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4)
2023(8814)
2022(7371)
2021(6394)
2020(5324)
2019(11774)
2018(11253)
2017(22479)
2016(11753)
2015(12694)
2014(12663)
2013(12826)
2012(12248)
2011(11152)
2010(11378)
2009(10411)
2008(9861)
2007(8875)
2006(8138)
2005(7391)
作者
(35546)
(30024)
(29840)
(28563)
(18736)
(14184)
(13542)
(11574)
(11254)
(10460)
(10422)
(9908)
(9635)
(9482)
(9453)
(9347)
(8913)
(8522)
(8438)
(8363)
(7678)
(7255)
(7197)
(6870)
(6746)
(6734)
(6394)
(6144)
(6061)
(5878)
学科
(81566)
经济(81537)
管理(28595)
(27328)
方法(26040)
数学(23451)
数学方法(23327)
地方(23220)
(19780)
企业(19780)
(16387)
中国(16245)
地方经济(16004)
业经(15153)
(14329)
产业(12435)
农业(11746)
环境(10877)
(10450)
(9629)
(9032)
(8928)
贸易(8923)
(8645)
经济学(8637)
(8516)
金融(8514)
(8465)
(8300)
结构(7947)
机构
学院(180163)
大学(178523)
(91284)
经济(89794)
研究(68923)
管理(65839)
理学(57092)
理学院(56306)
管理学(55478)
管理学院(55127)
中国(49251)
科学(40995)
(37273)
(35529)
(34789)
研究所(31768)
经济学(30216)
中心(29433)
(29418)
财经(28870)
(27144)
经济学院(27084)
(26137)
业大(25718)
(24774)
(23736)
师范(23505)
北京(23081)
农业(22852)
科学院(21888)
基金
项目(121469)
科学(97581)
基金(89926)
研究(87043)
(78922)
国家(78375)
科学基金(67283)
社会(60012)
社会科(57349)
社会科学(57337)
基金项目(48116)
(47931)
自然(41314)
自然科(40318)
自然科学(40310)
自然科学基金(39630)
(39598)
教育(37627)
资助(35539)
编号(32398)
(30054)
重点(28120)
(26524)
国家社会(26240)
(25116)
成果(25087)
发展(24885)
(24571)
创新(23678)
课题(22948)
期刊
(107057)
经济(107057)
研究(57217)
中国(32339)
学报(26617)
科学(26477)
(25960)
(25423)
管理(24728)
大学(20131)
学学(19532)
经济研究(18891)
农业(17776)
技术(15489)
财经(15352)
业经(15300)
问题(14204)
(13957)
金融(13957)
(13653)
技术经济(11735)
教育(11226)
统计(10573)
(9721)
(9555)
资源(9337)
商业(9243)
世界(9237)
经济问题(9055)
(9020)
共检索到270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改栋  赵花兰  
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 ,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本文从两者的结合角度 ,通过历史、实证的分析方法 ,来研究这一结合体对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认为产业 -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小俊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源于思想创新而产生的创意产业对社会、经济、文化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推动效用表现得越来越显著。研究发现,在从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来看,其影响主要体现于对公众意识的改变、对产业新动力源的增加和社会整体环境的改变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行为与生产过程甚至是日常行为的融合,而这种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又可以通过共同协作机制,将单个的行为发展为创意生产最终实现区域的整体经济提升。未来应加速创意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对创意产业自身科技性的提升实现对行业产业链高端位置的占领;优先发展以数字内容为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帆  
基于空间集聚和扩散效应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希望通过一些相关的文献综述,为该领域研究的推进提供一些帮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越强  蔚立柱  沈迎春  雷建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背景下,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详细检验了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个最优调整区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因此在协调不同政策时,应注重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门槛效应,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娟  
经济的空间结构构成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由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路径不难看出,经济增长中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趋势是发展水平一致性和产业结构性相统一的空间均衡的逐步实现。当前我国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拉大和产业结构相似的空间结构现状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为谋求增长过程的持续,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要采取措施均衡区域空间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烈亚  翟印礼  梁霁  
该文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中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与林业统计年鉴相关历史数据,计算得出了1997~2006年间全国26个省、市、区历年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值(R)。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R值的省际差异与各年的离散程度,计算了10年间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率的平均贡献率(M),同样对M值也进行了相应的空间差异分析。论文的最后部分得出了3个重要的结论并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李小建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1994—2003年10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差异较大,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一。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降低是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结构调整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因素是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投资政策,人均GDP、年均GDP则与其不相关或弱相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先玲  赵一林  
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过剩产能消耗缓慢、市场机制运行不畅以及出口导向型经济难持续等诸多挑战,尤其是区域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导致经济结构转型困难。文章对29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最高,相关系数高达0.940 3,其次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东南沿海地区普遍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Chenery第4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多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Chenery第3阶段),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建议加大对科技型、创新性民营企业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星匀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协调以及多极化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每一个区域发展阶段都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文章从人口结构变化的角度,以长三角区域为考察对象,揭示了人口在年龄、文化、城乡、产业、失业、职业和性别等方面的结构变化演变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并利用1978-2010年面板数据探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人口结构变化因素。研究发现,一是从总体上看,人口结构演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对应,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文化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人口职业结构变化则起到了阻碍作用;二是人口结构变化对不同省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存在差异;三是随着人口过快增长对生产力的压迫大大减轻,人口的结构性问题开始成为制约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决策部门应予以高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红  刘兆德  陈素青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传统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1953-2004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下降,大体上服从Growth函数,具有长短波复合变动规律,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特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加,人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与经济自身调节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效用和特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洪涛  顾江  
基于产业结构贡献统计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1951—2012年广西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差异和2002—2012年广西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受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不同政策手段与方式的影响,在时间上广西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呈两阶段波动收敛,在空间上三大经济区呈自西向东梯度推移的规律性变化,因受二产不断增加因素的影响,14个城市间产业结构变动过程差异显著,且三大经济区和14个城市的经济政策使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呈反向变化。后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开放统一要素市场,促进要素资源流动,构建分工合理与布局科学的产业体系,逐步以间接调控方式并遵循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曦明  张仁杰  
文章基于中国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绿色生态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迁、绿色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产业结构与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经济增长与绿色生态效率间存在负向关系,短期内经济增长会对产业结构变迁产生"拖累效应";绿色生态效率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呈现"U"型负向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旭亮  宁越敏  
2010年义乌市面临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战略等诸多省及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离不开对产业结构的深入分析。首先,对义乌市三产发展演化及制造业产业的支柱产业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义乌三产和各行业进行了分析,得出它们的份额分量、偏离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