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2)
2023(3322)
2022(2278)
2021(1893)
2020(1512)
2019(3383)
2018(3343)
2017(7353)
2016(3633)
2015(3782)
2014(3449)
2013(3309)
2012(3072)
2011(2707)
2010(2550)
2009(2205)
2008(2128)
2007(1919)
2006(1660)
2005(1425)
作者
(8664)
(7235)
(7121)
(6826)
(4361)
(3252)
(3230)
(2804)
(2634)
(2538)
(2381)
(2271)
(2233)
(2185)
(2177)
(2152)
(2132)
(1992)
(1963)
(1941)
(1769)
(1767)
(1686)
(1671)
(1671)
(1563)
(1497)
(1430)
(1396)
(1375)
学科
(21071)
经济(21063)
产业(10608)
(10028)
业经(8603)
管理(8264)
(8105)
企业(8105)
地方(6090)
方法(5321)
(5244)
结构(5060)
中国(4877)
信息(4817)
总论(4735)
信息产业(4725)
数学(4340)
数学方法(4327)
技术(4284)
地方经济(4091)
(3927)
贸易(3927)
(3822)
产业结构(3683)
农业(3543)
(3023)
(2859)
银行(2859)
(2791)
(2617)
机构
学院(47644)
大学(44411)
(24309)
经济(24019)
管理(19550)
理学(16999)
理学院(16868)
管理学(16724)
管理学院(16634)
研究(15556)
中国(11239)
(9062)
(8832)
科学(8020)
经济学(7941)
经济学院(7282)
财经(7203)
中心(7117)
(7004)
(6843)
(6459)
研究所(6213)
经济管理(5887)
(5873)
(5816)
业大(5717)
商学(5564)
(5560)
北京(5558)
商学院(5512)
基金
项目(33502)
科学(27471)
研究(26665)
基金(23971)
(20058)
国家(19912)
社会(18878)
社会科(18133)
社会科学(18130)
科学基金(17929)
(14289)
基金项目(12750)
(10965)
教育(10622)
编号(10405)
(9614)
自然(9542)
自然科(9303)
自然科学(9302)
自然科学基金(9160)
资助(8580)
发展(8578)
(8456)
国家社会(8282)
(8260)
产业(7950)
创新(7624)
重点(7551)
成果(7198)
课题(7147)
期刊
(27621)
经济(27621)
研究(13661)
中国(8427)
管理(7960)
业经(6337)
(5994)
(5789)
科学(5345)
经济研究(5136)
技术(4549)
学报(4258)
农业(4155)
(3956)
金融(3956)
大学(3703)
问题(3686)
商业(3674)
学学(3593)
财经(3526)
(3303)
技术经济(3017)
教育(2940)
科技(2840)
现代(2673)
经济问题(2564)
(2431)
改革(2308)
(2308)
(2296)
共检索到67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永亮  
尽管人们不再争议"谁+谁",但是实践中还是加法思维,互联网界向制造业推销各类模块,制造企业也顺着这类思维一个方案一个方案地"加",结果可能双方都不满意。无论是从国家有关部门的角度,还是科技学术界的角度,产业互联网都已经被定义为赋能中国制造发展的重要推手,互联网界的"大佬"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众  
针对传统产业转型中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遵循市场经济理论和问题导向法,探索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发现其决定性力量是市场。基于市场的选择,工业互联网的软件集成云架构、大数据分析能力、全覆盖智能感知功能、要素互联互通优势,可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补齐信息化短板、走向定制化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开展融通创新。针对工业互联网市场化运作量质仍待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中小企业嵌入工业互联网的意愿和动力不足以及相关人才奇缺等制约因素,提出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核心在于实现市场融通,需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双向发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激发中小市场主体嵌入上云的内生动力;以市场化方式加强金融支持;发挥融通创新的市场促进作用;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发展机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楠  席酉民  刘鹏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端的集成应用,通过搭建产业服务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内经济体,带动产业整体升级。本文在和谐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以欧冶云商为案例,研究了产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的关键要素、动态过程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产业互联网平台围绕“平台化创新—智慧化运营—生态化协同”阶段性关键任务,以资源为基础,通过技术与人才的互动和耦合,开展“资源开发—资源拓展—资源整合”活动,呈现出“连接赋能—协同赋能—生态赋能”的动态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动态性特征。本文剖析了赋能过程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因素与技术、数据、资源等关键要素协同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动态赋能过程模式与机理的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楠  席酉民  刘鹏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端的集成应用,通过搭建产业服务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内经济体,带动产业整体升级。本文在和谐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以欧冶云商为案例,研究了产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的关键要素、动态过程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产业互联网平台围绕“平台化创新—智慧化运营—生态化协同”阶段性关键任务,以资源为基础,通过技术与人才的互动和耦合,开展“资源开发—资源拓展—资源整合”活动,呈现出“连接赋能—协同赋能—生态赋能”的动态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动态性特征。本文剖析了赋能过程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因素与技术、数据、资源等关键要素协同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动态赋能过程模式与机理的研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锋   范静  
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动能。本文融合TOE理论框架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发现:技术资源、组织资源、环境资源是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基点;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通过资源整合能力、延伸能力、重构能力持续性递进;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推进了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与新质劳动者的形成。其中,新质劳动资料表现为关键性的技术创新,新质劳动对象表现为数据加成下生产对象的时空域扩展,新质劳动者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性、创造性。本文揭露了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路径,旨在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涌现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昶  邓婵  何琪  周依芳  
工业互联网是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基于TOE框架与企业能力理论,构建工业互联网使用驱动因素及赋能机制综合研究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工业互联网使用的重要驱动因素包括资源就绪、数字能力、业务复杂度与政府支持。资源就绪是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前提,数字能力是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业务复杂度可以反映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内在需求,政府支持可为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提供保障。第二,工业互联网通过培育两种核心能力赋能企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使用对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具有显著赋能效应,集成互联能力通过促进企业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转型,协同融合能力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协同实现智能化转型。结论可为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和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亚飞   谢小飞   吕剑平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Heck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模型以及中介效应等模型,分析农户互联网使用对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打破了村庄熟人信任交易格局,促进了农地非熟人流转。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通过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增强社会信任以及改善金融素养等路径,激励农户出于营利性动机与非熟人进行农地流转交易。异质性分析发现,使用移动互联网和户主中高受教育水平的农户家庭,互联网使用对其农地非熟人流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使用传统互联网和低教育水平农户家庭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应完善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农地流转”服务体系,重视农户互联网技能培训和文化水平提升,以有序推动农地流转市场转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勇华  孙延明  尹剑峰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视角分析平台数据赋能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作用机理。采用239份来自全国部分地区制造企业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平台数据赋能的3个子维度中,平台连接能力、平台智能能力和平台分析能力均显著正向影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吸收能力分别中介平台连接能力、平台智能能力、平台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平台连接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但在平台智能能力、平台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平台连接能力通过吸收能力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促进作用,但在平台智能能力、分析能力分别通过吸收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正向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佳元  张曼茵  
工业互联网通过产业生态重构和数据融合增值等路径赋能产业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的万物互联功能,打破传统的产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壁垒,重构产业生态,为产业融合新模式的兴起创造了基础条件。工业互联网的海量数据汇聚处理功能,将产业生态系统相关环节的多源数据进行交互连接、融合使用,产生数据融合增值效应,为产业融合新模式的兴盛提供了直接经济动因。当前,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融合也面临着基础能力不够强、数据融合增值存在多方面障碍等问题,建议完善体制机制、突破制约短板、加快产业生态重构进程、拓宽数据融合增值路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飞  张强先  叶鑫  庞戈  
随着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安全可控能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提升集成应用水平、探索培育新模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武  陈建安  李燕萍  
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成为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本文运用关键词共现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阐释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其赋能内涵、演化过程与影响因素和对价值共创等的赋能机理,研究发现:(1)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其赋能的本质是将工业场景资源全面数字化、模型化,并通过数字化连接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促进异质分布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优化与重构,驱动平台和用户生成个性化数据能力以释放数据价值,具有系统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特征。(2)从“IoT→IIoT→IIoT平台”演化过程受到技术、组织和环境三类因素影响,未来可能分化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政府与企业共建型三条成长路径,并将从独立分散形态向互融、互促、共生的联合生态体方向发展。(3)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商业模式创新和智能制造,遵循“数据资源行动—数据能力生成—数据价值实现”的赋能逻辑。(4)影响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组态条件、管理模式、组织平台化机制、主体间交互赋能机制、平台生态化治理机制等理论亟待建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薇  李成彦  罗瑾琏  
在"互联网+双创"背景下,学术界关于女性创业互联网赋能作用的观点未达成一致,主要源于现有研究缺乏从互联网嵌入视角探究互联网赋能女性创业方向、路径与边界等微观机制。基于互联网嵌入视角,构建并验证互联网双重嵌入对女性创业能力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互联网嵌入方式是影响女性互联网创业的关键变量,但互联网嵌入并不必然带来女性创业能力提升,网络社群嵌入会显著促进女性创业能力提升,而网络媒体嵌入则具有负向影响;②内群体条件在互联网双重嵌入与创业能力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③互联网赋能对不同女性创业者作用不同,网络面子意识不仅调节互联网双重嵌入与内群体条件间的直接关系,而且通过内群体条件调节互联网双重嵌入与女性创业能力间的间接关系,网络面子意识越强烈,内群体条件的中介效应越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武  陈建安  李燕萍  
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成为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本文运用关键词共现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阐释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其赋能内涵、演化过程与影响因素和对价值共创等的赋能机理,研究发现:(1)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其赋能的本质是将工业场景资源全面数字化、模型化,并通过数字化连接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促进异质分布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优化与重构,驱动平台和用户生成个性化数据能力以释放数据价值,具有系统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特征。(2)从“IoT→IIoT→IIoT平台”演化过程受到技术、组织和环境三类因素影响,未来可能分化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政府与企业共建型三条成长路径,并将从独立分散形态向互融、互促、共生的联合生态体方向发展。(3)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商业模式创新和智能制造,遵循“数据资源行动—数据能力生成—数据价值实现”的赋能逻辑。(4)影响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组态条件、管理模式、组织平台化机制、主体间交互赋能机制、平台生态化治理机制等理论亟待建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水莲  钱鹏浩  王静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领域的数字新经济,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载体。以“柠檬豆”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场景赋能以平台用户需求场景为牵引,开发冗余数据资源,整合异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传导和数字协同;工业价值网络中的资源映射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成为可调用的数据资源,数字孪生产生更丰富的场景,驱动网络效应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的本质是基于场景赋能体系构建的价值创造过程与基于网络效应形成的生态构建过程之间的交互共演。响应场景驱动创新范式,研究有助于完善平台组织理论,丰富网络效应研究情境,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礼  蒋乐  
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固定效应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GLS方法实证分析了互联网科技进步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互联网科技有效赋能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规模增长以及结构优化;相较于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发展环境以及互联网商务应用,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正向影响较弱,表明我国互联网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新基建对消费金融行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边际效用递增作用,并逐渐形成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