。在综述知识转移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转移相关变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指出了集群中心企业知识转移的途径及政府在集群中心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最后,给出了集群中心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知识转移 中心企业 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行东 贾荣
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区位选择活动,通过将产业转移承接地特征区分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使用2001-2017年上海132家企业对外投资数据研究发现:承接地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具有互补效应;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分别是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对年龄、规模、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产业转移的影响是不同的。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显君 庞丽 徐可
主流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汽车产业"集体迷失"、"大弱小强"等特殊竞争现象。本文从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的新视角,探索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形成机制。在对以往文献梳理基础上,建立了竞争优势理论模型、提出若干假设;采用我国汽车企业大样本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式模型(SEM)等定量方法,检验了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价值转移的搜索和预警、路径创新的组合与匹配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积极影响,并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因子;价值转移的搜索和预警对路径创新方向、方式和强度的正向作用显著;价值转移与路径创新的耦合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企业,由于资源和能力的双重约束而必须有效选择创新组合,其前提是建立产业价值转移的搜索预警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三林 付铁山
依据7-Eleven新加坡的案例研究,本文将零售企业竞争优势国际转移中的本土化逻辑概括为要从母国向东道国转移怎样的竞争优势,东道国的商业环境与母国有怎样的不同,如何使竞争优势适应东道国的商业环境。与"经济上的商业环境因素"相比,政府政策、消费者生活习惯等"制度和社会上的商业环境因素"是零售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本土化时应考虑的因素。与制造业相比,零售业更易受到制度和社会方面的商业环境的重大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栾庆伟
评价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分析法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栾庆伟企业的竞争优势有两种形式,即差别优势和成本优势。价值链分析法(ValueChainAnalysis)正是通过差别分析和成本分析,找出公司在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利弊,因此是评价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的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高
本研究以顾客价值为理论基础、顾客价值分析为方法,对2003年中国手机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手机行业的竞争是在“物超所值”层面上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程度激烈;以行业平均为参考基准,手机行业存在着“优势”、“平均”和“劣势”3种优(劣)势类型,“优势类型”企业的手机“感知利益高”而“感知价格低”;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只在其中的一个方面领先是不够的;从竞争关系的角度看,手机行业存在着4个竞争阵营,多数企业都在同一个阵营里进行激烈竞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万青 郑梅莲
本文从价值链的概念出发 ,分析了价值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阐述了价值链管理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 ,并探讨了企业利用价值链管理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方法。
关键词:
价值链 价值链管理 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煊
本文提出的企业价值网络概念是对各种新兴运作模式的提炼与深化。企业价值网络具备网络经济、规模经济、风险对抗、粘滞效应和速度效应五种基本竞争优势效应。企业构筑价值网络的主要职责是:明确网络的客户价值定位,制定网络战略;根据网络战略吸收网络成员,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模式和有效的协调机制;合理分配网络利益,增强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及时调整网络成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光正
成本管理的范围已由生产成本管理扩展到对整个经营活动的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本文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从内部价值链、行业行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出发,寻求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成本竞争优势的措施。
关键词:
价值链 成本 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海红
随着市场营销领域“以顾客为导向”思想的建立,市场营销理念出现了从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到顾客价值的变化趋势。尤其对服务企业而言,顾客价值对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服务企业顾客价值的分类,构建基于顾客价值的服务企业竞争优势对服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顾客价值 竞争优势 服务企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伟 刘希宋
本文从价值链管理出发,研究了在开放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运用现代价值链管理理论,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再造和优化,消除价值链中的非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运行效率。探讨了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管理提高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价值链管理 现代企业 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齐振彪 何志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明 王新新
文章提出了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行为过程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企业构成;深入研究了企业能力及其提升;剖析了持续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与外在标志。最后,形成了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构成、能力、持续竞争优势与市场位势的内在逻辑关系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