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50)
- 2023(17280)
- 2022(14945)
- 2021(13900)
- 2020(11678)
- 2019(26495)
- 2018(26292)
- 2017(50752)
- 2016(27091)
- 2015(30143)
- 2014(29176)
- 2013(28428)
- 2012(25562)
- 2011(22837)
- 2010(22791)
- 2009(20525)
- 2008(19616)
- 2007(16983)
- 2006(14646)
- 2005(12382)
- 学科
- 济(104919)
- 经济(104823)
- 管理(80526)
- 业(76174)
- 企(64763)
- 企业(64763)
- 方法(48315)
- 数学(41446)
- 数学方法(40847)
- 农(28138)
- 中国(27272)
- 业经(26313)
- 财(25339)
- 地方(22297)
- 技术(22090)
- 学(21937)
- 制(20252)
- 贸(19156)
- 贸易(19142)
- 农业(18893)
- 环境(18764)
- 理论(18545)
- 易(18446)
- 银(18369)
- 银行(18329)
- 行(17269)
- 和(17047)
- 务(16478)
- 财务(16404)
- 财务管理(16364)
- 机构
- 学院(364960)
- 大学(364227)
- 管理(150016)
- 济(144324)
- 经济(141237)
- 理学(130679)
- 理学院(129283)
- 管理学(126969)
- 管理学院(126291)
- 研究(116735)
- 中国(88193)
- 京(76916)
- 科学(72430)
- 财(63939)
- 所(55789)
- 农(54710)
- 中心(54709)
- 业大(54310)
- 江(52655)
- 财经(52106)
- 研究所(51142)
- 北京(48037)
- 范(47807)
- 经(47519)
- 师范(47350)
- 院(43669)
- 州(43208)
- 经济学(43006)
- 农业(42578)
- 财经大学(39067)
- 基金
- 项目(259375)
- 科学(205554)
- 研究(190839)
- 基金(188391)
- 家(163284)
- 国家(161960)
- 科学基金(141357)
- 社会(120719)
- 社会科(114491)
- 社会科学(114466)
- 省(102517)
- 基金项目(100600)
- 自然(92171)
- 自然科(90039)
- 自然科学(90019)
- 自然科学基金(88397)
- 教育(87694)
- 划(85397)
- 编号(77818)
- 资助(76111)
- 成果(60591)
- 重点(57702)
- 创(57207)
- 部(56196)
- 发(55603)
- 课题(52792)
- 创新(52786)
- 国家社会(49695)
- 科研(49315)
- 大学(48691)
- 期刊
- 济(152591)
- 经济(152591)
- 研究(102578)
- 中国(67478)
- 管理(56490)
- 学报(54720)
- 科学(51622)
- 农(48559)
- 财(48190)
- 大学(42630)
- 教育(41535)
- 学学(39979)
- 技术(34412)
- 农业(33965)
- 融(32036)
- 金融(32036)
- 业经(27392)
- 经济研究(24354)
- 财经(24339)
- 经(20876)
- 科技(19543)
- 图书(19383)
- 问题(19332)
- 业(18365)
- 技术经济(18056)
- 理论(17342)
- 商业(17068)
- 资源(16572)
- 版(16373)
- 现代(16368)
共检索到521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雪 沈灏 王栋晗
数字经济时代,场景成为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演化的新范式,但现有文献并未进行充分揭示。采用纵向案例研究解构产业互联网平台场景创新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演化的机制。结果表明,场景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的逻辑基础是“场景洞察—场景创造—场景赋能—网络创新”;场景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的动态机制是三重嵌入下场景数字化赋能驱动的价值共创主体(生态网络节点)与客体(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创新。结论有助于拓展场景驱动创新理论、商业生态系统创新理论和数字化赋能理论,为平台企业、创业企业场景创新和商业生态构建提供实践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秋华 刘潇
针对作为生态系统设计者的平台型企业如何在技术范式转移时期重塑商业生态系统以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难题,以百度公司为对象,运用单案例研究法,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究平台型企业在技术范式转移下重塑商业生态系统的微观过程机制,并构建概念模型。研究发现:(1)范式内的技术演进驱动商业生态系统的迭代优化,而技术范式转移驱动商业生态系统从根本上实现重塑;(2)重塑机制表现为平台型企业在技术范式转移驱动下颠覆商业生态系统原有的价值主张,围绕新的价值主张更新平台基础、进行资源编排和价值创造,最终重构商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基础和平台型企业的价值获取路径;(3)平台型企业的感知能力、创新能力与整合能力支持了商业生态系统的重塑。根据研究结论,正在进行平台化转型的企业管理者应进一步提高对平台及其商业生态系统的认知,而已经是平台型的企业则应重视资源编排能力的培育,以推动商业生态系统不断演化,实现系统成员间的价值共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晓红 孙淳
持续创新是平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学界关于平台生态系统如何实现持续创新机理问题的探讨尚不明晰。基于内部治理与动态能力交互视角,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索平台生态系统持续创新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平台生态竞争情境转换能够激发内部治理与动态能力交互行为更迭;(2)内部治理与动态能力交互对于平台生态系统持续创新的影响通过组织学习、知识流动方向和经济效益获取3种方式实现;(3)平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是持续技术创新、持续模式创新、持续组织创新依次实现的过程,上一阶段交互结果是下一阶段交互行为的基础。研究结论有助于延伸持续创新的适用情境,拓展内部治理与动态能力交互机理研究,并为平台生态系统持续创新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新波 张明超 王永霞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海尔COSMOPlat为案例研究对象,建构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促进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机理的整合性理论模型。研究发现:(1)“反管理”视角下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数据价值节点、数据价值链条和数据价值网络同在自发现/反发现方面存在对称适配的一致性,也同在由自发现到反发现方面存在深化继承的一致性,因此“反管理”视角下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数据价值节点、数据价值链条和数据价值网络是统一的,这也就注定了组织赋能、结构赋能和场域赋能实现的内在可行性;(2)在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情境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作用遵循由“数据资源行动-数据能力生成-生态价值实现”的机理路径;(3)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性实现组织赋能、结构赋能和场域赋能,分别完成数据价值节点部署、数据价值链条培育和数据价值网络架构的生态战略任务,最终由数据价值节点、数据价值链条和数据价值网络所交织而成的价值结构体系反映了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形成;(4)结构赋能的实现建立在组织赋能基础上的进一步纵向价值延伸,场域赋能的实现建立在结构赋能基础上的进一步横向价值拓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军 贺子桐 马晓琳 赵惠妍 束超慧
数字化如何驱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机制演进?锚定该问题,构建“情景-组织-机制”框架,对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纵向案例研究。研究表明:(1)数字化情景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为触点,园区组织结构呈现“聚合化-网络化-生态化”发展态势;(2)数字化下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机制聚焦在适应、互动和共生3个维度,其中,在市场需求的适应机制上,案例样本在时间线上呈现出“被动适应-主动适应-引领适应”的变异特征;在与合作资源的互动机制上,则沿着“资源共享-知识转移-利益分配”的路径迭代;在系统主体间共生机制上,表现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的演进轨迹。
关键词: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化 结构 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新波 张明超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海尔卡奥斯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及其价值创造行为。主要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依赖平台嵌入、平台聚合和平台撬动三个过程环节,分别实施“望闻问切”、“兼容并蓄”和“有无相生”策略,最终构建成包含数字价值生成、数字价值共创和数字价值涌现三种价值创造行为体现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组织形态。当参与价值创造的基础操作性资源的来源范围由制造企业内部延伸到制造行业内部,再拓展到跨行业交互时,基础操作性资源多样性同步增加,进而催生出数字价值生成、数字价值共创和数字价值涌现三种差异化的价值创造行为。本文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与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相关研究贡献新的理论知识,为数字经济浪潮中的领先制造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水莲 钱鹏浩 王静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领域的数字新经济,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载体。以“柠檬豆”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场景赋能以平台用户需求场景为牵引,开发冗余数据资源,整合异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传导和数字协同;工业价值网络中的资源映射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成为可调用的数据资源,数字孪生产生更丰富的场景,驱动网络效应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的本质是基于场景赋能体系构建的价值创造过程与基于网络效应形成的生态构建过程之间的交互共演。响应场景驱动创新范式,研究有助于完善平台组织理论,丰富网络效应研究情境,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玉荣 李宗洁
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促成了时间碎片化,而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处于多个碎片化的场景中。在互联网时代,"拥有规模化的客户并能够很好地满足其需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这一说法已经得到了充分印证,同时,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又进一步驱动企业不断创新。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场景模式,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运用多案例研究法,探究案例企业由客户需求引发的反向创新动因、要素及实现路径,得出如下结论:(1)"互联网+"场景下,客户需求的不断升级是驱动企业反向创新的主要动因;(2)反向驱动创新的实现要素包括客户需求升级、技术迭代进步
关键词:
互联网+ 场景模式 反向驱动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水莲 付晗涵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如何长效发展是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机制包括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创新生态系统利用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高效整合生态资源,提升生态数字化能力,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同边网络效应、跨边网络效应和跨领域网络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研究情境,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理论研究,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浩
研究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原因和过程有助于理解新技术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变动,明确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属性及其市场边界。基于分工理论和一般均衡的方法,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存在的理由,及其纵向整合产业链上游或下游业务的条件。研究发现:(1)技术的发展使得经济体系中信息、数据资源显性化,成为可以交易的经济要素,信息量及其交易效率是互联网信息服务这种分工形成出现的两个先决条件;(2)信息中介是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的基本功能,但是,为了寻求总体利益最大化,在权衡上游或下游业务的专业化水平、学习成本,以及整合上游或下游业务所获收益的基础上,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有可能凭借其信息资源的优势纵向整合产业链上的相关业务,造成了产业融合的现象;本研究把"信息"作为连接互联网技术、产业链调整与产业融合的中间因素,完善了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解释互联网产业融合成因方面的细节。研究结果对于重新设定互联网企业的产业分类标准,制定合理的产业监管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互联网平台 分工 纵向整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明 王卫
数字革命背景下的数据要素产生了大量新场景,瞄准数字化场景并满足用户新需求的场景驱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和底层逻辑,但现有相关理论与实践还整体滞后。基于企业价值的逻辑起点,以特斯拉为对象,剖析场景驱动、商业模式与创新生态系统融合实践。结果表明,场景驱动体系由政策引导力、产业变革力、创新赋能力和需求拉动力构成,在该体系驱动下实现企业外在用户端商业模式创新和内在生产端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进而推动企业价值创造。结论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场景驱动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数字经济下中国制造企业面对新场景、新物种及新赛道如何更好地重构商业模式和创新生态系统,在场景实践中实现服务和技术迭代提供可能性实践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何永清 邹波 潘杰义 卜振兴
现有平台创新主要聚焦于"天生"的平台型企业,然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服务业的平台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本文基于一家典型传统服务业企业的纵向案例研究,从企业网络和二元学习的视角揭示了传统服务业企业实现平台创新的内在机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基于网络结构的利用式学习能促进传统服务业企业进行效率型平台创新,而基于网络行为的探索式学习能促进其进行新颖型平台创新;传统服务业企业所嵌入的网络结构和网络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有助于开展探索式学习,从而促进新颖型平台创新;传统服务业企业的平台创新是一个从效率型向新颖型动态转变的过程,基于网络行为的探索式学习产生的新颖型平台创新效果,远高于基于网络结构的利用式学习所产生的效率型平台创新效果。研究结论对传统服务业企业开展平台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平台创新 网络结构 网络行为 二元学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培 杨惠晓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资源要素极大推动了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而数据驱动新创企业应用数据资源开展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内在机理尚未解释清楚。本文沿着“数据资源—业务活动—创新类型—网络效应”的逻辑主线,基于必要商城展开纵向案例研究。研究发现,数据资源属性对数字原生新创企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产生差异性影响,数据穿透性影响数据获取与业务活动重构,数据扩展性和自生长性影响数据应用与平台主体的深度参与和协同创新;数字原生新创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具有从效率型到锁定型的演化路径,创建阶段是以跨边网络效应为主导的效率型创新,成长阶段呈现为跨边与同边网络效应并存的锁定型创新。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数据驱动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理论,为新创企业进行可持续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平台商业模式由核心竞争优势、运营管理模式、客户服务模式、赢利模式和利益分配模式构成,供应链平台生态圈是服务于供应链的新模式,对于优化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价值。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商业模式经历了物流服务导向、物流与金融服务导向和增值服务导向的不同阶段,包括广度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和深度供应链平台生态圈等不同类型。其创新路径包括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独具竞争优势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优化运营管理模式,打造高效协同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延伸服务链条,打造深度服务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加大资源共享力度,打造价值增值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打造共赢共生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
关键词:
供应链 平台生态圈 商业模式 互联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曦子 陈进 王彦博
大数据时代,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呈现生态化趋势。该文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开展对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研究:主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内涵、特点以及关键要素,并尝试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来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之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认为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底层支撑,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为基础,汇聚多样化种群和提供多样化场景金融服务及产品是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关键,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战略目标是实现生态圈所有成员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