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1)
2023(9158)
2022(7759)
2021(7069)
2020(5805)
2019(12599)
2018(12540)
2017(22940)
2016(12387)
2015(13897)
2014(13854)
2013(13634)
2012(12916)
2011(11857)
2010(12368)
2009(11844)
2008(11624)
2007(11259)
2006(10320)
2005(9377)
作者
(36527)
(30386)
(30050)
(28817)
(19507)
(14372)
(13782)
(11642)
(11528)
(11108)
(10609)
(10268)
(10057)
(9840)
(9491)
(9162)
(8857)
(8844)
(8780)
(8541)
(7965)
(7293)
(7183)
(7110)
(6889)
(6752)
(6738)
(6686)
(6182)
(6025)
学科
(69540)
经济(69390)
管理(39470)
(34901)
(31990)
企业(31990)
方法(20513)
地方(18054)
中国(17573)
(17292)
业经(16142)
数学(14677)
数学方法(14503)
理论(14235)
(13428)
技术(13153)
地方经济(12755)
(12655)
(11882)
(11559)
(9698)
银行(9680)
(9675)
金融(9672)
教育(9562)
(9335)
技术管理(9269)
农业(8772)
(8768)
环境(8591)
机构
大学(187899)
学院(187572)
(81703)
经济(79946)
研究(65648)
管理(65125)
理学(53747)
理学院(53072)
管理学(52159)
管理学院(51760)
中国(50010)
(39386)
(39115)
科学(38212)
(33419)
(31772)
财经(30261)
研究所(29478)
中心(29013)
(27732)
师范(27513)
(27028)
经济学(26736)
(25340)
北京(25030)
(24724)
经济学院(23550)
(22963)
师范大学(21808)
财经大学(21784)
基金
项目(109355)
科学(85880)
研究(85158)
基金(77001)
(65518)
国家(64855)
社会(56793)
科学基金(55432)
社会科(52589)
社会科学(52568)
(44031)
教育(39561)
基金项目(39303)
(35590)
编号(34789)
自然(31696)
自然科(30945)
自然科学(30934)
资助(30785)
成果(30650)
自然科学基金(30394)
课题(25409)
重点(24997)
(24882)
(24771)
(23587)
创新(23269)
国家社会(23164)
(21949)
项目编号(21502)
期刊
(107242)
经济(107242)
研究(66289)
中国(43419)
(33056)
管理(28640)
学报(28048)
教育(27773)
科学(25267)
(23418)
大学(21666)
学学(19785)
(18535)
金融(18535)
技术(18230)
财经(17486)
经济研究(17355)
(15372)
业经(15296)
农业(14855)
问题(13211)
图书(12498)
技术经济(11368)
(9847)
(9655)
论坛(9655)
书馆(9473)
图书馆(9473)
(9080)
统计(8893)
共检索到310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杨  
将"自利"和"理性"作为经济人的整体特征来理解,不利于我们发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的不同理解,这一不同理解其实正是导致两者在解读经济人追逐自利的行为如何达成社会利益时建立不同研究范式、框架和方法的内在源起。本文试图探讨两者在以上理论进路中产生的重大分歧和差异,以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得到更多的理解和重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箭  
本文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进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指出由于对经济世界认识的不同导致了两种经济学理论在经济理性、多样性以及时间和过程等基本问题的理解上的显著差异。本文认为 ,进化经济学坚持以动态演化观点来理解社会经济过程的思想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陆长平  
本文从隐含的“统一利润率”假设入手,分析了新古典资本理论中难以解决的两个逻辑“悖论”。就“单一产品模型”而言,新古典的逻辑是“优美”的,而一旦脱离单一产品的假设进入较为现实的“异质品模型”,新古典便会面临着无法摆脱的逻辑困境。产生这些“悖论”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在“分配是否影响相对价格”这一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也就是在“是否存在统一利润率”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对“统一和差别利润率”的探讨是解决新古典逻辑“悖论”的关键所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衍龙  
新古典经济学与经济学创新李衍龙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该学派因假设行为最大化并以机械均衡为理论核心而招致诸多批评。在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同时,人们也在试图改革和创新经济学。目前,就经济学创新问题人们远未达成共识,但探讨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琳  
1987年10月以前的时光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黄金时代。经过马歇尔、瓦尔拉斯和德布鲁、卢卡斯这两代人的努力,建构于均衡范式和线性数理方法基础上的新古典大厦已基本完成,信奉新古典教条的经济学家们开始沉溺于“只要将复杂的经济行为简化成一个线性方程,然后求出其帕累托最优解,则经济学从此就可以一劳永逸了”的虚妄之中。 然而,10月19日纽约股市的暴跌打破了新古典主义神话,使新古典大厦摇摇欲坠。“黑色星期一”表现出的突发性和奇异性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市场波动归咎于来自经济系统外的随机干扰。但是,对于这次震动世界经济的股市暴跌,却找不到任何来自系统外的充分证据。因此,经济学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后平  
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中,"经济人"是在一定的道德伦理和法律约束下,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现代经济学继承了斯密追求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却抛弃了"经济人"的伦理特征,将"经济人"演变成了"自私自利人"的代名词,将其公理化和公式化,并将这种意义上的"经济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缺乏伦理约束的"经济人"具有重大的理论缺陷,从而也带来了经济学缺乏现实解释力的困境。当代经济学在阿马蒂亚.森等人的影响下,"经济人"假设和当代经济学开始出现古典回归。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晋  
经济学主要经历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两个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无法理论解释与建模分析当前新经济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后古典经济学,价值观基础是人本主义,方法论基础是离散主义。本文对离散主义进行了定义,微观层面论述了数据理性、数据成本与企业边界,宏观层面建立了以制度为核心的离散发展模型。后古典经济学的要旨在于指出当代经济社会正处于离散化解构与全息化重构过程中,社会化大生产的重心从物质转向精神,资源稀缺性从外在的物质资料稀缺,转变为内在的生命时间稀缺。本文最后简述了后古典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分支网络经济、数据经济与平台经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霞  罗晰文  
消费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早期的消费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文在对大量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消费思想,概述古典时期在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消费与生产关系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于业明  王欣  王建军  
80年代以来,杨小凯、罗森、贝克尔、博兰、黄有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运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了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形成了一个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工具,以专业化经济、分工和经济组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由于这一新的分析框架的最大特点是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在新兴古典躯体中复活,因此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 本文主要是在新古典经济(Neoclassical economics)和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比较的基础上对后者作一评论式介绍。 一、从分际分析到超边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梅妮  林利  张振威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但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关注的重心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新华  郁惠英  
亚当·斯密在创立“经济人”的理论假设时,不会想到它会对西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决不会想到它会成为经济学思想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经济人”所反映的三方面特点,辨析它的真正归宿。 “经济人”假设第一个方面的特点,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远离,表明它已经超出经济学的范畴。 围绕着“经济人”的理论假设,西方经济学家已经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来加以证明,似乎现在离证明的结束还遥遥无期。主流经济学家都把它看成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前提,单纯的为己、利己的自利行为,既不损人、也不利人,这是最低的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所谓的“底线伦理”。“底线伦理”一端连着法律,另一端连着类似宗教的信仰、信念的东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彤  颜鹏飞  
现代经济从本质上已经成为一种人文现象。消费理论作为最直接体现人的利益与个体需要的理论,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而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则被抽象为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机械理论,新古典对消费者脱离现实的抽象在行为经济学那里得到矫正,消费理论重新关注社会文化结构等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从古典、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消费理论从最初具有浓厚人文精神到对这种精神的背离和回归的发展历程,折射出现代经济学的主题和核心也转向了对"人及其行为"的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把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作为暗含的前提。但是 ,转型中国家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却因政府的赶超愿望 ,进入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不具自生能力。当经济中大量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时 ,实行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所制定的改革或转型政策 ,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而且 ,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痛苦。本文主张 ,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经济和发展经济问题时 ,放弃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暗含前提 ,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一个具体的考虑变量 ,这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必要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正  
由于存在网络外部性,网络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网络产品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性,使得其供给曲线向下倾斜。网络产品的均衡是一种正反馈,这会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赢者通吃。网络经济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在于正反馈非均衡、边际收益递增、超边际决策以及需求方规模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工资决定或工资生成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历史演进过程看,先后出现了以配第和斯密等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及流派众多的现代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本文概述了有代表性的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及现代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简介了其产生背景和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从三个维度比较了两种工资理论的异同,提出了对探索和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可资借鉴的几点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